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今为博士邪的“邪”可以翻译为“吗”吗
看具体语境,单看这句话应该可以吧。下面有具体用法,可以参考下。
邪(yé)基本字义
⒈ 古同“耶”,疑问词 yé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如:《马说》:“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也。”
邪(yé)详细字义
⒈ 见“莫邪”(mòyé)
⒉ 古同疑问词“耶”
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
何预我邪。——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是且非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其真无马邪?——唐· 韩愈《马说》
可迎之邪。——《资治通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资治通鉴·汉纪》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邪。——明·宋濂《看松庵记》
此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真邪。
⒊ 另见 xié
邪(yé)常用词组
⒈ 邪揄 yéyú 同“揶揄”
请采纳
2. 请问:思无邪的“邪”怎么读
个人感觉应该读“xié”。
理由:
1、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有一个观点,《论语》第二章第二节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众说纷纭。在百度百科词条“思无邪”中可以看到,一些著名学者的解释如下:
(1)、杨伯峻说,“‘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之文,孔子借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却引它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杨伯峻的翻译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见《论语译注》p11)
(2)、南怀瑾把“思无邪”解释为“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见《论语别裁》p71)南怀瑾又用“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来补充解释“思无邪”:“‘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那句话,同时也是上面‘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注解。一个人,尤其关于现实的思想,不要太不守本分。不守本分就是幻想、妄想,徒劳无益的。”(《论语别裁》p677)
(3)、李泽厚说,“思是语气助词,不作思想解,邪也不作邪恶解。”他赞同近代学者郑浩的解释:“夫子盖言于《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因此,李泽厚的翻译便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虚假。”(《论语今读》p50)
(4)、李零从《鲁颂·駉篇》着手解释,认为该诗中的八个“思”字是“祝辞”,“思”表示的是愿望,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并列起来看,“它们都是表示没完没了”(《丧家狗》p70)。李零又说,“汉代喜欢用的‘未央’,也是这个意思。‘无邪’的意思,估计与之相近。”(同上页)李零还指出,孔子引用这首诗,有故意断章取义的意味,不一定是说一点邪的歪的都没有。李零把“无邪”跟“未央”相提并论,非常好。
2、(1)、百度百科词条“思无邪”中,对于孔子所说的“思无邪”一词的注释: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在此借用为“思想”解。
(2)、百度百科词条“駉”中,原文是:“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其下译文为:“公马肥壮强有劲,郊野放牧远离城。要问良马有几种:红白騢马灰白骃,驔呀鱼呀也有名,驾起车来脚步轻。深谋远虑无邪僻,但望马儿能疾行。”
3、在百度百科词条“邪”中,对其有五种读音,如下:
(1)、xié
①.不正当,不正派:邪恶。邪念。邪说。
②.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③.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邪。
④.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⑤.古同“斜”。
(2)、yé
①. 见“莫邪”( mòyé)(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
②.古同“耶”,疑问词。
(3)、yá
①.古同“玡”,琅玡山。
(4)、yú
①.古同“馀”。
(5)、xú
①.古同“徐”,缓慢。
4、结合上面第1点中那些学者们的解释来看,可以排除的是第3点中五种读音的第(3)、(4)、(5)三个,剩下了第(1)、(2)两个。
又根据第1点中学者们的观点,无论是“思想纯正”、“不虚假”还是“无邪僻”,可以肯定的是“思无邪”中的“无”字是实词;而“思”字,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邪”一字,接“无”字后,可以看“无邪”为一个词语,那么如果这样看的话,则它就不会是疑问词,于是就把第3点的第(2)个读音排除去,于是就剩下了第(1)个读音xié。
5、所以,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思无邪”的“邪”字的读音,该读“xié”。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