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中的世界观 在哪里可以看见 想找一个作参照 谁能给一个较好范例
什么是游戏世界观? 这样宏大的话语是每一个游戏参与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不论你是游戏的策划开发还是普通玩家,就像你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身边的世界一样,只要参与游戏,世界观就会像空气一样一直包裹着你,也许你暂时看不到它的形状,但却永远能感知它的存在。
我们只要接触游戏制作者和玩家,就能够感觉到游戏世界观对他们的影响。游戏设计者经常会说这样的话:“XX游戏中有N个种族,每个种族里都有战士、法师、弓箭手等高级职业……游戏里的每个城市建筑都很独特,不是讲究精雕细刻,而是讲究每座房子都有独特的造型。
有需要楼梯爬上去的小木屋;有走到地下的石屋。连篝火也有很多特殊的造型,那红红火苗的所演绎出的精彩,让人感受到微小中的细致。
还有那坐落在幽深的山脉最底层,非常隐秘的城堡;坐落在很小的山谷里,四面都是高而陡峭的山的矿山城市,还有那海边因为遇难而搁浅的船只残骸,给人一种异样的真实。……各个种族的中心城市自然有他们的特点:XX族城市中,站在漂浮于天空之中的奇迹之城,远远望去:那远处巍峨的高山,恬静的流水,杂草从中隐约可见前古建筑遗迹,随着清晨的阳光从远处淡紫色薄薄雾霭逐渐显现。
而在XX族的主城附近的大草坪上视野非常开阔,显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绿草如茵,小桥流水。 而XX族的城市就另是一翻风味了:虽然每个村庄的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但是都有同样的中心商业区,各种建筑整齐宽阔,布局合理,特别给人立体感是洁净的村庄看不见一点垃圾的存在。
宽阔的街道、城市内各种设施的招牌、阳光的映射下,展现一个个古香古色的村庄。”这些是我们能够经常看到的对游戏的宣传,其中就包罗了很多世界观的内容。
而玩家经常会说的:“XX游戏有着丰富的剧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有着感人的情节和完美的结局”、“我喜欢XX游戏中的人物设定,特别是服装设计,太漂亮了”、“XX游戏将不同种族之间的历史渊源交代的非常详细真实,对几个种族之间关系的刻画也恰倒好处,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大国政治一样。”从这些玩家对游戏的评价中我们也能分析出游戏世界观对一个游戏成败的重要作用。
在一些游戏策划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世界观的设定被放到了开篇位置,是整个游戏策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甚至坊间有“卖游戏先卖世界观”的俗语流传,可以想见世界观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下面,笔者就来分析一下游戏世界观,以及和世界观相关的方方面面。
何谓游戏世界观? 游戏世界观的定义是什么?恐怕现在很难有一个可以服众的答案。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游戏参与者(包括开发设计和普通玩家)估计能有一千多个概念。
笔者在这里将游戏世界观定义为对游戏场景的主观先验性假设,它是和游戏系统概念相对应的。所谓游戏系统,是指通过游戏者的控制,对一个游戏价值观的进行阐释,并保证价值观在游戏中发挥作用的综合手段。
世界观和系统有相互交融的地方,有些涉及游戏世界规则的地方,世界观就要靠系统的解读来传达。世界观和系统的分别,在于前者偏重描述性,而后者则是操作性的。
前者在游戏中的作用,是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而后者的作用则是保障我们在游戏中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能得到什么的手段。世界观和系统通过游戏的价值观连接,游戏的价值观是在游戏世界观的基础之上抽绎出来的对游戏世界根本规则的评价。
在成熟的游戏设计中,三者构成一个X型体系。两端(游戏世界观和系统)的外延可以无限扩大,而坐落在交点位置的就是游戏的核心价值观。
而形成这一体系的基础就是游戏世界观,它像金字塔坚实的底座一样,托起了其上的价值观和游戏系统,构筑成一个完整稳定的游戏结构。(三者联系的具体说明,详见拙作《游戏系统论》。)
