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城镇之景的作文结尾怎么写
琴声戛然而止,雾已散去,小镇又回到了往日平常的热闹气氛中。而我,却久久地陶醉在那个轻雾弥漫的小镇,无法自拔……
淡淡的雾,拢盖在这一个多情的江南小镇上。我坐在游船上,迎接着丝丝清风。
原以为,这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江南水乡,可是这时,我却觉得,我错了。
雾中的小镇,更显得婀娜多姿。清澈的流水轻轻地推动着小船,我走到船头,眺望远处的拱桥。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得潺潺流水鱼船夫摇着橹溅起水花的声音。我不禁闭上眼睛,哼起了小调。忽闻岸上传来阵阵琴声,我张望着,却不知是从何而来。只听得此曲优雅地回荡着。
琴声戛然而止,雾已散去,小镇又回到了往日平常的热闹气氛中。而我,却久久地陶醉在那个轻雾弥漫的小镇,无法自拔……
2. 城乡类别咋写
城乡类别
为了便于城乡分类统计,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了城乡划分标准,并规定了对应的城乡分类代码,代码是划分城乡的重要标识和依据,每个乡级(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级(村、社区居委会)都有对应的城乡分类代码。以下是节选:
一、划分方法:城乡划分采用城乡属性判断法进行划分,即先根据实际建设判断村级单位(村、社区居委会)的城乡属性,再根据村级单位所在的统计区域和城乡属性,综合判断出村级单位的城乡类别。
二、城乡分类与代码
根据《规定》,统计上划分城乡的类别分为:
100 城镇
110 -城区
111 --主城区
112 --城乡结合区
120 -镇区
121 --镇中心区
122 --镇乡结合区
123 --特殊区域
200 乡村
210 -乡中心区
220 -村庄
3. 请问一下:小城镇建设规划目标怎么写
参考删改可用。
一、基本情况 红水镇位于甘肃中部干旱沙区,南通兰州,北到银川,西去武威,北靠腾格里沙漠,是甘肃、内蒙、宁夏三省交接的金三角地区。2005年由四个山镇和红水乡合并而成。
辖15个村,92个村民小组,183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07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930亩;平均海拔1780m,平均降雨量180mm,年平均气温8.9℃,年无霜期178天;辖区内有煤矿企业7家,集体企业8家,可解决8000人(次)劳动力就业,其中,粮油购销企业5家,年收购能力已超过1.5万吨。是区域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五流合一”之地。
25公里半径内居住着7万多人,形成了这一地区的物资交流中心、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科技文卫中心、休闲娱乐中心。2007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346万元,完成招商引资1483.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达到2635元。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镇区经济为中心,紧密围绕实现现代化城镇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城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小城镇发展改革规划要起点高、高标准、高水平,放眼长远,适度超前;建设要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多出精品。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小城镇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同步进行,循序渐进。
要以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尊重农民意愿。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从实际出发,抓住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兼顾镇情、民情,搞好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努力做到少占耕地,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以防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广辟投融渠道,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以运用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坚持以农为本,农商贸并举,大办非公经济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及环保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目标 按照建设现代文明小城镇的要求,坚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立足全镇三大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基地(奶产业基地、肉产业基地、枸杞产业基地),不断加强小城镇建设,深化小城镇管理,全面提升红水城镇化水平,有效发挥城镇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红水小城镇向科学规划、规模建设、规范管理方面不断迈进。 四、建设期限 2009年---2012年 五、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实现现代化小城镇的要求,镇区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需实施 “两纵九横一环”主干街道硬化、亮化、绿化;镇区人饮以及污水处理;渠道建设等工程。
1、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工程 镇区“两纵九横一环” 的8公里街道硬化。路面宽度9米,人行道宽度2.5米,沥青表处路面。
主街道两侧改造2000米,修建花园347个,硬化面积为4623平方米,安装路灯等相关设施;修长18米,高7米主街道国策门一座;长16米,宽4米主街道过水桥一座;绿化面积50亩;安装垃圾桶,并购置垃圾清运车2辆,定期对镇区垃圾拉运,达到美化环境; 2、人饮及污水处理工程 从景电二期灌区十三泵至镇区铺设供水管道,主线采用DN160的UPVC管材20公里,支线采用DN110的UPVC管材20公里,配套检查井20座,加压泵站3座;镇区5公里污水排水管道,采用DN160的UPVC管材。 3、渠道建设 由于地处二期灌区的风沙前沿地带,部分渠道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亟需新衬砌渠道100公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4、投资概算 基础设施共需资金1060万元,其中“两纵九横一环”主干街道硬化、亮化、绿化工程260万元,镇区人饮以及污水处理工程400万元,渠道建设工程400万元。
5、年度计划 2009年-2010年:8公里街道硬化,人饮及污水处理工程的前期工程,衬砌渠道30公里。 2010年-2011年: 人饮及污水处理工程后期工程,衬砌渠道30公里。
2011年-2012年:主街道的亮化、绿化工程,衬砌渠道40公里。 (二)乳产品加工及产业化项目 1、项目成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市情,提出了“做大做强奶产业,精心打造白银乳都”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红水区位、资源和后发优势,把养殖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红水镇于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2360万元的白银大富乳业有限公司千头奶牛养殖基地落户红水,目前已初具规模。
4. 老公是农户我是城镇居民怎么写低保申请书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当地常住居民或持有非农业、农业户口居民;(二)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或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当地常住居民是指持有当地常住户口、有合法固定居所并在当地长期居住的居民;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包括户籍迁出的在校就读学生。
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离退休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特许权使用收入、租赁收入、馈赠和继承收入、赡养费、抚(扶)养费、第二职业收入、自谋职业收入和其它一切应计入的收入。实物收入按市场价折款计入家庭收入。若申报对象的上述家庭收入不稳定,则按申请之日起该家庭前3个月或12个月收入的平均额除以家庭共同生活成员的人数即为家庭月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按统计部门统计口径计算(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调查补贴-农村内部亲友赠送)。
不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有: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资金;义务兵优待金或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费;政府发放的奖励金和荣誉津贴;工伤和意外伤害人员的护理费、营养误工费、丧葬费、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按规定由在职人员单位代缴的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统筹费;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收入及由政府和社会给予困难学生的救助金;独生子女费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其它经地方人民政府或省级民政部门认定不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