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隶书的之字怎么写
“之”字的隶书写法如下:
之[ zhī ]
基本解释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缓兵之计。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置之度外。
5. 代词,这,那 :“之二虫,又何知”。(意思是: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6. 虚用,无所指 :久而久之。
7. 往,到 :“吾欲之南海”。(意思是: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
白话版《说文解字》: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之”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之后[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之后,他们又提出了具体的计划。
2、总之[zǒng zhī]
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政治、文化、科学、艺术,总之,一切上层建筑都是跟社会的经济基础分不开的。
3、兼之[jiān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加以。
4、之江[zhī jiāng]
谓江流之曲折如“之”字者。如古浙江及今钱塘江下游闻家堰 至 闸口一段即有此称。
5、加之[jiā zhī]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天气闷热,加之窗外车声不断,简直无法休息。
2. 黑字的笔顺怎么写
一、黑字的笔顺:竖、横折、点、撇、横、竖、横、横、点、点、点、点、
二、释义:
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板。~白分明。白纸~字。脸都晒~了。
2.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夜晚;黑夜:摸~儿。起早贪~。
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市。~话。~户。~社会。
5.坏;狠毒:~心肠。这种人心太~。
6.姓。
三、相关组词:
黑夜 黑狗 黑影 黑白 黑板 黑洞 黑色 抹黑 黑暗 漆黑 乌黑 黑痣 黑车 黎黑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名词,沾在脸上、身上的乌烟灰。
文言版《说文解字》: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囦。囦,古窻字。凡黑之属皆从黑。
白话版《说文解字》:黑,火熏形成的颜色。字形采用“炎”作边旁,“炎”的上部突出“囦”。“囦”,是古代“窻”字。所有与黑相关的字,都采用 “黑”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乌黑[wū hēi]
状态词。深黑色:~的头发。她那一双大眼睛~发亮。
2、黑痣[hēi zhì]
皮肤的黑色或棕色斑点或**状突起,由黑色素细胞聚集而成。
3、黑车[hēi chē]
指没有牌照的或非法运营的车辆。
4、黢黑[qū hēi]
状态词。很黑;很暗:两手尽是墨,~的。山洞里~,什么也看不见。
5、昏黑[hūn hēi]
黑暗;昏暗:夜色~。~的小屋。
3. 看字的隶书写法
【看】的各种隶书写法
方正隶书繁体
迷你简小隶书
汉仪大隶书简
经典细隶书简
微软简隶书
刘炳森隶书
4. "字"用隶书怎么写
一、"字"隶书,有很多种写法。如:
二、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三、字,一般指中国汉字,读作:zì。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做动词,名词使用时意义不同。
5. 头字隶书写法
隶书的发字举例: 发是多音字。
发 fā 1. 交付,送出:分~。~放。
~行(批发)。 2. 放,射:~射。
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
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
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
~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发 fà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
鬓~。怒~冲冠。
隶书 lì shū 书体名:(1) 篆书的简化体,创始於秦,通行於汉、魏。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较多的篆书形迹,称为“古隶”、“秦隶”;后来笔画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隶书称为“八分书”。
典型隶书的特点是:起笔逆入,呈蚕头之形;收笔挑起,具燕尾之状。(2)楷书的别名。
或作“今隶”。魏、晋至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