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年新气象下一句是什么词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拜年》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2.迎新春迁宝地新年新气象,求下联
迎新春 迁宝地 新年新气象;贺嘉节 展宏图 嘉景嘉年华。
下联的“展新篇”的“新”字,与上联的“新”字重复,是不规则重字,不工,应改。上联“迎新春”的“新”字,引领后面两个“新”字,如果下联开头用“辞旧岁”,那么下面就应该用两个“旧”字,与上联的两个“新”字相对。这是对联用重字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用“旧”字组词,联意就不如意了。
春联是庆贺春节写的对联,表达不同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情感。春联必须有“春”的意境。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问题是我们看到不少春联就没有体现这个特点。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只是商店开业的对联,而不是春联。
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商求财的人多,所以写“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这类的对联甚多。“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时盼望今年发财,这种心情是普遍的,但作为春联,一定要加进“春的气息”,含有“春的意境”才好。
3.新年新气象下联怎么对
新年新气象的下联是迎春迎富贵。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
或与中华民族干支纪年文化相关连,春联中嵌有“鼠”、“牛”、“虎”、“兔”、“龙” 、”蛇“、”马“、”羊“等生肖物名,如“锦鲤飞身酬远志;祥羊跪乳感亲恩”等。
4.新年新气象和气生财,对下联
老节老传统礼传接福。
新春好运快乐篇:
万里鹏程随心起 新年鸿运顺意来
新年顺景开鸿运 佳岁平安发大财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登高
新春大吉行鸿运 佳岁平安照福星
新春好运人财旺 佳岁平安福满堂
福门鸿运连年盛 宝地财源逐日增
福伴鸿运蒸蒸上 财随春雨滚滚来
四海财源聚宝地 九洲鸿运进门庭
步步登高财源进 岁岁平安鸿运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岁岁发
恭喜发财迎新岁 长年好运金利来
出外顺景财就手 居家欢乐事从心
欢天喜地过大年 如意吉祥迎新春
出入贵人相照应 财运亨通好前程
好运迎进八方宝 新春送来四季福
财来运转家昌盛 心想事成万事兴
吉星高照全家福 鸿运当头万事通
步步登高走鸿运 岁岁平安发大财
鹏程万里兴骏业 鸿运千秋绘锦图
春风得意年年好 前程似锦步步高
一帆风顺全家福 万事如意满堂春
泰运鸿开兴隆宅 财源广进昌盛家
万事顺心成大业 春风得意展鸿图
吉祥好运家兴旺 富贵平安福满堂
张灯结彩迎新岁 欢天喜地庆佳节
好运长行添百福 欢乐满堂庆平安
其它春联篇:
万事如意满门顺 四季平安全家福
喜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家和事顺好运来 人兴财旺鸿福长
新年天意同人意 喜事今春同旧春
新春新景新气象 多福多财多平安
龙腾虎跃人间景 鸟语花香天地春
全家平安添百福 满门和顺纳千祥
百花迎春香满地 万事如意喜临门
人财两旺平安宅 福寿双全富贵家
福气降临全家福 春光辉映满堂春
门迎百福福星照 户纳千祥祥云腾
春临华堂繁花艳 福到门庭喜气盈
福随瑞气来庭院 财伴春风入宅门
家业兴旺财源广 老少平安福寿长
百业兴旺财源广 全家和顺福寿长
宏图大展兴隆宅 泰运宏开富贵家
出门求财添富贵 居家创业得兴隆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