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精神境界、气象和格局而言,明乎小大之辩才能明白抉择的目标和追求的方向;
2.庄子认为逍遥游是人生至大至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在推出这一境界、气象和格局之前,他先推出了一系列较小的境界、气象和格局,比如“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等;
3.由于先已明确了小大之辩的意旨,文章后半就不必再费力去剖析人生境界、气象和格局的“小大之辩”,而直接把它们放在“小大之辩”的框架中渐次展开,即先用蝉、小鸠等类比“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之后层层提升和推进,使层次异常明晰;
4.又由于文章前半以大鹏小雀等确立的“小大之辩”,跟文章后半人生境界、气象和格局方面的“小大之辩”,有某种类比衬映关系,所以其气势更加飞扬,文思更加生动,颇有引人入胜之妙。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庄子为什么先强调小大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