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寺庙供斋的仪轨
香赞
香焚在上方,瑞霭金炉内,内有缭绕馨香.耶输王奉献,调御师如来,佛陀耶两足尊
南摩香云盖菩萨摩诃萨(3遍)
南摩本师释迦摩尼佛(3遍)
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净三业真言 (3遍或5遍)
唵wèng 苏sū巴bā哇wā修xiū达dá
沙shā哇wā达dá玛mǎ 苏sū巴bā哇wā修xiū埵duǒ航háng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毘路大日非异体 为化群迷现轮身 正教自性号名称 轮身正法孔雀尊
所喻鸟德显经功 毒虫毒草显养身命 世间三毒育法身 飞禽走兽咸消毒 唯独孔雀超群伦 禅教密律成悉地 净土行者亦安心 二六病名自在佛 此是大集如斯云 世出世间一雨润 岂知无信亦蒙恩祈雨止雨各满愿
病苦缠身轮回春 妖魔鬼怪闻远离 慈念龙神蛇不侵 众等今赞佛法僧 七佛八部都欢欣 愿诸世界常安稳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障并消除 远离众苦归圆寂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摩大孔雀佛母明王经(3遍)
南摩大孔雀佛母明王尊(3遍)
南摩 摩诃 摩由 利 佛母明王菩萨
佛母大孔雀明王心咒(唵-摩由罗-讫兰-帝-娑嚩哈)(遍数自定)
祈祷:
苾刍莎底为众采薪 黑蛇毒螫痛沉昏 阿难启慈仁 述说龙神 病苦得回春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念八药叉 愿驱病魔 疥 癞 痈 疽 尽消除 助天战修罗,刹女龙王咒语脱沉痾(ke)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消灾:五星宿曜 孛计为乖 众圣说咒与消灾 似水荡尘埃 恳对明王读诵吉祥来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七佛说咒 梵释同仁 三七执曜 药叉神除 宿世业因 福慧并臻 寿命永康宁 南摩孔雀王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灾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扩展资料
【仪轨】梵语kalpa su^tra。原指密部本经所说诸佛、菩萨、天部等,于秘密坛场之密印、供养、三昧耶、曼荼罗、念诵等一切仪式轨则,后转为记述仪式轨则之经典的通称。全称秘密瑜伽观行仪轨、念诵仪轨、秘密仪轨、三摩地仪轨。或称修行法、念诵法、供养法、三摩地法、密轨。
密部诸尊在诸经中多有规定其行法仪轨,如欠缺规定者,则依通用之仪轨。于婆罗门经典中,各有其供养法、供祭法之书,此亦相当于密教之仪轨。仪轨行法如与经合则称经轨,由于诸尊甚众,且修法各异,故其经轨亦多,不下数百卷,宋元以后之大藏经虽均有收录,然至今多数已不流通于中国,唯独在日本流传。
日本之最澄、空海、常晓、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等八人相继来华,传写许多仪轨返日,世称八家相承,其书目则载于各师之请来录中。江户时代,日本黄檗山开版之录内仪轨有一八七部三二四卷;另有黄檗山、江户灵云寺、大和长谷寺等地刊行之仪轨,总称为录外仪轨,计一三三部一八○卷(其中亦含若干经典)。
明治后之缩刷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均收有录内、录外及其他各种仪轨,前者收录五七○部九三一卷,后者收录六一二部九六一卷。又藏译大藏经亦收有各类仪轨。密教图像之所以复杂,系由仪轨繁复之故。
我国仪轨之述作系由印度传来,印度之仪轨则由龙树诵出。主要之译者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大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仪轨
2.佛教《供天》三个牌位的意义
供天是二十四个牌位,上面写有二十四位护法诸天的名号。
供天,在佛教称为:斋天。二十四诸天是在二十诸天的基础上增入四位天神而成“二十四天”的。
二十诸天的名称都本于印度教(婆罗门教),具体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天”梵语Deva-loka,音译“提婆”。
“天”在佛教中主要指有情众生因各自所行之业而感得的殊胜果报。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这时的天称为“天人”或“天众”,并非宇宙意义上的天。佛教以为天是有情众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乐的趣处。
只有修习十善业道者才能投生天部。但“天”虽然处于诸有情界中最高最优越的地位,能获种种享受,但仍未跳出轮回,一旦前业享尽,便会重新堕入轮回之中。
另外,佛经中说到“天”时,除了指作为正报的有情众生之一类外,还指其依报即这些有情众生的生存环境。佛教也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其中欲界有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和兜率天等。
色界有十八天(一说十七天,或二十三天的),主要有大梵天、遍净天、无想天、大自在天等。作为佛教造像的表现题材的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众生一类的意义上说的。
