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年级400字左右采访日记怎么写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天气:阴今天,我们小记者接到任务,要去听一堂中队活动观摩课,并且采访其它学校的大队辅导员。
我激动万分,可因为要采访,心底还是有一丝小小的紧张。活动中,我们听了断臂少年杨孟衡的感人追梦故事,知道这堂课的主角——七色彩虹中队的同学们的梦想。
该我们采访了。我走到一个老师的面前,敬了一个队礼,开始自我介绍起来:“我是湘潭晚报小记者喻思成,请问我能采访您一下吗?”刚开始采访时有些紧张,甚至连“打扰一下”都忘了说,可接受采访的老师却始终微笑着面对我,这使我信心大增。
“您觉得本次观摩课气氛如何?有何感受?”老师乐呵呵地说:“气氛还不错啊,看到了同学们为了梦想而努力,感到很欣慰……”“嗯,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之后,我又自信满满地走到下一位老师身旁,继续采访。采访后,我觉得中队活动举办的非常成功,同学们的“梦想秀”使老师们看到了大家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也回忆起自己以前为梦想坚持努力的事。
老师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次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2. 采访日记怎么写
采访日记格式
1、先确定采访选题。例如:某一残疾人士自强不息,终有所成。
2、再确定采访范围。例如:该残疾人士、他的父母、他的朋友等。
3、再确定采访问题。例如:生病缘由、求学经历、遇到困难、感人事迹、骄人成绩。
4、再确定采访时间。例如:先打电话或写信给他们,约好采访时间、地点等。
5、最后的准备工作。例如:学生证、小记者证、介绍信等等。
6、如多人采访,还要确定分工:某某提问,某某记录,某某摄影等等。
7、采访完毕,整理材料,写出新闻稿件。
3. 小学生的采访日记怎么写
采访谁哦?这类深奥的问题应该多加点分嘛!提问人的追问 2009-08-02 19:58 我是新手啊,随便谁啦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02 20:08 今天是我的第一次采访,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激情,故而起床就晚了些,到达我的目的地天坛医院已是上午十点三十分了。
虽说时间紧迫,但是我却没有慌乱起来,既然来晚了,没有看到早上排队挂号的场景,那就先把医院转熟吧。首先,我寻找着医院各种通知及告示,发现有6个专家89月份停诊的通知,还有就是奥运期间周六日门诊时间由半天改为全天,其余也没什么了。
本来想着坐在人群密集的休息区能听到患者和家属们会谈论些挂号的事呢,没想到的是,他们都是外地人,操着各种外地口音,真是满头雾水。罢,去各诊室转吧!在通往神经外科的走廊中,听到了有人说“专家号”,瞥了他一眼,还是径直的走进门诊室。
诊室正前方的一面墙上挂着各种带着人名的铁牌子,就像《闯关东》朱传文开的饭店里的点菜牌一样。牌子都挂满了,只有七八个缺诊,我把人名都抄到本子上,也不管哪个人是哪个科的。
环顾四周,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人坐我旁边了,“你是第一次挂号吗”,“嗯”,得,没问的了。这时从诊室中走出一个很年轻的医生,后面跟着个家属,只听那医生说“得过完奥运了”,线索啊!于是,我拔屁股就跟了上去,不幸还是跟丢了。
但是在走廊上看到了刚才那个号贩子。我兴冲冲地把抄着专家名字的小本问他这些专家是不是很猛,是不是按时出诊。
号贩子把我鄙视了,“这些专家哪个科的都有,你要看什么科”,“我不懂,就是家里一个老头说不舒服,我就让他来北京看了,因为我在北京,方便些。”,“什么症状,在家是不是确诊了”,“没在家看,直接过来了”,“是不是感觉头晕”,我应承着是,“那是神经内科啊,来什么外科”。
于是就带着我到神内诊室。他说今天上午正好是一个神内很猛的专家出诊,现在已经下了。
我问他们是不是每周都出诊,奥运期间不缺诊吗?他说没影响,还说百分百能挂上号。我还问他挂个好多钱的问题,最后给我留了个名片。
就这样结束了今天的采访。收获甚小,明天接着干! 最好不要像你那样写,你那叫故事结构。
4. 采访手记怎么写
采访手记的写作,应注意一下问题:
1、拟定一个生动的标题。采访记录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是可以正式发表在新闻媒介上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生动、醒目的标题,其标题的制作方法同其它新闻文体标题的制作方法相似,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讲。
2、对采访材料进行剪裁。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和采访主题,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当然,一般采访手记的写作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但也不排除为了文章表达层次的需要,一些材料要做使当的调整和归纳。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3、注意环境的观察和人物的细节描写。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4、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相结合。采访记录一般采用对话式,读多了会让读者产生厌倦。在写采访手记时,我们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
5、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新闻文体都是以叙事为主,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除了交代采访过程以外,可以将作者对事件的分析和看法、作者的对事件的感受写入文中,也就是叙事和抒情、议论、描写相结合。
6、可引入背景材料。在文中可以将个人经验、相关研究资料或者是相关历史资料写入,可以使采访手记写得更为深刻。下面,我为大家找两个例子看一下:《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和《在台北看到什么--大陆记者赴台采访手记》
5. 访谈日记怎么写
怎么写采访提纲 ?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么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他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设计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