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业绩怎么写
企业业绩评价是资本市场和会计管理中一个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业绩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业绩评价的主体、对象等基本 问题 认识,也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企业外部的所有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将经营者的报酬计划作为原有体系的延伸,试述了建立企业业绩评价的新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从企业外部看,一般的业绩评价体系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 方法 等构成,其具有衡量企业的业绩.提供企业经营的有用信息.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功能。在我国各种类型的业绩评价(包括以前的财务评价)中;尽管也有“据以奖惩”等字眼,但一般都缺乏明确的报酬计划。
在讨论经营者激励作用大大降低,而且缺乏业绩评价基础的报酬计划又使利益分配带有更大的主观随意性。这要求我们对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作出改进。
二、企业业绩评价新体系 目前国内外的业绩评价体系普遍存在着指标 研究 多、系统研究少的问题。研究中绝大多数关注使用什么指标来评价企业业绩,而且往往特别强调某一指标的重要性。
其实;业绩评价程序、具体指标 分析 、激励手段的运用往往比单个指标本身更为重要。因此,业绩评价问题的研究应该当作一个系统来进行分析。
我们改进的地方也在于此。 本文主张把激励约束机制收入到企业评价体系中,将以评价结果为依据的经营者报酬计划作为业绩评价体系的一个部分。
其 理论 依据来源于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从代理理论看,要降低代理费用,可以建立代理人市场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代理入市场有赖于企业外部的 经济 环境,是企业本身无法解决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和职业经理入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通过这种渠道去降低代理费用是难以操作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在具体操作上则较为可行。
激励约束机制能否发近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评价的正确与否。而通过评价企业业绩进而评价经营者——一代理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因为经营者的一切努力,剔除不可控因素 影响 外;最终都要反映到企业业绩中来。而恰当的评价及激励约束,又是经营者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动因所在。
评价与激励是密不可分的解决代理问题的方法组合。所以,从代理理论看,将激励约束机制收入业绩评价系统是合理、可行的。
现代 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 科学 为特点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公司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促进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经理层)之间形成各司其职、互相激励与制约的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的权、责、利按相互激励和相互制约原则建立起来的,它需要一种监控机制来实现激励约束。监控的过程一般包括下面三个阶段,一是制定目标和标准;二是收集了解信息;三是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再结合目标进行分析评价,对被监控对象的行为作出进行调控的决定。
如果我们将激励约束机制收入业绩评价体系,对公司而言,它将是监控公司治理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业绩评价为监控提供分析信息,激励约束机制据此调控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从而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朝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前进。
由此可见,业绩评价和激励约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本身就构成一个整体。 一般业绩同评价体系由于激励功能的不足使其越来越不适应实际 应用 的需要,而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 发展 ,又为激励机制引入业绩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笔者认为,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应该由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报酬计划等几个部分组成。 三、新体系中的相关 问题 评价结果是奖惩经营者的依据,报酬计划是评价结果的进一步运用,两者结合起来扩展了原有的业绩评价体系。
在新体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报酬计划的对象 一般而言, 企业 业绩是企业全体员工经过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成果,所以全体员工都应该给予报酬。
然而并不是企业全体员工的报酬计划都是一样的;它应该根据员工个人对企业承担的责任以及他对企业所作的贡献大小来决定。 经营者相对于企业的其他员工,负有制定、执行和贯彻企业战略目标的责任;对企业业绩的好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剔除经营者的不可控因素,那么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最终会反映成为企业业绩。企业其他员工(特别是企业战略的低层执行者)对企业业绩的好坏不能起决定作用。
尽管他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但由于企业决策的失败,同时也会导致企业业绩较差。所以普遍认为,经营者的报酬可以概括性的以企业业绩为基础,而企业其他员工的报酬应以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为基础。
2、经营者不可控因素的来源及处理 只有考虑经营者对企业业绩的不可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报酬计划。经营者的不可控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来源:(1)非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中关于权力和责任划分所带来的经营。
2. 主要工作业绩怎么写
主要工作业绩的写作思路在于:首先描述基本情况概述;其次陈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
第一,基本情况概述
首先要概述工作内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工作环境等。如果你处于不利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也甚是恶劣的话,无疑能够使你所取得的业绩大放光彩。
当然,在陈述不利条件和环境时,千万不要理直气壮,不管怎么说,这是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接受了这份工作就必须接受它所带来的特殊的工作环境。
第二,陈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
陈述自己的成绩是业绩报告的重点。撰写业绩报告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突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为公司考核和晋升提供参考。在撰写业绩报告之前应认真思考,尽可能把自己所取得的所有业绩都列出来,然后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第三,总结经验和教训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经验固然是重要的,但坦陈尚需改进的弱点也不可忽略。很多人在业绩报告中总是回避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为写出它们会对自己的形象有损,事实上并非如此。坦陈尚需改进的弱点,表明你有不断改进的意识,有不断提高的潜能。
扩展资料
工作业绩是考核的重点所在,也是考核的中心。评价、考核工作成绩的项目或指标可从工作效率(包括组织效率、管理效率、机械效率)、工作任务(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时间效益)等等方面去衡量。所以,工作业绩的描写是需要重视的。
3. 工作业绩怎么写
原发布者:shgg007
工作业绩报告怎么写无论对于哪一个公司来说,业绩都是公司运作的核心,看重员工的业绩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员工要想获得晋升或加薪的机会,就必须做出好的业绩。业绩包括个人的业绩、所在部门的业绩以及公司的业绩。正如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所说:“员工之间收入的高低,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工作业绩。” 好的业绩需要好的业绩报告来表现 公司对于业绩的重视使得写好业绩报告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好的业绩还需好的业绩报告来表现,如果业绩报告写得不好,没有突出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没有充分表现出自己业绩的全貌,就可能影响考核部门对你形成正确的评价。 业绩报告的作用在于全面、系统地反映你在某个时期所取得的业绩,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明确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总结上一阶段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一份优秀的业绩报告能够把你的业绩客观地反映出来,使你的辛勤工作有所回报,而失败的业绩报告则有可能掩盖你的实际贡献。 真实表现自己的成绩最重要 很多人在撰写业绩报告时总表现得很谦虚,尽量少写自己的贡献,甚至把自己努力取得的成绩也归功于别人。他们认为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不好的,会有邀功的嫌疑,还显得骄傲自大。事实上,根本没必要对自己所取得的业绩羞于启齿,客观地反映自己的贡献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公司看重的是员工创造业绩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如果过于谦虚,弱化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