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方式。人总是倾向于想外探寻的,并期待从外部得到刺激,是能让自己愉悦的刺激。人对自身的价值的认识,“通常”情况下,也是从外部获得的。
2获得老师对自己学生价值的认可;讲道德,获得社会对自己品德价值的认可;勤工作,获得企业对自己技能价值的认可这种价值的外部认可,通常可以决定这个价值的外部价格。
3.了解人性的贪婪。人,其实总是想着一劳永逸的。而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这个“一劳永逸”,是有个时间范围的或作用范围的。为了继续保持生存,就得学习新的事物,进入新的领域。而这,通常会带来不安全感。人会更倾向于躲在舒适区,也就是什么都不做。这种倾向的本质,就在于人对于之前付出一劳后,对“永逸”这个结果的贪婪。
4.当人遇到挫折,一般来说,就是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外部认可。而得不到外部的认可,也就相当于之前的工作的效用,已经超出了效用的时间范围或作用范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如何解释“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并规避这种心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