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感悟怎么写
读书之后,因有感触,受到启发而写下的心得体会叫读书心得,也 叫读后感。、
经典格式:
1、正标题——副标题
2.、开头首先介绍“读”的内容,就是概述 读物的内容要点,或者主要的思想中心,或者直接引用原文的某些文字。
3、再引出自己根据以上内容的感想。可以围绕着原文的主题与中心来写,也可以围绕原文的某个层次的内容来写,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 的一点或几点上,但切忌面面俱到,空洞浮泛。
4、联系实际。读书心得的“得”固然是因“读”而发,但是,如何“发”,就不 能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或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 的实际。这一点是读书心得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 要界限。联系实际,贵在联想,不要拘泥于原文,思路要开阔,联想要丰富。
5、小结。
例如:
纸上谈兵要不得
——读《失街亭》有感
在《失街亭》中,马谡是个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家伙。但如果您
看过全本《三国演义》,您也许就不会这样讲了。在孔明“七擒孟获” 之前,马谡曾献攻心之计,使诸葛亮大加叹赏并加以采用。可以说,西 征胜利,蜀汉无后顾之忧,马谡有很大功劳。
但为什么在街亭之战中马谡却显得如此无能呢?我说,是纸上谈兵 害了马谡。
何谓“纸上淡兵”?就是只死记书本或自己的经验而不能根据环境 条件的改变而灵活应用。马谡就是这样。他奉命防守街亭,不在当道屯 兵,却屯军在路边一座孤零零的小山上。当王平问“魏兵骤至,四面围 定,将何策保之”时,马谡大笑曰,“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 王平又问:“若魏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马谡却说:“孙 子日:‘置之死地而后生’。”
可笑呀,马谡!他只知道“兵法云”、“孙子曰”,却没有想到情 况不同,兵法也有不适用的时候。大敌当前,后顾无忧,方可谓“凭高 视下,势如破竹”。水源被断,人心惶惶,士无斗志,不战自乱,当此 时,百战百败矣,何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马谡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根据情况变化改变战略。他当年提供攻心之
计,离间魏主司马懿,这些计策所以成功,正因为他具体地分析了当时 局势,充分了解对方,抓住矛盾所在,对症下药。街亭之战他没有这样 做,结果不仅丢了街亭,还丢了脑袋。可见,死抓条条、框框不知变更 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害人不浅。
譬如近几年来对外开放,有的单位便拼命引进外国的汽车、电器,
却不了解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使之更快 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到头来只是一个外国货的加工厂、组装车间。 这些单位可谓是患了主观主义的病症。
我们要从条条、框框中摆脱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唯其
如此,事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昌盛。否则还会演出新的《失街亭》。
注意:1、写读书心得要有真情实感,情真才能词切。
2、.写读书心得必须要观点鲜明。如果你赞成文章的观点,可以在读书心得中表示拥护、支持、发挥、称颂; 如果不赞成它,则可以批评、论争、斥责、反对。无论褒或贬,都要做 到观点明确,立场鲜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就会使文章失去说服力 和吸引力。
3、写读书心得必须要叙议结合。读书心得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表达方式上,应采取议论为主的方式。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来表达中心思想。“叙”,就是引述读过的文章中体会最深、教育最大的那一段、一句话或一个人物。“议”,就是在“叙”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是“叙”的深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议”为主,“叙”为宾,“叙”是为“议” 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也常常辅以抒情,采用叙 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述简洁,议论精当,抒情真挚。
2. 读书感想怎么写
(一)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句话说,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二)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字,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我们读了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以后,可以引用其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四)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这是一种「倒果为因」的写法,先说结果,然后说明为什麽是这一种结果的原因。
(五)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动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也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也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来写;更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
扩展资料:
范文:
前两天,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一个个爱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以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眼光通过日记的形式完成的一部爱的作品。
书中介绍了无数种爱,有父母之爱、同学之爱、师生之爱等等.虽然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是感人肺腑的.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恶与善,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这本书告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首先得对世间、对事物充满爱,真心诚意为他人着想.俗话说的好,爱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它可以驱使你的动力,让你成为对世间有用的人。
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这些微不足道的故事在不段唤醒人们,在不断教育人们,在不断感动人们。就拿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来说吧!那些奋勇抗战的官兵们救了多少条无辜而宝贵的生命!每当官兵们发现地里有受难的同胞是,它们就会不断地鼓励受难的同胞,
用爱的力量让受难的同胞们坚持,从而获救.这种爱就像一跟隐线,拉扯着同胞,鼓舞着同胞,感动着同胞,挽救着同胞.后来,这种爱也成了千百万人学习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因为过分地爱导致了极为悲惨的后果.如太多的腻爱,不正义的爱……所以我们在学习爱的同时,
还要注意分别善与恶,做一个正直的人,《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罗伯蒂就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好学生,他为了救即将被车撞的一年级的小学生,脚不幸被三轮车车胎压到,可当他醒来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那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情况.瞧,多么可贵的爱啊!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爱的教育》这本书中的所有主人公,充当一个充满爱心的小使者,为社会做出无私的贡献。
3. 读书心得怎么写
高尔基名著>读书心得一篇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
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
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
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
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
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Z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
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
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
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读书心得 暑假伊始,自小热爱读书的我便早早的制订好了读书计划。 我按照计划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我的同学·在人间》、鲁迅的《呐喊》、谢婉莹的《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刘洋的《绿野仙踪》、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等几本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
这些书基本上都是我从各个书店中淘回来的。自己的积蓄不算太多,但又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的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攒钱去买那些昂贵的书籍,后来便有了经验,从那些被人遗忘的书堆中找到许多好的书籍。
其中有名著、有童话、有诗歌、有小说、有散文……无论中外,写的都是那么引人入胜,使我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也有了许多感想和心得,笔尖流露出一时的感受。 在我读过的这些书籍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鲁迅的《呐喊》了。
《呐喊》深刻地揭露了旧时封建社会的残忍,从中我也读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忍景象。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传》,从《风波》到《故乡》再到《社戏》,没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笔锋与封建社会的欺压百姓的人们手中的尖刀、火枪做斗争,他犀利的笔锋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爱国之心,都是那么地令人肃然起敬。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啊。 在我认为,读书是人生中最好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给予人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可以给予人无限的乐趣并且培养人为人处事的的能力。
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
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书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的价值有多么珍贵。
正如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