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下句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解】: 1、瀛洲:神山名。
2、信:果真。 3、拔:超越。
4、赤城:山名。 5、列缺:闪电。
6、摧眉:低眉。 【韵译】: 海上来客,谈起东海仙山瀛洲, 说它在烟涛浩渺中,实难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那里的天姥山, 尽管云霞或明或暗,间或可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象横卧天际, 高超五岳遮盖赤城,其势无比。
天台山,传说高达四万八千丈, 面对天姥山,象拜倒东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梦游了吴越。
一夜飞越,梦里见到镜湖明月。 明月清辉,把我身影映在湖里, 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当年谢灵运的住处,至今犹在, 清波荡漾猿猴长啼,景致凄凄。 我脚穿着,谢灵运的登山木屐, 攀登峻峭峰峦,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间的山腰,可见东海日出, 身体悬在半空,可听天鸡鸣啼。 山中尽是岩,道路千回万转, 迷恋倚石赏花,忽觉天色已晚。
熊吼声龙吟声,在岩泉间震响, 深林为之惊,峰峦火之抖颤。 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 水波淡淡荡漾,湖面腾起云烟。
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巨响, 山丘峰峦,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门, 在隆隆声中打开。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边际, 日月交相辉映,照耀着金银台。 云神们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 他们踩踏祥云,纷纷飘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鸾鸟拉着车驾, 仙人翩翩起舞,列队纵横如麻。 忽然令人胆颤,不由魂飞魄散, 恍恍惚惚惊醒,不免惋惜长叹。
醒来时看见的,身边唯有枕席, 方才美丽烟霞,已经无影无迹。 世间行乐之事,实在如同梦幻, 万事从古都象,东去流水一般。
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 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 要走随即骑去,访问名川大山。 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 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评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 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
虽离奇, 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 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3.青冥浩荡不见底,()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1) (一作《别东鲁诸公》) 作者:李白(唐) 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3)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
天台(5)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谢公(8)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9),身登青云梯。 半壁(10)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熊咆龙吟殷岩泉(12),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13),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开。 青冥(15)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6)。
霓为衣兮风为马(1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18),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19)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21) 安能摧眉折腰(22)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微茫:隐约迷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3).越:指今浙江一带。明灭:时明时暗。
(4).拔:超越。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
(5).天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
"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此:指天姥山。
两句意为:巍然高耸的天台山同天姥山一比,好像矮了一截。 (6).之:天姥山及其传说。
镜湖:又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南。 (7).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县南,曹娥江上游。
(8).谢公:指谢灵运,南朝刘宋时期的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曾任永嘉太守,后移居会稽。他游览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过,所作《登临海峤》诗有"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之句。
渌水:清水。 (9).谢公屐:指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特制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
青云梯:形容高耸入云的山路。 (10).半壁:半山腰。
天鸡:《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之鸡皆随之鸣。
(11).暝:黄昏。 (12).熊咆两句可解为:熊咆龙吟,震荡着山山水水,使深林和山峰都惊惧战栗。
也可解为:在这样熊咆龙吟的山林中,人的心灵被震惊了。殷:充满。
(13).列缺:闪电。 (14).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石扉:即石门。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15).青冥:青天。金银台:神仙所居之处。
《史记•封禅书》载:据到过蓬莱仙境的人说,那?quot;黄金银为宫阙"。 (16).金银台: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17).霓为衣句: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傅玄《吴楚歌》:"云为车兮风为马"。 (18).虎鼓瑟句:猛虎弹瑟,鸾鸟挽车。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如麻:形容很多。
(19).忽魂悸两:从梦中惊醒,长叹不已。 (20).惟觉句:梦醒后只剩下眼前的枕席,刚才梦中的烟霞美景都已消失。
(21).君:指东鲁友人。且放句:我且把白鹿放养在青山上,欲远行时就骑它去访问名山。
(22).折腰: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校本]: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⑴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⑵。 越人语天姥⑶,云霓明灭或可睹⑷。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⑸。 天台四万八千丈⑹,对此欲倒东南倾⑺。
我欲因之梦吴越⑻,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⑼。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⑽。 脚着谢公屐⑾,身登青云梯⑿。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⒀,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⒁,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⒂,訇然中开⒃。
青冥浩荡不见底⒄,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⒅,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⒆。
虎鼓瑟兮鸾回车⒇,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21,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22,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23?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2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25不得开心颜26! 〔 校 〕 ⑴题,《英灵》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⑵“烟涛”句,《英灵》作“烟波微茫不易求”。王本“微茫”下注:“一作弥漫。”
⑶语,《古诗笺》作“道”。王本注:。
4.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也有版本为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青冥浩荡不见底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