只不过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领。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话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称为天,并将他们吸纳进来,视为佛教的护法神。
天的队伍不断扩大。隋代天台智者大师依据《金光明经·功德天品》,制定了《金光明三昧忏法》。
后代据此简略成《斋天科仪》,为寺庙中祭天的仪轨,依《金光明经·鬼神品》等所说,选下二十位天神,即此二十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则成了“二十四天”,即二十一紧那罗、二十二紫微大帝、二十三东岳大帝、二十四雷神。
后三位是道教神明,这显示了明以后佛道二教相互借用与融合的趋向。前一位是天龙八部之一,我们将在天龙八部条中介绍。
其中的二十诸天常常作为一组出现在塑像和壁画中,而且也时或出现于水陆法会时悬挂的水陆画中。但供奉二十四诸天的寺庙也不少,如昆明的圆通宝殿、山西大同的善化寺、五台山金阁寺等。
在佛教艺术中,“天”像也常有单独或以其他组合出现的情况。在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中,很早就出现了诸天的形象。
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第一百十窟主室左壁所绘“夜半逾城”的佛教故事壁画中,就出现了帝释天和四天王天的形象。云冈石窟第八窟窟门两侧,则雕有骑牛的摩醯首罗天和骑金翅鸟的鸠摩罗天。
以下我们将一一介绍除紧那罗和四大天王以外的二十四诸天。斋天又名供天,是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
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
丹忱敬 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
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 诸天早降。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
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 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
斋天共设三坛: 首坛 第一坛为主坛。 坛桌正中供铜佛像,并置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供养”。
上方设“二十四诸天”牌位或挂“二十四诸天”画像。 坛下设七个蒲团,正中为掌坛师用,其余为敲打犍椎法乐的僧众用。
二坛 第二坛为迎请诸天而设。 坛上放着迎请诸天的《疏文》。
另有纸扎的金马、碧鸡,据说它们善跑能飞,带着《疏文》以最快的速度与诸天传递信息。 三坛 第三坛为斋请诸天而设。
坛桌上摆了二十四套碗筷和丰盛的全素筵席,等待天神们享用。 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
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丹忱敬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但应恭敬礼拜诸天,原因是诸天能归命佛陀、护佑正法、积善行德。据《金光明经》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一一于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祐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
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于是世人营建供佛斋天法会,诵经礼忏,施。
3.寺院大供天的牌位怎么写
斋天又名供天,是寺院中每年岁朝佛事,也有斋主以供天祈福。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仟法》时开始的。南宋时,神焕撰《诸天列传》,行霆又撰《诸天传》,设诸天供有十二天、十六天、二十天、二十四天、三十三天不等。
元文宗时;天台宗的慧光法师于每岁元旦率众修金光明仟,斋天便广泛兴起了。斋天仪轨,主要是依照明末弘赞律师所撰《斋天科仪》施行的。
斋天多在下半夜的寅时举行(也有的寺院在辰时举行),地点一般在寺院大殿或法堂前的空坝里;头天下午即开始搭坛;坛场上所需用的法器和食物等;必须在入夜前准备妥当。由于斋天仪式在天明前已告停滞,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一般俗人是难以见到的,前人有一首《西江月》词,形象地描述了斋天的场面:门外疏星淡月,坛中炳烛燃香。
丹忱敬 仰叩弯苍,凤荤蛮舆宝幢。 恭迎四王帝释,祥云护绕斋场。
天花瑞彩露堂堂,祈望诸天早降。
4.参加佛教八关斋戒, 其非时食的 "非时" 如何计算
真不错啊!
十个"八关斋戒" ~ 九个半 重点放在"过午不食"!
没有"过午不时"这一条 ~
中国出家的四分律 ~ 有 (不知怎麽翻译的! 请赐教!)
"不非时食"是正确的说法 ~ 佛家把白日的前中后 分 "时" 与 "非食" ~
如何计算?!
难 ! 只能估算 ~
我读过 "佛说 时非时经" ~ 内容好像是立一竿 ~ 无影为"正午" ~ 不一定是12点 ~
看日影的 几脚几指 距离 ~ 再依 春 夏 秋 冬的公式 ~
来决定何时为"时" "非时" ~
"明相"是约指早上渐亮 ~ 伸手可以看见自己手掌的纹路 ~ 日未出 !
"非时"日也未落 ~ 但"昏" ~ 鬼嫼 可出? 将出? 已出?! (不确定~)
不非时食 ~ 乃慈心 不与鬼争食 ~
只读过这些 ~ 参考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