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风的作文怎么写呢
“台风来了,台风来了!”听到这个从天而降的“坏”消息。
弟弟一个箭步跑到窗前。把他那头又黑又密的“杂草”碰在窗上,整个人就是恨不得趴在窗上才肯罢休。
他可不是去关上窗户,而是要一睹台风——“菲特”的风采啊!真是说台风台风到。没等几分钟,各种各样,总之就是奇形怪状的云,通通挨个挤在一块,中间似乎就是连跟针也插不进去啊!云,慢慢由白色变成灰色了。
其中还有丝丝蓝意。现在的天还有那么几分泼墨画的韵味。
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样子,不一会,天空中就是乌云密布了。起风了,耳边呼啸着类似于“狼叫”的风声。
一根,两根,一根根的丝线般的雨从天空中飘下来。地上开始有了涓涓细流。
长的、短的、慢的、快的、细的、粗的、急的、缓的……刚刚还是台风的前奏,现在由小转大了。雨,越来越大了。
风,似乎被雨掩盖了,渐渐变小了。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好像没有一丁点想停下了来的意思。
下着,下着……台风似乎偏离了轨道,朝着其他方向进发。但还有未尝完的甘甜,继续以雨下着。
从窗外望去,好像是水的世界,一道道雨帘给窗外增加了几分隐约和朦胧感。不知下了多久,雨,才像沉睡中的孩子一般,在睡梦中露出了笑颜。
窗外,云层中的太阳照射出点点阳光。
2. 台风的名字起源
“台风”名字的起源:
太平洋西部沿海有一种极猛烈的风暴,本来没有专用名词,我国广东人只是笼统地叫它“大风”。后来欧洲的航海家来到中国,从广东人嘴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个词,可是这个词在外语里该怎么写呢?当时航海家采用了音译法,广东人的“大风”念[taifunɡ],于是就成了英文的typhoon、法文的typhon,等等。这个外文词不久又传回中国北方,北方人说的“大风”(dà fēng)和广东人发音不一样,所以想不到这个词是当初的“国产货”,而是把它当作“进口货”处理,又用半音译和半意译的方法译成了“台风”。
3.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定的啊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国海发生的热带气旋,分为五级。
各地向外公布的分级和名称有时略有不同。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台风,美国军方在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战时习惯给各台风取名字。
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改由国际气象组织中的台风委员会负责。
现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国海台风的名字,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个名字,分为5组列表。 实际命名的工作则交由区内的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负责。
每当日本气象厅将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热带气旋确定为热带风暴强度时,即根据列表给予名字,并同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
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强热带风暴强度时,称为第12号强热带风暴;当其达到台风强度时,称为第12号台风),英文名为KROVANH,中文名为“科罗旺”;0313即2003年第13号热带气暴,英文名为DUJUAN,中文名为“杜鹃”。台风中文名字的命名,是由我国气象局与香港和澳门的气象部门协商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