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物应该怎样写
谈景物描写
在作文中往往要进行景物描写,什么是景物描写呢?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叫景物描写。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桂林山水》。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雨中》。
怎样才能写好景物描写呢?描写景物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花,有的艳丽多姿,有的清香四溢;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是要善于观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我们所熟悉的“王冕学画”就是在多次的仔细观察、深刻体验中,才画出那么栩栩如生的荷花来。试想,假如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人,要他写出大海的碧浪翻滚、变幻无穷简直是不可能的,所以观察是描写景物的前提。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是变化的都要仔细观察。比如树木一年四季都有其生长规律,什么时候抽出新芽,什么时候枝繁叶茂,什么时候赤裸着树干;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特征进行描述。世上景物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如果离开了这些特点,我们就无法把某一特定的景物逼真地描写出来。传说中的宋代画家文与可,正是因为全神贯注地观察了骄阳下的竹子和倾盆大雨后的竹林,使整个身心溶入了竹的海洋,真正做到了“成竹在胸”,因而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其次,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比如《火烧云》一课,就是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全过程中,将火烧云丰富的色彩、瞬息的变化捕捉定格在脑海中,才写出那么变幻多端、瑰丽无比的云彩来。
只有在抓住景物特点、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会有生动逼真的描写。我们在描写景物中,要运用电影摄影师的技巧,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像我们通常所见的写景文章,要有先后顺序,有远景,有近景,有主次之分,上下之分,先总写再分写。先写静态,再写动态,或动静结合;先写形状,再写颜色,声音,气味……总之,观察要仔细,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角度。
只做到以上这些还不够,在景物描写中往往离不开抒情。任何写景文章都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所描写景物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另外在描写时还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所谓“触景生情”,更要尽可能做到在修辞上多用比喻、拟人,使描绘的景物带有人的特点,及相关的事。还要使抒情和写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在描写时让写实和想象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2. 怎么写景物最优美
要把景物写的美是有很多方法的。
要看楼主是在那个年级段? 如果是小学的话,多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的写作、修辞手法使文章更为生动形象具体就是一篇不错的写景文乐,最后再稍稍引出一点深刻的有创新意义的立意就很棒了。 如果是中学的话,可以采用写景抒情的方法,尽量带着自己的某一种心情来描绘你所要写的景物,可以是忧郁的,可以是欢乐的,还可以尽量赋予景物自己的思想和心情,使景物活起来。
当然记得在写景中间使用好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切记在写完景物之后小议一番,抒发自己的感慨看法,这一段可以给你的文章加分。
那这就是不错的写景文了。 如果是高中的话,建议楼主主要以写议论文为主,描写景物为辅。
可以先开一小段用优美的语句来写出一个景物(注意修辞和加入感情)来后由这个景物来引出你自己的观点看法念头,并加以论证。记住,立意尽量挖深,论据尽量有分量,并可以不时的插入几句名言。
无论怎样都记住追求创新!写别人不敢写的,写别人没写过的,写别人想不到的! 如果楼主还有问题可继续追问。 第一个问题赋予景物感情思想,一般可以采用比喻拟人手法。
比如说,我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心情不好,看到再多的美景也是百无聊赖的,如果你心情好,再差的景物也是生机勃勃的。 好景:1、【路上的阳光刺眼,晒得花儿也仿佛也像是失去了生命般,只是单调的重复一个动作,盛开盛开盛开。
就连鸟儿也仿佛是在嘲笑我的无能,叽叽喳喳的唠叨抱怨着。】2、【阳光暖暖的打在脸上,投下暖暖的浓浓的独特的阳光味,使人不禁扬起嘴角。
花儿仿佛是刚结束长眠的孩子,咧着大大的笑脸伸着懒腰就出门晒太阳来了。大树投下斑驳的影子,树上的鸟儿欢唱着春日的喜悦,在枝头跳跃,是树荫下斑驳的影子也不断跳跃。】
这就是一样的景物,用不同心情来写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呼呼~都是手打的……自己临时想的,要拿这个分还真不容易啊~~ 再来两篇差得景的:3、【雷声不断,剪不断我忧郁的眼神。
雨点儿像是视死如归的战士,随着轰鸣的雷声来到战场,却抱定不在归回的计划,拼了命的打在玻璃上,房顶上、地上。我冲出房间,任钉子似的雨点打在脸上,没有疼痛,也没有泪水。
心上像是被尖利的雨点打穿,不断淌着鲜血,伤口不断扩大,直到吞噬了我早已伤痕累累的心。我站在雨中,用柔嫩的肩膀保护我自己。】
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一场内心早已期盼已久的雨!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虽阴沉的吓人,却挡不住喜悦的脚步;轰鸣的雷声虽恐怖,却化不开嘴角边浓浓的笑意。再大一些!再大一些吧!豆大的雨滴肆意的打在脸上,一阵快感油然而生,此刻再多的电闪雷鸣也只是让人的兴奋感淋漓尽致的抒发!只想仰天长啸!】 第二个问题,一听楼主就还没接触到议论文,还没学的话可以不用太了解,要不然容易妨碍你以后写文的文体,容易太散太浮处第肺郢镀电僧钉吉乱,等以后你们老师讲到了你在学吧! 啊……好累人!!又要想词又要打字,全部原创的!兰州你不给我分就对不起我们~~。
3. 景物提纲怎么写,
写景作文如何列提纲,就自己几年来的景物描写经验结合学生作文指导作浅谈.一、首先是观察:1.确定观察的事物.确定观察的目的事物和期间间接观察到的对本文有用的事物.确定要详细铺展的和一笔带过的事物.2.选择观察角度.我是采用环视、仰视、俯视、透视等哪一种方式要靠实际的经验和到底用那种方式对于我要展示的事物更有表现力和来确定.二、抓住事物特征:1.抓住景物最突出的地方.比如:我要写《春天的田野》,首先确定两点,一是时间,二是地点.所以所选择的景物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点的、而且是田野中的事物.2.根据中心需要描写景物.这时候要看你写作的感情基调,是忧伤还是激情、是兴奋还是淡泊,选择最能够体现你的情调的事物.如果表现的是春天的蓬勃激情,那就选择激荡的春水、呢喃的飞燕等;如果是表现淡淡春愁,那就要选择飘飞的落花或者形单影只的少年了.3.抓住最突出的景物特征.三、确定描写顺序:是按照时间还是空间顺序、还是空间时间相结合还是以景物自身内容为顺序要看怎么对表现事物本身有否好处.四、确定描写方法:是选择对比还是衬托、是工笔还是白描等要看文章中心的需要和怎么表现更突出景物特色.列完提纲后要反复斟酌,想想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可以表情达意的事物,毕竟景物描写都是为了抒发感情.是不是还有更好的观察事物的顺序,或者更好的描写方法等.要让列提纲成为写作的习惯.。
4. 景物的作文怎么写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 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⒉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 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⒊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 想象来写。
⒋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 为感人。《乡村的今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⒌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 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 样的特点吗?
