1. 数学分析
一,区分概念1、微积分(Calculus)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Differentiation)、积分(Integration)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
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
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
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2、数学分析又称高级微积分,分析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分支。
一般指以微积分学和无穷级数一般理论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它们的理论基础(实数、函数和极限的基本理论)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学学科。它也是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数学中的分析分支是专门研究实数与复数及其函数的数学分支。它的发展由微积分开始,并扩展到函数的连续性、可微分及可积分等各种特性。
这些特性,有助我们应用在对物理世界的研究,研究及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二,运用情况1、微积分:(1)运动中速度与距离的互求问题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表为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反过来,微积分基础-割圆术已知物体的加速度表为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公式,求速度和距离。
这类问题是研究运动时直接出现的,困难在于,所研究的速度和加速度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比如,计算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就不能像计算平均速度那样,用移动的距离去除运动的时间,因为在给定的瞬间,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是,而是无意义的。
但是,根据物理,每个运动的物体在它运动的每一时刻必有速度,这也是无疑的。已知速度公式求移动距离的问题,也遇到同样的困难。
因为速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所以不能用运动的时间乘任意时刻的速度,来得到物体移动的距离。(2)求曲线的切线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是纯几何的,而且对于科学应用有巨大的重要性。
由于研究天文的需要,光学是十七世纪的一门较重要的科学研究,透镜的设计者要研究光线通过透镜的通道,必须知道光线入射使用到微积分方法的割圆术透镜的角度以便应用反射定律,这里重要的是光线与曲线的法线间的夹角,而法线是垂直于切线的,所以总是就在于求出法线或切线;另一个涉及到曲线的切线的科学问题出现于运动的研究中,求运动物体在它的轨迹上任一点上的运动方向,即轨迹的切线方向。(3)求长度、面积、体积、与重心问题等这些问题包括,求曲线的长度(如行星在已知时期移动的距离),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一个相当大的物体(如行星)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引力。
实际上,关于计算椭圆的长度的问题,就难住数学家们,以致有一段时期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工作失败了,直到下一世纪才得到新的结果。又如求面积问题,早古希腊时期人们就用穷竭法求出了一些面积和体积,如求抛物线在区间上与轴和直线所围成的面积 ,他们就采用了穷竭法。
当分割的份数越来越多时,所求得的结果就越来越接近所求的面积的精确值。但是,应用穷竭法,必须添上许多技艺,并且缺乏一般性,常常得不到数字解。
当阿基米德的工作在欧洲闻名时,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的兴趣复活了。穷竭法先是逐渐地被修改,后来由于微积分的创立而根本地修改了。
(4)求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二次函数,属于微积分的一类)例如炮弹在炮筒里射出,它运行的水平距离,即射程,依赖于炮筒对地面的倾斜角,即发射角。一个“实际”的问题是:求能够射出最大射程的发射角。
十七世纪初期,Galileo断定(在真空中)发射角是时达到最大射程;他还得出炮弹从各个不同角度发射后所达到的不同的最大高度。研究行星的运动也涉及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
2、数学分析数学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学,微积分学的理论基础是极限理论,极限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实数理论。实数系最重要的特征是连续性,有了实数的连续性,才能讨论极限,连续,微分和积分。
正是在讨论函数的各种极限运算的合法性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了严密的数学分析理论体系。
2. 如何学习数学分析
数学专业参考书整理推荐从数学分析开始讲起:数学分析是数学系最重要的一门课,经常一个点就会引申出今后的一门课,并且是今后数学系大部分课程的基础。
