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种历史典籍,成书于战国时期,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许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西汉的刘向对其加以过整理,共8卷215章,分为内篇6卷和外篇2卷。注释书籍有清末苏舆的《晏子春秋校注》、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近代有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什么言行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