⒍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 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5. 【小学作文指导:如何写好一处景物】
甲:今天,智康老师和大家来讲的是如何写好一处景物. 介绍一处景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记事写人的记叙文中,适当穿插描绘一处的自然景色.譬如:课文《草原》描绘了草原山水美丽的景色,是为了衬托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爱似兄弟的情谊,……这类写景在全文中,文字所占的比例不大,可写的内容也往往只是某处景色的一个局部,或者只是这地方的某一类景物,某一两种具体的景物.另一种情况是,全篇文章主要是写某一处自然景色,这类记叙文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不少.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哪些篇吗? 乙:记得,记得,几乎我都教过. 甲:那你给我们介绍介绍看. 乙:譬如,《桂林山水》、《镜泊湖奇观》、《五彩池》、《海底世界》、《鸟的天空》、《记金华双龙洞》、《颐和园》、《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富饶的西沙群岛》…… 甲:不错,不错.你记得很清楚,这些课文和一般的游记文章,全篇都是介绍一处景物,描绘山水景色,当然写景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写的目的大都是向读者展示美丽壮观的祖国山河,抒发作者对家乡风光、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场所的赞美,喜悦的心情.在小学作文训练中,也要求孩子们学会写一处景物.今天,我们着重就写景的第二种情况——全文主要描绘景物——来讨论如何指导小学生“介绍一处景物”吧.好吗? 丙:好,小学生每每读到优美的写景文章或精彩的景物片断时,会不免“啧啧”称奇,有时甚至情不自禁地放声朗读.为什么呢?就因为,这些优美的写景文章能把人带入美丽迷人的情境,波涛汹涛的大海,高耸入云的群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清澈见底的漓江,唱着歌流淌的小溪,到处是鸟声鸟影的鸟的天空,色彩缤纷的五彩池,……这些景色都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得到美的感受,使他们也往往羡慕这些文章的作者,也往往会想,要是自己也能把自己去游览过的美景写下来,那该多好!可就是心高手低,写不出来! 乙:这种情况还不是个别的,由于没有掌握为何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些孩子在文章里只是空喊些“美丽”、“可爱”、“迷人”,也有些孩子把一些“游记”中的词句、片断生吞活剥地搬到自己的作文中,生活中的真景美景,观赏景色时的真情,激情却不知怎么表达. 甲:那我们就先来谈谈,对小学生来说,“介绍一处景物”,最基本的,应掌握哪些方法.小宋,你的意见呢? 乙:我觉得,自然景物是种类多,层次多,色彩缤纷,多姿多彩,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还有待于发展,如果观察时东看一眼西看一眼,就很难抓住景物特点,作文时就难免层次混乱,条理不清,写不具体了,因此,我们首先应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绘景色.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体现的方式和顺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景色的描绘一般都是记叙对景物的观察所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定一个描绘的立足点,也就是一个固定的观察点,随着目光的移动,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描绘. 丙:这种方法,引导小学生作文最常用,这就好比摄像机位置不同,而把摄影镜头由左到右或从前到后,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地进行拍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三味书屋》的作者对屋内陈设的观察描绘,《雨》的作者对屋外雨景的观察描绘,也都采用的这种方法. 甲:你记得很清楚,说的不错,按空间转换,有顺序地进行描绘,也可以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移动来描绘. 丙:这就是常说的“移步换景”法吧. 甲:对!凡参观,游览及观察比较复杂的环境,多用这种方法,有实际生活中还常常把目光移动和脚步移动结合起来描绘,这在课文中也有不少范例.用这种方法观察景物,能较好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全貌与主要景物留下比较完整而具体印象.因此指导学生写游记、基本用这种方法.小宋,你再说说另外两种吧. 宋:好!第二种是按景物类别顺序观察描绘.譬如,课文《桂林山水》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写山水相映如“画卷”的美. 第三种是按时间推移顺序观察描绘.这种方法叫“时序法”,又叫“随时推移法”.这里的时序可以是年月、时日、季节,如:一天的早、中、晚、夜,一年的春、夏、秋、冬等等.用这种方法观察描绘,目的大都在于捕捉和表现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风貌,更全面地反映景色的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