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种一粒粟,下一句
“春种一粒粟”语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五言古诗《悯农二》.全诗如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最新补充: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悯农》系列五言古诗共有三首,其他两首是:《悯农一》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三》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参考资料:百度知道相关问题.惭愧。
2.四海无闲田
四海无闲田?打一词语——不留余地.不留余地bù liú yú dì【解释】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结构】动宾式.【用法】含贬义.指做事不留一点空余回旋的地步.【正音】留;不能读作“liū”.【辨形】余;不能写作“佘”.【近义词】斩草除根【反义词】留有余地【例句】(1)这个人做事太绝,一点也~.(2)这项规定非常严格,一点儿也~【英译】leave no g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