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菱藕造句怎么写
芙蓉影破归兰浆,菱藕香深写竹桥!!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曹雪芹撰大观园藕香榭联[注释]①芙蓉:指水芙蓉,即荷花。②兰桨:木兰制的桨,这里用来代指小船。
③榭:设在高台上的木构建筑物,有顶盖、楹柱,无墙壁,供游观望远,宴饮游息或歌舞娱乐之用。[鉴赏] 藕香榭这副楹联也是大观园中比较精采的风景佳制。
让我们先看风景描写,再来品析联意。 《红楼梦》第38回写道:“原来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
藕香榭的柱上挂的是黑漆嵌蚌的对子,云:“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上联遣词造句妙绝。
一个“破”字尤其传神,把水中倒映的荷花影破,方知小船归来这一景致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颇具神韵。如按常规去描写,则是“兰桨归时遂影破”,则句显平淡无奇。
由影动再写到行船,较之由行船再写到影动,其意境、情趣实有高下。 下联在炼字上别具匠心,尤以“香”“深”“写”三字独见工夫,一般人都只是说荷花香,这里言“菱藕生香”,思绪更见开阔;“深”示景致独幽,有深度,有距离之感;“写”即“画”之意,说的是此处架着一竹桥,语句风趣活泼,富于诗情画意。
全句的意思是说,竹桥架于幽深而散发着香味的菱藕的水面上,恰如写画而出。全联动景静景,如画如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各具其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无限美好的情趣,读罢令人怡然。
2. 上种红菱下种藕怎么样
最近读王安忆的新小说《上种红菱下种藕》,心中实在佩服得紧。
王现在真可以说是心如止水,会选择写几个江南十三四岁小女孩的故事。在我的回忆里,这段时光真是无比的漫长,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变化。
青春的冲动和叛逆还没有来临,而童年的快乐无忧已经远离。这段尴尬的、夹在中间的十三四岁,正是无比的漫长,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而又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年岁。
即便有变化,也是悄悄的,不动声色的。正如小说里秧宝宝看的水乡小镇的阳光从稀薄到白晃晃一点点烈起来;也正如秧宝宝的又浓又密的长头发从马尾换成了织成很多股的辫子。
似乎是不能算得上是变化的变化,构成了生活。 而我所惊叹的也正是王安忆选择写这些。
一般的作家写女人,要不然就写小女孩的天真浪漫,要不然就写发育后作为少女的性吸引。 没有人写十三四岁,这个隐匿在视线之后的手脚已经长长但是胸还没有骄傲地挺起来,仍然不能算作女人的年龄。
在王的笔下,这些小女孩纯真、执拗又害羞,仿佛正从壳里出来,试探着用自己的方式去看这个世界。这个正在变动的水乡老屋被废弃,公公死去,华舍镇上的开了影楼,父母们开始去绍兴开店做生意,而慢慢有外地的工人进来,在工厂里干活,秧宝宝最终也要转学去一个三年级就开英语课的绍兴学校。
这一切的变动,带给她们新鲜和有趣,当然,也有哀伤。她们放学后在小镇上游荡,听各种故事,又发现各种小摊……多像我那个放学后背着书包拖拖拉拉蹭回家的岁月。
王在这里写的绍兴的小镇和农村让我闻到很多味道。饭桌上鱼圆的甜香,午睡后醒来太阳从竹帘子里透进来的味道,杀鱼摊位的腥气,老屋里花草疯长,房舍颓败的荒凉气,还有黄酒的酒香。
那是王写的这些温婉的江南人的执拗与烈性。所有的一切——这水乡的巨变,这些小女孩即将成为女人的巨变——都在隐秘地进行。
隐秘地几乎难以察觉,只剩下这漫长的哗哗流过的岁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请问菱藕的菱的拼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