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迎祖排位如何写
写祖宗牌位各地方有不同,就是说字数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字数都可以。需要合黄道。有大黄道和小黄道之分。
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道、远、通、达、遥、还)
小黄道:生老病死苦 (生、老)
例如我们当地是合大黄道,字数按大黄道的那两句诗轮回循环,然后最后一个字应能对应上那两句诗“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的“走之旁”的字,如“道、远、通、达、遥、还”这几个字都是“走之旁”。那么最后一个字对应的就应该是这其中的这几个字。能对的上大黄道“走之旁”的字数还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五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一个字”,如果字数要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的话,则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如十三个字的“*氏堂上历代先祖考〈妣〉宗亲之位”,循环对应的是“道”字,十四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远”字,十七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通”字,十八个字的循环对应的是“达”字,如此类推即可。
合小黄道的格式则是字数轮回循环对应“生”字,如“六个字”,“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的第六个字就是“生”字,那么轮回循环的“第十一个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则十一个字的在小黄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选择“大黄道”或者“小黄道”,按大小黄道的字数对应规则即可。
两侧:左昭 右穆 年月招财童子 日食进宝郎君 住居土地 合家本命 元辰星君 兴旺龙神也可写上。
神位对联:
宝鼎呈祥香结彩 银台报喜烛生花
千年香火乾坤久 万代明烟日月长
天高地厚国恩重 祖德宗功师范长
祖功宗德流芳远 子孝孙贤世泽长等等。
横额写姓氏堂号。通用横额有:祖德流芳 万代荣昌 思恩堂 思源堂等。
2. 牌位怎样写法
原发布者:mjl莲
写牌位的几种格式注明:为方便下面立牌位格式标名,现举例假设父母姓名以下:父亲姓名:李仁法母亲姓名:杨淑英一、儿女给父亲立牌位第一种:家中还有比父亲更高辈份的人在(如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有其中1人在)父亲先走一步了,在牌位前写“先”、“考”代表父亲牌位格式:先孝李公讳仁法府君生西莲位注明:牌位正面左侧写上阳人儿女的名字,右侧写上亡者家乡镜主。牌位背面写上亡者生时,死时日期(农历)这样阴槽地府、鬼王就好找了。以下所例举的牌位格式一样。不再注解。第二种:父亲已过世,在他走之上已没有任何长辈在世,已有孙子辈牌位格式:顕考李公讳仁法府君生西莲位二、儿女给母亲立牌位第一种:家中还有比母亲更高辈份的人在,母亲先走了,在牌位前写“先”字。“妣”代表母亲排位格式:先妣李母杨孺人闺名淑英生西莲位注解:1、“先”在辈份高的人前先亡2、“妣”代表母亲3、“李母”代表儿女们的母亲4、“杨孺人”母亲在娘家的女生。“孺人”作小孩时的专称,一生下孩子都称“孺”5、“闺名”XX母亲在娘家未出嫁时的名字第二种:母亲过世了,在她之上已没有任何长辈在世,同时已有孙子辈,可称“顕”牌位格式:顕妣李母杨莲孺人闺名淑英生西莲位第三种:母亲过世时,丈夫已不在人世(也就是儿女爸爸在妈妈之前走了)上又没有更高长辈在,可称“顕”,还要在“孺人”前加一个“太”字,区别妈走时,爸爸已不在,“先”与“顕”区别于长辈是否“在”或“不在
3. 人死以后怎么写牌位
我们常见的写法是:
新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位,或者新故显妣某母某氏讳某某孺人位。
在客家人中间,用的排位是可以一分为三的,比较接近正确的礼制。写法为:神主正面写,新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位,或者新故显妣某母某氏讳某某孺人位。然后神主后面写“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于某年某月某日”。这种写法看似正确,但是也是一种不完全的写法。
真确的写法为:
神主正面写:显考某府某君神主,左下角落款:孝子某某奉祀
神主的第二层写:新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位,或者新故显妣某母某氏讳某某孺人位。两侧落生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于某年某月某日。
这才是正确的写法。现在客家人中流传的写法虽然保留的很好,但是其不完善处,如此明显。可见我们的传统到底是损失了多少。
4. 古代生祠里面的牌位怎么写
古代哪有多少活人立祠堂啊
就一个超级无敌大阉宦魏忠贤
祠堂的作用是用来祭奠自己家族的祖先的
那些人给魏忠贤立祠堂
意思是认魏忠贤做祖宗
这样就能沾亲带故了
至于牌位
我觉得应该像有些庙里
放一个塑像
然后搁一个牌子
牌子上肯定写什么“九千岁”之类的称号
然后再来个“魏公”什么的
牌子和死人的应该没什么两样
死人也就是写个谥号加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