和游戏系统偏重操作性不同,游戏世界观的特点是描述性。它是在利用一切手段来告诉我们游戏中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讲述是传达游戏世界观的重要方式。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游戏的开端看到一段CG动画,它的功用就是讲述游戏世界观。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游戏《最终幻想8》为例,在开场CG中我们就多少能够了解一些游戏世界观,比如游戏画面的风格,游戏角色的着装风格,角色使用的武器和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这些世界观的讲述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游戏,并帮助我们在游戏中探索。
在进入游戏后,世界观的描述更是随处可见,巴拉姆学院的设计风格、人物对话时的语气、出行道具甚至怪物设定,都在给我们展示着《最终幻想8》那界于幻想和写实之间的独特世界。 在一个游戏中,几乎所有元素都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比如游戏时代设定,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游戏画面风格,是写实、日式唯美还是歌特式,游戏中的背景资料设定,包括游戏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还有人物造型设计甚至游戏中的色彩音乐等等一切都构成了游戏世界观的要素。像一些游戏大作,如暴雪公司的著名游戏《魔兽争霸》系列等,世界观搭建相当完整,几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要素在其中都有反应,比如历史、政治、宗教、军。
2.虚拟世界研究第一弹:什么是游戏世界观
》发布后,周围的很多人都开始对游戏或游戏化发生兴趣;我也借此文的传播发现不少新同好,并在与他们的互动中得到极大的裨益,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当时写这篇文字的初衷,只不过是想对一直以来在游戏研究领域的思考做一系统化整理,提炼出一系列研究问题,以便将此话题逐渐发展为一篇博士论文。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正如8神经大人所说,是挖了一个大坑;而我即将通过接下来的系列文章,来将这个坑慢慢填上。
发在“游戏研究”博客和“虚拟世界研究”博客的内容是同步的,而这些文章也远非最终稿,而是需要在讨论和质疑中不断修正不断成长。希望这个填坑的过程能和各位同好不断互动,激发出思想的火花,促进国内游戏研究团体的形成;也希望我能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能逐渐地、稳定地,走上我的博士之路。
是为记。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探讨什么是游戏世界观。
我所感兴趣的问题,是虚拟世界如何对现实世界输送意义。这里所说的虚拟世界包括各种文学形式(神话、童话、科幻、奇幻)以及新媒体(网络、游戏),凡是能够建构出具有一定规则而又具有整体感的、可供用户发挥某些程度的主观能动性的世界都算是研究的对象。
我的基本立场是虚拟世界应当,并且可以被看作是电子乌托邦。在真实世界越来越满目疮痍,后现代语境下与第二媒体背景下意义越来越被肢解并丧失的今天,这些电子乌托邦能够通过为现实世界提供意义而为人们提供救赎。
从游戏开始,是因为游戏是所有这些虚拟世界中给予玩家自由权利最大的,也最能有效在视觉、听觉、触觉(随着掌机和体感游戏)方面模拟出虚拟世界的载体。这里所说的玩家的自由权利是我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玩家在虚拟世界中所具有的探索、了解世界、行动、造成影响的权利;自由权利有时会被主角光环所笼罩,说到底自由权利能够存在,也是因为在游戏中,玩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这些观点和概念我都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逐渐论证和展开,目前只要把它们组合起来搭出框架就行了。在游戏的各种重要方面中,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间搭起意义之桥的就是游戏世界观。
游戏世界观的意义是下一篇博文的主题,这一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追溯游戏世界观的简史来给予世界观概念一个粗略的定义。游戏世界观并非中国的原生概念,尽管没有人做过游戏世界观的传播史所以无从确证,但以我目前对此话题的了解来说,这个概念应该是来自西方。
辞海说,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对于世界观的形成来说,一个建构完整的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欧美游戏的世界观基础在于他们的龙与地下城的桌面角色游戏扮演系统(DND或AD&D),这个系统将整个奇幻世界的规则设定成一本又大又厚的玩家手册,其中既规定了世界的宗教、地理情况、自然规律,又规定了每一个职业的历史,并且要求玩家在创建人物时为其设定各种背景故事和身份特点。这个系统是整个西方角色扮演游戏,不太严谨地说也是全世界角色扮演游戏(考虑到西方RPG游戏的影响)的奠基和开端。
