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常乐下一句

1.上联“知足者常乐”的下一句是什么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1.释义:知道满足的人经常很快乐,能忍受的人内心自然安稳。

2.出处:老子·李耳《道德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3.演变:“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在中国已经流传甚广且由来已久了。它逐渐演化成一种处世哲学。 中国道家所推崇的是:清净无为,闲适散淡。而知足长乐在某一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东汉年间张道陵开创道教,以道家学说为根本,四处传道。于是“知足者常乐”就四处流传开了。

2.“知足常乐”下一句是什么

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出处〗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 知足的人,无论顺境或者逆境,都能把此时此刻看成阳光明媚的时刻,因为他们懂得什么叫满足。

相信我们在生活中,不时都会遇见很多的不满,却往往因为这些不满,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发现不了身边一直很美好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只有一个知足的人才能发现。一个知足的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因为他们懂得从一件在你眼中觉得全是缺点的事物中发现美好,从而把所有事情都看得更加美好。

3.“知足常乐”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不愿乎其外。

释义:知足常乐即可,不要过多的掺和外面的事情。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翻译: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扩展资料:

近义词:心满意足

释义:非常满足。

出处:宋·吕祖谦《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翻译:君和臣之间,全都以江南的产业为长远的安全,非常满足。

知足者常乐下一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知足者常乐下一句

下一句

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

阅读(2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内容包括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是什么,“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是什么,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是什么。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桃李杏春风一家知识延展:1. 上联:梅松竹岁寒三友下联:廉正清为官三要 2. 上联:梅

下一句

小葱拌豆腐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葱拌豆腐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答案】:一清二白【更多歇后语及答案】:1. 阎罗王发通告答案:鬼话连篇2. 无槟榔咬五出

下一句

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是什么啊,(俗语)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下句是什么。下一句是当涌泉相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

下一句

壮士断腕的下一句

阅读(4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壮士断腕的下一句,内容包括壮士断腕下一句是什么,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下一句是什么,壮士断臂下一句是什么。壮士断臂一般没有下一句,上一句是毒蛇噬腕,原句是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这句话说的是手腕被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

下一句

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古诗大江东去下一句快,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大江东大江东去下一句是什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下一句

棋逢对手的下一句

阅读(2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棋逢对手的下一句,内容包括熟语:棋逢对手下一句是什么,熟语:棋逢对手下一句是什么,俗语:棋逢对手的下一句。棋逢对手下一句:将遇良才。翻译:逢:遭遇,遇见。下棋的时候,遇到本领高强的竞赛者;选将的时候,碰到优秀的人才。比喻交战或竞

下一句

有所期诺的下一句

阅读(2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所期诺的下一句,内容包括有所期诺的下句,有所期约的下句,有所期诺的下一句,有所期诺的下一句。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 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今夜偏知春

下一句

遥望洞庭山水色下一句

阅读(1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遥望洞庭山水色下一句,内容包括遥望洞庭山水色的下一句,遥望洞庭山水色,下一句,遥望洞庭山水色下一句。下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 正确写法:遥望洞庭山水翠。 诗歌:《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

下一句

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2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什么,谁知道四体不勤的下句是什么吗,四体不勤的下一句是什么。四体不勤”下一句是“五谷不分”。 这是一个成语。 读音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释义 四

下一句

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2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小葱拌豆腐的后面一句是什么,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答案】:一清二白【更多歇后语及答案】:1. 阎罗王发通告答案:鬼话连篇2. 无槟榔咬

下一句

花开花落下一句

阅读(2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花开花落下一句,内容包括花开花落花无常下一句是什么,花开花落终有时的下一句是什么,花开花落下句是什么。下一句是:“总赖东君主”。原文应该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出自《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卜算子·不是

下一句

哪里有天才下一句

阅读(2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哪里有天才下一句,内容包括哪里有天才的下一句是什么哪里有天才,,哪里有天才下一句,哪里有天才下一句。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

下一句

怎么又白啦下一句

阅读(2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又白啦下一句,内容包括小白兔白了又个白,下句怎么唱,小[白兔]白又白.下一句是什么,路从今夜白的下一句是什么。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下一句

不见不散的下一句

阅读(33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不见不散的下一句,内容包括时光不老,我们不见不散的下句对什么,中午不见不散的下句,八月开头不见不散下联。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没有不散的聚会,指团

下一句

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

阅读(2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内容包括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是什么,“松竹梅岁寒三友”下一句是什么,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是什么。上联:松竹梅岁寒三友下联:桃李杏春风一家知识延展:1. 上联:梅松竹岁寒三友下联:廉正清为官三要 2. 上联:梅

下一句

小葱拌豆腐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葱拌豆腐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的下一句是什么。【歇后语】:小葱拌豆腐【答案】:一清二白【更多歇后语及答案】:1. 阎罗王发通告答案:鬼话连篇2. 无槟榔咬五出

下一句

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是什么啊,(俗语)滴水之恩的下一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下句是什么。下一句是当涌泉相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

下一句

壮士断腕的下一句

阅读(4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壮士断腕的下一句,内容包括壮士断腕下一句是什么,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下一句是什么,壮士断臂下一句是什么。壮士断臂一般没有下一句,上一句是毒蛇噬腕,原句是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这句话说的是手腕被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

下一句

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古诗大江东去下一句快,大江东去的下一句是什么,大江东大江东去下一句是什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下一句

棋逢对手的下一句

阅读(2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棋逢对手的下一句,内容包括熟语:棋逢对手下一句是什么,熟语:棋逢对手下一句是什么,俗语:棋逢对手的下一句。棋逢对手下一句:将遇良才。翻译:逢:遭遇,遇见。下棋的时候,遇到本领高强的竞赛者;选将的时候,碰到优秀的人才。比喻交战或竞

下一句

有所期诺的下一句

阅读(2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所期诺的下一句,内容包括有所期诺的下句,有所期约的下句,有所期诺的下一句,有所期诺的下一句。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 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今夜偏知春

下一句

随风潜入夜下一句是什么

阅读(2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随风潜入夜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包括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什么,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什么呀。“随风潜入夜”的下一句是“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原诗如下:好雨知时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