也是初学时比较难的一门课,这里的难主要是对数学分析思想和方法的不适应,其实随着课程的深入会一点点容易起来。当大四考研复习再看时会感觉轻松许多。
数学系的数学分析讲三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0356332个学期共计15学分270学时。将《数学分析》中较难的一部分删去再加上常微分方程的一些最简单的内容就是中国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或者叫数学一的高数部分数学分析书:初学从中选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就基本够了。
我强烈推荐11,推荐1,2,7,8。另外建议看一下当不了教材的16,20。
中国人自己写的:1《数学分析》陈传璋,金福临,朱学炎,欧阳光中著(新版作者顺序颠倒)应该是来自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是数学系用的时间最长,用的最多的书,大部分学校考研分析的指定教材。我大一用第二版,现在出了第三版,但是里面仍有一些印刷错误,不过克可以一眼看出来。
网络上可以找到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不过建议自己做。不少经济类工科类学校也用这一本书。
里面个别地方讲的比较难懂,而且比其他书少了一俩个知识点,比如好像没有讲斯托尔滋(stolz)定理,实数的定义也不清楚。不过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
能广泛被使用一定有它自己的一些优势。2《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著师范类使用最多的书,课后习题编排的不错,也是考研用的比较多的一本书。
课本最后讲了一些流形上的微积分。虽然是师范类的书,难度比上一本有一些降低,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
3《数学分析》陈纪修等著以上三本是考研用的最多的三本书。4《数学分析》李成章,黄玉民是南开大学一个系列里的数学分析分册,这套教材里的各本都经常被用到,总体还是不错的,是为教学改革后课时数减少后的数学系各门课编写的教材。
5《数学分析讲义》刘玉链我的数学分析老师推荐的一本书,不过我没有看,最近应该出了新版,貌似是第五?版,最初是一本函授教材,写的应该比较详细易懂。不要因为是函授教材就看不起,事实上最初的函授工作都是由最好的教授做的。
细说就远了,总之可以看看。6《数学分析》曹之江等著内蒙古大学数理基地的教材,偏重于物理的实现,会打一个很好的基础,不会盲目的向n维扩展。
适合初学者。国家精品课程的课本。
7《数学分析新讲》张筑生公认是一本新观点的书,课后没有习题。材料的处理相当新颖。
作者已经去世。8《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史济怀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材,课后习题极难。
9《数学分析》徐森林著与上面一本同出一门,清华大学教材。程度好的同学可以试着看一看。
书很厚,看起来很慢。10《数学分析简明教程》邓东翱著也是一本可以经常看到的书,作者已经去世。
国家精品课程的课本。11许绍浦《数学分析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这些书应该够了,其他书不一一列举。
从中选择一本当作课本就可以了。外国数学分析教材:11《微积分学教程》菲赫金格尔茨著数学分析第一名著,不要被它的大部头吓到。
我大四上半年开始看,发现写的非常清楚,看起来很快的。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哪怕买了收藏。
买书不建议看价格,而要看书好不好。一本好的教科书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影响今后的学习。
3.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怎么写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
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 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 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
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而且在高段数学的教学上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
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
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4. 大学数学分析怎么学
数学分析以极限的工具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比如连续性,可微性以及可积性。他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比如实变函数论,数学分析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就是实变函数论的特殊情况。
所以你首先要学好极限,一般的数学分析教材都是以极限开头的,而这里中点的就是ε-δ语言以及Cauchy收敛准则等等……
极限学好了后面的也就不难了,都是用极限语言来描述的。
其次一个人分析的功底如何决定了其对实函的把握程度,一旦分析学得不好,实函可以宣布死刑了。
当然说实话,学数学没什么办法,就是做题,引用北大实变超人周民强在他的《数学分析习题演练》中说的话“技重于练,巧重于悟”。
