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涂香,怎么用
涂香(梵 vilepana、upalepana)为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又称涂身或涂妙香。即以香涂身,以消除体臭或热恼。
《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天竺土法,贵胜男女皆和种种好香,用涂其身,上著妙服。”又依《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卷三十记载,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故其地风俗遂以旃檀木或种种杂香捣磨为粉末,用以涂身、熏衣并涂地上及墙壁。
关于涂香的功德,《华严经》卷十一载有:增益精气、令身芳洁、调适漫凉、长其寿命、颜色光盛、心神悦乐、耳目精明、令人强壮、瞻睹爱敬、具大威德等十功德。
而在《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六群比丘如俗人法,用香涂身,诸檀越嫌之,云何比丘如俗人法。世尊闻已,制一切比丘不听用香涂身。”所以沙弥十戒中也有著香华鬘、不以香涂身的禁制,可知佛制比丘、沙弥不得如世俗以香涂身。
除了一般的香外,经中也说能止息烦恼者,以戒德为涂香。
《中阿含》卷十五中也说:“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涂身香、木蜜、沉水、旃檀、苏合、鸡舌、都梁。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涂香。”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中说:“净戒以为香,七觉为华鬘,禅定为涂香。”《大日经疏》卷八说:“复次若深秘释者,涂身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
以涂香供养诸佛、菩萨,亦能获致大功德,故密教将涂香与阏伽、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并称为六种供养。《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云:“次结金刚涂香印,以用供养诸佛会,散金刚缚如涂香,香气周流十方界。真言曰:唵苏巘汤儗。由于金刚涂香印,得具五分法身智。”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当运手印诵真言时,观想印及真言不思议加持愿力法中,流出无量无边涂香云海,遍涂诸佛、菩萨、一切圣众净妙色身及其刹土。由作此法,获得现当来世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无漏蕴法身之香。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中,依佛部、莲华部、金刚三部,息灾、增益、降伏三种法,上、中、下三种悉地,而分别揭示不同的涂香方式,即:“佛部供养诸香树皮及坚香木,所谓旃檀沉水天木等类,并以香果如前分别和为涂香。莲花部用诸香草根花果叶等和为涂香。金刚部用或有涂香具诸根果。”
先人所合成者,香气胜者,通于三部。或唯用沉水和少龙脑以为涂香。佛部供养唯用白檀和少龙脑以为涂香。莲花部用,唯用郁金和少龙脑以为涂香。金刚部用紫檀涂香,通于一切金刚等用。
肉豆蔻脚句罗惹底苏末那或湿沙蜜苏涩咩罗钵孕瞿等,通于一切女使者天涂香供养。甘松湿沙蜜肉豆蔻用为涂香献明王。用诸香树皮用为涂香献诸使者。随所得香用为涂香献地居天。唯用沉水以为涂香,通于三部九种法等及明王妃一切处用。
或有别作扇底迦法用白色香,补瑟徵迦法用黄色香,阿毗遮噜迦法用以紫色无气之香。
若欲成就大悉地者,用前汁香及以香果。若中悉地,用坚木香及以香花。若下悉地,根皮花果用为涂香,而供养之。
2.什么是涂香,怎么用
涂香(梵 vilepana、upalepana)为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
又称涂身或涂妙香。即以香涂身,以消除体臭或热恼。
《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天竺土法,贵胜男女皆和种种好香,用涂其身,上著妙服。”又依《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卷三十记载,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故其地风俗遂以旃檀木或种种杂香捣磨为粉末,用以涂身、熏衣并涂地上及墙壁。
关于涂香的功德,《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十一载有:增益精气、令身芳洁、调适漫凉、长其寿命、颜色光盛、心神悦乐、耳目精明、令人强壮、瞻睹爱敬、具大威德等十功德。 而在《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六群比丘如俗人法,用香涂身,诸檀越嫌之,云何比丘如俗人法。
世尊闻已,制一切比丘不听用香涂身。”所以沙弥十戒中也有著香华鬘、不以香涂身的禁制,可知佛制比丘、沙弥不得如世俗以香涂身。
除了一般的香外,经中也说能止息烦恼者,以戒德为涂香。 《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中也说:“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涂身香、木蜜、沉水、旃檀、苏合、鸡舌、都梁。
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涂香。”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中说:“净戒以为香,七觉为华鬘,禅定为涂香。”
《大日经疏》卷八说:“复次若深秘释者,涂身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
