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教案如何写好
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为了进一步规范从事留学生教学教师的教案,现将该教案(讲稿)的书写要求建议如下: 一、教案(讲稿)是教师本人编写制定的处理教材与组织课堂教学的课程教学方案。一门课程的教案(讲稿)应包括课程、章节及一次授课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设计,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教案(讲稿)的教学内容要严格按教学大纲编写,并根据社会发展及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时增加和补充前沿内容。 二、就一次课而言,教案(讲稿)的内容原则上应包括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时间安排、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方面。其中,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是课堂教学活动围绕的中心和力求达到的目标;教学内容是教案(讲稿)的主体,要按引入新课、讲授、总结与巩固三方面详细设计;教材分析则要找出本次课的重、难点及关键,并确立突出重点、克服难点、抓住关键的方案;时间安排要求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作业布置一项,要求教师 在课毕进行归纳小结,并适当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为下一轮的讲课做好铺垫工作; 教学后记是教案(讲稿)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目的在于改进和调整教案(讲稿),为下一轮课讲授设计更加良好的教学方案。 三、教案(讲稿)设计的详细与否,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年轻教师的教案(讲稿)、第一次开课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详细写,同时应该有相应的电子教案(讲稿)。
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怎么写教学方法】
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1、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2、授课计划授课计划是集体研究的结果,由所有任课教师,有关人员集体研讨确定,主要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改革措施,确定课序、教学目的、教学周次和教学时数、课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选用,形成的教学进度表.3、教案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做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4、讲稿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二、教案编写要注意的几个环节撰写教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其次要注意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术杂志、学术网站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第三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课堂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