在此推荐几本数学分析教材:张筑生的《数学分析新讲》,卓里奇的《数学分析》,陶哲轩的《陶哲轩实分析》(这本书作为实变的教材亦可)。华师的教材实在太垃圾,只会误人子弟。
再推荐几本数学分析习题集:上面提到的周民强的《数学分析习题演练》,裴礼文的《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和方法》,当然裴礼文写的《数学分析葵花宝典》也很不错,至于什么中科大的史怀济的那啥书,还有什么吉林那啥书都很垃圾……
再次提醒,数学分析学得不好,后面就等于废了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前五大校长齐民友先生写的《数学分析八讲》,作为一本课外书真的很好。
5. 用数学分析来写人生
人生的极限是死亡。
所谓死亡就是你有限生命结束时的间断点, 而右端的函数值全为零。2.人和人的关系就像数轴上的有理数点,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彼此间始终存在隔阂。
3.人是不孤独的,正如数轴上的有理点,在你的任一小邻域内都可以找到你的伙伴。4.人又是寂寞的,正如把整个数轴的无理点标记上以后,就一个人都见不到了。
5.人和命运的关系就像F(x)=x与G(x)=x平方的关系。初始,你以为命运是你的等价无穷小量。
随着年龄增长,你才发现你用尽全力也赶不上命运的步伐。所以才有了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6.零点存在定理表明,哪怕你和他站在对立面,只要你们的心还是连续的,你们就能找到你们的平衡点。7.人生是一个级数,理想是你渴望收敛到的那个值。
不要错过每一个机会,否则级数就缺项了;不必太在意,因为有限的人生刻画不出无穷的级数,收敛也只是一个梦想。所以我们要踏实地经营好每一天!8.有限覆盖定理表明,一件事情如果不是不可能,那么你只要投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就一定可以实现。
9.痛苦好比无穷小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变得愈来愈小,但不可能消亡。10.区间套最后套出的那一个点在整个区间上微不足道,但一定是存在的,而且刻骨铭心。
11.曾有多少的理想和承诺,在经历几次求导的考验之后就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有没有那么一个誓言,叫做f(x)的任意阶导数不变 ?有,E 的X次方,而且它是严格单调递增的,没有拐点,没有驻点,即使到九霄云外,它也是下凹的,所以谦虚是必须的。12.幸福是可积的,有限的间断点并不影响它的积累。
所以我们要忘却点点不快, 乐观地面对人生!13.世界是物质的, 年龄是递增的. 时间是正数轴, 生活是极坐标. 生命是有限的, 人生是有拐点的,人人都可以有“亮点”的。 14.恋人是渐近的时间序列, 家是你们拥有的同一个聚点. 母爱是发散的正项级数, 时间越长就越多.15.真正的兄弟是你的渐进线, 时间越久, 靠得越近.16.人生旅程是区间[ 0, n ]上的一致连续函数, 它显然满足罗尔定理, 因为它从0开始又回归到0.17.确界原理告诉人们: 世界最富有的人和最贫穷的人是个人财富多寡的两个上下确界, 你至多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所以请不要高兴, 也不要伤感. 快乐每一天是可以的。
18.每个人的婚姻就象级数,幸福(收敛)的级数是相近的,不幸(发散)的级数是各不相同的。19.收敛的级数通项是无穷小量,这告诉人们,要美满的婚姻就要经营好每一个微观项,所以才有了一个命题:“爱情是伟大的!”,你要说它是定理,请给出严密的证明,你要说它错误,请给出一个反例。
20.单身贵族是一元函数,新婚家庭是二元函数,有了下一代就构成多元函数。当然,丁克族也是多元。
6. 数学分析的内容简介
《数学分析》是针对有初等微积分基础的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编写的,既可以作为教科书使用,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和高等数学竞赛的培训教材。除此之外,此书对广大数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书。全书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实数理论、数列与无穷级数、连续性、黎曼与斯蒂尔切斯积分、一致连续性和广义积分。书中每一章均配有大量的例题和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目前市面上有各种版本的数学分析教材,且数学分析的内容基本成型,因而编写一本具有特色的教材并非易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材料的取舍和内容的编排。《数学分析》的读者具备初等微积分的基础,使得编书时合理选材更加重要。我们从实数理论入手,选取重要的且能培养和提高读者逻辑推理能力的结构和定理作为《数学分析》的重要内容。例如数列与级数,一致收敛性和广义积分等,尽量做到所选内容是数学分析的核心问题,避免出现后继课程将要讨论的课题。与一般数学分析教材不同的是,《数学分析》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辅导教材和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的培训教材,对一般数学分析教材中的内容作了推广和加深,并精选了部分富有启发性的例题和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供读者练习。独立完成部分或全部习题,是读者检验自己推理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教材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