有许多非常棒的老游戏,比如博德之门、无冬之夜等等都是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DND系统用于制作游戏的好处,是它拥有一整个奇幻文学圈的作品来为游戏提供内涵和剧情,此外清晰的世界设定也使游戏能够在广阔的奇幻世界中选择适合于游戏表现的内容,做出游戏性一流的好作品来。
受到DND系统的启发,后来又有很多游戏开发出了自己的世界观,比如神作异域镇魂曲的多元宇宙,比如辐射的废土世界,比如大软曾经做过专题的克鲁苏神话。正是在这个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欧美游戏的世界观。
欧美游戏世界观既包括对游戏世界历史、文化、宗教的理解,对游戏世界运行方式的理解,对玩家所要扮演的角色的理解,也包括一系列前提性的观念,包括但不限于: 游戏的虚拟世界具有一系列物理与心理的规则,并且在适用的情况下,拥有历史、文化、宗教等等元素来揭示这些规则的形成过程。这些规则应当十分明确,不仅可以理解并且可以实践。
这些规则是整个游戏世界的核心,玩家必须对其表示尊重。玩家是游戏世界的主人,有操纵自己命运的权利,也有了解环境、理解规则、利用工具影响游戏环境并造成游戏所允许的改变的权利。
玩家在游戏中的行动应当可学习,可重复,可变异,可组合(这也就是前面提过的玩家的自由权利)玩家通过操纵虚拟世界的角色来进行冒险或者完成任务,玩家的角色必须以游戏世界的规则为第一优先规则。(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充满辐射的废土世界冒险,你就必须隔一段时间到隔离所呆一会儿,尽管你在现实世界可以跑来跑去不用休息,并且可能也倾向于让你的角色一直跑来跑去不休息)玩家的在游戏世界的行动应当与游戏世界的主要矛盾相关,通过采取行动,玩家应该能够对游戏世界具有可视的影响,并能够感受到这种影响对游戏世界内角色或成分(人工智能)造成的改变。
玩家可以在利用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方式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需要补充的,是游戏世界观并不仅是RPG独有的。俄罗斯方块、愤怒的小鸟、切水果等休闲游戏同样也具有世界观。
俄罗斯。
3.游戏创意说明怎么写
《 宝莲灯》游戏创意说明书1.游戏名称2. 游戏的类型与终端设备3. 游戏内容4. 游戏特点5. 玩家操作6. 游戏风格7. 游戏背景故事8. 游戏故事分析(1). 游戏故事世界观(2). 游戏来源(3). 游戏讲述顺序(4). 游戏描述角度 游戏创意说明游戏名称《宝莲灯》游戏的类型与终端设备这款游戏是一款单机版的,运行在PC机上RPG角色扮演类游戏。
游戏内容故事发生在宋朝的某个时代。有一天,王母蟠桃盛会,三圣母(王母的外甥女)在蟠桃会上犯错,被王母打下凡间在华山的圣母庙,刘彦昌上京赶考经过华山参观圣母庙,发现三娘美丽心生爱意,并留情诗一首,表出自己的爱意。
三娘在圣母庙里寂寞孤单好久,忽见眉目清秀的刘彦昌也心生爱意,她不为自己是神仙的身份追出庙门说出心意,不久他们结为夫妻。这是三圣母背着违背天条和凡间的刘彦昌结婚,三娘很快就怀孕,不久刘彦昌要上京赶考并告诉三娘给他们的孩子起名为“沉香”。
刘彦昌很快高中,就任扬州知府。不久王母得知三圣母和刘彦昌私自结婚,她下便下令命二郎神下凡捉拿三圣母,并命令将三圣母关在华山,让她与世隔绝,不久三娘产下一子。
三娘让夜叉把孩子送到扬州刘彦昌那里,并让夜叉告诉刘彦昌事情的经过让他好好待他买的孩子。沉香长大之后,他父亲告诉他和三圣母的往事,并把他母亲留给他的宝莲灯给他。
一个从小没有见过母亲的孩子,他有一种需要母爱的可望,所以他就决定劈山救母。从这以后沉香就开始了坎坷的救母之路。
游戏特点游戏带领玩家去目睹中国远古的风格和神话特色,让玩家能够专注在游戏的情感体验,用完美的结局使玩家有一种幸福的归属。玩家操作操作和一般的RPG角色扮演类游戏一样。
游戏风格游戏美术风格:采用3D卡通风格的画面,通过这种风格让玩家完全沉迷在游戏当中。游戏注重3D卡通特效。
游戏音乐风格:音乐主题要表现得轻松愉快,但在不同的场景要选择不同的音乐还和场景配合,突出场景主题。游戏可以使用一些流行音乐。
如有条件允许最好为游戏撰写单独的乐谱。游戏背景故事 故事发生在宋朝的某一个时代。
在繁华热闹的天庭上,有逢王母蟠桃盛会,三圣母(王母的外甥女)在会上犯下天条,被王母贬下凡间,在华山三圣母庙里下榻,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 有一天,有个书生叫刘彦昌(也有叫刘向),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一游。
