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去花还在”的下一句是什么
“春去花还在”的下一句是人来鸟不惊。
一、“春去花还在”出自王维的《画》,具体原文如下:
画
[ 唐 ] 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二、解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三、赏析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2.请问“春去花还在”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首诗既不是王维的,也不是王冕的。实际上是清朝人高鼎所作,是的名字是“画”。
高鼎: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主要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是清晚期以为不出名的诗人。
高鼎生前作品流传不多,但有二首至今仍脍炙人口。
其一是有关放风筝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其二就是这里提到的《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有人说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但是,遍《全唐诗》,在王维的名下,没有这首诗;而且整个《全唐诗》里,也没有这首诗。
还有一个说法:相传,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一次在杭州散步,至断桥,发现桥头栏杆上有一道填空诗:□看□□色,□听□□声。□去□□在,□来□□惊。唐伯虎看后即兴补白,于空白处题上字,补成一首绝妙好诗《咏画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