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刈 (1)苅、yì (2)(本作乂.形声.从刀,乂(yì)声.本作“义”.本义:割草) (3)同本义 [mow;cut down] 刈,断也.又,杀也.——《广雅》 是刈是擭.——《诗·周南·葛覃》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鲍照《代东武呤》 (4)又如:刈获(收割;收获);刈熟(指收割庄稼) (5)杀 [kill] 而又刈亡之.——《国语·吴语》 及后世贪者之用兵也,以刈百姓.——《大戴礼记》 相关作品: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2. 干名求禄怎么读,什么意思
干名求禄读:gàn míng qiú lù
拼音介绍: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3. 饵怎么组词,怎么写拼音
饵[ěr]
糗饵 麦饵 禄饵 利饵
酒饵 犗饵 果饵 钩饵
甘饵 粉饵 格饵 饵霞
饵兵 饵食 饵柏 饵糕
饵毒 饵诱 饵料 毒饵
饵线 饵结 饵石 饵子
饵松 饵治 饵雷 肴饵
药饵 饴饵 诱饵 针饵
重饵 垂饵 表饵 死饵
饵钓 饵膳 饵蠒 弦饵
五饵 餐饵 饼饵 宝饵
食饵 香饵 鱼饵 钓饵
丹饵 蜜饵 乐饵 金饵
饺饵 骄饵 餰饵 桂饵
服饵 芳饵 饵丹 饵敌
饵术 饵块 饵药 饵烹
饵人 饵魁巴巴 翠纶桂饵 三表五饵
以狸饵鼠 垂饵虎口 贪饵丧生 饵名钓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