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 以涂香供养诸佛、菩萨,亦能获致大功德,故密教将涂香与阏伽、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并称为六种供养。
《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云:“次结金刚涂香印,以用供养诸佛会,散金刚缚如涂香,香气周流十方界。真言曰:唵苏巘汤儗。
由于金刚涂香印,得具五分法身智。”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当运手印诵真言时,观想印及真言不思议加持愿力法中,流出无量无边涂香云海,遍涂诸佛、菩萨、一切圣众净妙色身及其刹土。
由作此法,获得现当来世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无漏蕴法身之香。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涂香药品>中,依佛部、莲华部、金刚三部,息灾、增益、降伏三种法,上、中、下三种悉地,而分别揭示不同的涂香方式,即:“佛部供养诸香树皮及坚香木,所谓旃檀沉水天木等类,并以香果如前分别和为涂香。
莲花部用诸香草根花果叶等和为涂香。金刚部用或有涂香具诸根果。”
先人所合成者,香气胜者,通于三部。或唯用沉水和少龙脑以为涂香。
佛部供养唯用白檀和少龙脑以为涂香。莲花部用,唯用郁金和少龙脑以为涂香。
金刚部用紫檀涂香,通于一切金刚等用。 肉豆蔻脚句罗惹底苏末那或湿沙蜜苏涩咩罗钵孕瞿等,通于一切女使者天涂香供养。
甘松湿沙蜜肉豆蔻用为涂香献明王。用诸香树皮用为涂香献诸使者。
随所得香用为涂香献地居天。唯用沉水以为涂香,通于三部九种法等及明王妃一切处用。
或有别作扇底迦法用白色香,补瑟徵迦法用黄色香,阿毗遮噜迦法用以紫色无气之香。 若欲成就大悉地者,用前汁香及以香果。
若中悉地,用坚木香及以香花。若下悉地,根皮花果用为涂香,而供养之。
3.香水怎么用 7个涂香要点需注意
1、香水不可以洒在容易被太阳晒到的位置。
香水中的有些香料是从天然植物中萃取的挥发油,这些挥发油中有的含有呋喃香豆精的成份,比如,香柠檬油,要是喷洒在面部或者易被太阳晒到的位置,太阳光里的长波紫外线就会和皮肤上喷洒的这些化学物质相结合,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脸上出现皮肤炎症和点状黑斑。2、香水不要直接擦在脸上以及过敏性皮肤上。
因为香水含有较大量的酒精,特别是花露水酒精含量更多,刺激性大,因此,不要把香水擦在脸部及易过敏的皮肤和婴儿皮肤上面。3、香水不要总是直接洒在皮肤上,要是皮肤长期受酒精的刺激可能会产生过敏的现象。
因此应变换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可以将香水洒在衣料上。4、香水不宜过浓或洒得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还容易导致嗅觉障碍症,对精神也不利,还会给人一种孤芳自赏、孤傲浮华的感觉。
5、香水不宜涂在额上、腋下和鞋内等易出汗的位置。这些部位的产生的汗液比较多,容易把香水味道冲淡,而且香味混合汗味会产生很怪异气味。
6、香水不要喷洒在毛皮、珍珠和黄金等服饰品上,否则香水会使它们失去天然的光泽。7、两种不同的香水不要一起使用,混合后的香味不仅会使原来的每一种香水都失去纯味,而且很有可能会混出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4.佛教的涂香怎么供佛,具体一点,谢谢各位了
涂香为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又称涂身或涂妙香。即以香涂身,以消除体臭或热恼。 《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天竺土法,贵胜男女皆和种种好香,用涂其身,上著妙服。”又依《大智度论》卷九十三、卷三十记载,印度自古暑热甚烈,人体易生臭气,故其地风俗遂以旃檀木或种种杂香捣磨为粉末,将粉末和水调制成汁或者直接以粉末涂身、熏衣并涂地上及墙壁。
关于涂香的功德,《华严经》卷十一载有:增益精气、令身芳洁、调适漫凉、长其寿命、颜色光盛、心神悦乐、耳目精明、令人强壮、瞻睹爱敬、具大威德等十功德。
而在《毗尼母经》卷五中说:“六群比丘如俗人法,用香涂身,诸檀越嫌之,云何比丘如俗人法。世尊闻已,制一切比丘不听用香涂身。”所以沙弥十戒中也有著香华鬘、不以香涂身的禁制,可知佛制比丘、沙弥不得如世俗以香涂身。
除了一般的香外,经中也说能止息烦恼者,以戒德为涂香。
《中阿含》卷十五中也说:“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涂身香、木蜜、沉水、旃檀、苏合、鸡舌、都梁。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涂香。”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五中说:“净戒以为香,七觉为华鬘,禅定为涂香。”《大日经疏》卷八说:“复次若深秘释者,涂身是净义。如世间涂香,能净垢秽息除热恼。今行者以等虚空阏伽洗涤菩提心中百六十种戏论之垢,以住无为戒涂之,生死热恼除灭得清凉性,故曰涂香。”
以涂香供养诸佛、菩萨,亦能获致大功德,故密教将涂香与阏伽、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并称为六种供养。《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云:“次结金刚涂香印,以用供养诸佛会,散金刚缚如涂香,香气周流十方界。真言曰:唵苏巘汤儗。由于金刚涂香印,得具五分法身智。”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当运手印诵真言时,观想印及真言不思议加持愿力法中,流出无量无边涂香云海,遍涂诸佛、菩萨、一切圣众净妙色身及其刹土。由作此法,获得现当来世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五无漏蕴法身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