华山上有一座神庙,庙神三圣母(也叫华岳三娘) 是玉帝的外甥女,二郎神的妹妹。她美丽善良多情,自从被王母派遣到华山后,一直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
这天,她正在庙中吟歌漫舞,消磨时光,突然发现一个书生跨进了庙门。她急忙登上莲花宝座,化为一尊塑像。
走进大殿的刘向,一眼就看到了三娘的塑像俊丽、温柔、安闲,刘向被深深吸引住了,心想要是能娶她做妻子该多幸福啊!可惜这只是一尊没有情感知觉的雕像。刘向怀着深深的遗憾,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出笔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不禁百感交集。面前这个书生多么英俊倜傥,文采斐然,他对自己满怀深情,而自己又何尝不被他深深吸引,又何尝不爱恋他呢?可是,一个是上界仙女,一个是下方凡人,又哪能缔结姻缘呢?目送怅怅离去又依依不舍的刘向,三娘再也不能平静了。
她沉吟再三,终于决定不顾天条禁令,要与刘向结为夫妻。于是,三娘便化为一民间女子,追上刘向,向他道出了真情,从此后二人两情依依,结为伉俪,恩爱无比。
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二人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被任命为扬州府巡按。就在他走马上任之时,华岳三娘却遭难了。
原来,这时正值王母娘娘生日,在天宫大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均来赴会祝寿,可是三娘有孕在身,便推脱染病而留在华山。谁知,真情被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勃然大怒,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受惩罚。
三娘一身正气,毫不畏惧,况且她随身还有一件王母赠的宝物-宝莲灯,此物是三娘的镇山之宝,无论哪路妖魔,哪方神仙,只要宝莲灯大放异彩,都会被震慑称服,束手就擒的。二郎神自知不敌,就令自己的天犬乘三娘休息之际,将宝莲灯偷盗而去。
这样,可怜的三娘就被二郎神压在华山下的黑云洞中。三娘在暗无天日的洞中生下了儿子沉香,为防不测,她偷偷恳求夜叉,将儿子送到扬州,留在其父刘向身边。
沉香长大后,渐渐懂事了,知道了母亲被压在华山下受苦,就一心想救出母亲三娘。他把想法对父亲说了,无奈刘向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叹气摇头。
于是沉香便独自离家,去找母亲。他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华山。
可是母亲在哪里呢?这个只有八岁的孩子,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起来。凄厉痛苦的哭喊声,在空谷回荡,惊动了路过此地的霹雳大仙(孙悟空)。
好心的大仙,问明情由,深为善良的三娘和苦命的孩子鸣不平,可是却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将沉香带回自己的洞府。
沉香在大仙的指点下,刻苦认真的学习本领,渐渐学会了六韬三略、百般武艺、七十三变。十六。
4.寂静岭游戏的世界观和电影世界观
无论是游戏还是电影,都可以明显看出是3元世界:一个里世界,一个表世界,另一个则是现实世界。游戏和电影世界观不同的就在于是谁创造了表里世界。
游戏中:表世界是由4S教运用神的力量创造的,用来避开警方调查并有效的控制教民。而里世界则是阿雷莎运用附着在自己身上的一半的神的力量创造的,用来躲避母亲的追踪(因为她母亲想得到阿雷莎的力量并控制阿雷莎,所以阿雷莎在“火刑”后,便由自己怨恨的力量创造出里世界来藏身)。当然,由于寂静岭1的主角哈利的干涉,双方在最后的仪式中均挂了,然而神所释放的精神力量却一直保留了下来,也因此才会有后面几代的表里世界,只不过现在的表里世界由于控制者的死亡而变得混乱了(举个例子:本来表世界是几乎没什么怪物的,然而后面几代中均出现了大量怪物),在某方面很强大的精神力量的介入下会使表里世界进行转换。
电影中:很多人说这部游戏改编的电影自然还是保留了3个世界,只不过在电影中的表世界的创造者没有明说是谁。首先里世界肯定是阿雷莎创造的,但个人认为表世界也可能是阿雷莎创造的,4S教不过只有一个躲难的教堂而已。而且我觉得电影中的两个世界其实应该是一个世界,因为在两个世界没有转换的情况下,女主角在下电梯后仍然到达了里世界,因此之所以出现先前表世界的特征是因为4S教的教民在教堂里举行仪式减弱了阿雷莎的邪恶力量,所以暂时使这个恶魔的世界恢复“安静”了。当然,电影的续集还没出,这些一切都还是只是猜测。
说句题外话:电影里的世界观我感觉有点像寂静岭4的世界观,那就是施术者的唯一世界,在寂静岭4中也貌似出现了表里世界,其实我觉得也只有一个世界,不是表世界,也不是里世界,而是苏利文的用“圣母降临”仪式所创造的纯粹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