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月催人老下一句是什么
“岁月催人老”下一句是“山川记子游”。
一、原诗出处如下:《襄城道中怀曼叔 》 (宋)韩维吾交作尉地,南望一淹留。岁月催人老,山川记子游。
向城非昔勇,遇物更春愁。独喜高阳近,岚光逼马头。
二、译文:我多次在尉氏经过,停留下来向南望去。容颜在岁月的催促中老去,但是山川记得我和先生的交往。
面向城墙已经没有昔日的勇猛,遇到眼前的环境进一步增加了春天的惆怅。唯独喜欢高处的阳光越来越近,雾里的彩光快靠近了马的头部。
三、赏析:韩维一生当中对友情极为看重,在他与朋友互赠互答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他与至交好友之间心与心的至诚交流。他的这类与朋友酬唱诗不是一般的礼节性的唱和,多发自内心,充满真情实感,注重的是思想和精神的沟通。
韩维和孙永是好朋友,两人交往密切,常有诗词相和、相赠。根据韩维现存与孙永酬唱的诗歌并参照两人各自的行迹来看,他们的交游当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在庆历年间,二是在元丰年间。
扩展资料:北宋时期,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在襄城县任职、居住或者游历,他们或多或少都留下有咏襄诗词作品。这其中既有诗词大家苏轼、欧阳修、梅尧臣,也有在诗歌方面颇有建树的范纯仁、韩维、孙永等。
韩维在北宋时期有着非常广泛的交游,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晏殊、王安石等闻名于当时乃至后世的文人都有交往,且友情深厚。韩维的诗歌在宋诗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其诗歌成就虽然无法与当时的文坛巨擘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相比,但这样一位与文坛有着密切联系的文人无疑对当时诗歌的流变和时代的风尚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永(1019—1086),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今河南许昌)。以祖荫为将作监主簿。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补襄城尉。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诸王府侍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
神宗即位,历河北、陕西都转运使,知秦州、和州、瀛州。熙宁六年(一○七三),权知开封府。
八年,知颍州,权判北京留司御史台(同上书卷二六一、二六九)。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襄城道中怀曼叔襄城在线官网-传韩维与孙永的交往及其旅襄诗百度百科-孙永(北宋官员)。
2.岁月催人老下句是什么
山川记子游。
出自宋代韩维的《襄城道中怀曼叔》
吾交作尉地,南望一淹留。
岁月催人老,山川记子游。
向城非昔勇,遇物更春愁。
独喜高阳近,岚光逼马头。
扩展资料:
其他关于“岁月催人老”的诗:
《行行重行行》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释义: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此诗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参考链接:行行重行行 百度百科
3.岁月催人老下一句
"岁月催人老"下句是”山川记子游“.
出自宋代诗人韩维的《襄城道中怀曼叔》,全诗原文:
襄城道中怀曼叔
宋 韩维
吾交作尉地,南望一淹留。
岁月催人老,山川记子游。
向城非昔勇,遇物更春愁。
独喜高阳近,岚光逼马头。
作者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