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句这首诗怎么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杜甫。
2. 绝句这首古诗写了怎样一种景色
是哪首? 如:杜甫《绝句》试析 (第七册)《绝句》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 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 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 总题。本课《绝句》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他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表 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这首诗是杜甫重返成都后在他的草堂中写的。
他这段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 因此他能够用闲适的心情去欣赏草堂附近的景色,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 诗人倚窗向外眺望,首先看到的是近景: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柳枝迎风 飘舞。
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唱出了悦耳的歌声。诗人给逗乐了,于是写出了“两个 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
再把视线投向天空,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 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
这两句由近及远,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又转向对面的西岭(即岷 山)。
这巍峨的西岭,尽是皑皑白雪,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横亘西部。
西岭虽 大,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 积雪图,气势非凡。
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 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
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 此登船。据历史记载,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
他对费伟说:“万里 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
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于是把眼 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全诗四句,两两相对,刚好组成两副对子。
这两副对子写的景色远近交错,形成一个完 整的、辽阔的、有声有色的画面。“千秋雪”使人想到宇宙的无穷,“万里船”使人想到地 域的广大。
这首小诗描绘出来的图景,真是尺幅千里,容量极大,给读者无限广阔的思索空 间。 参考资料:/zxyw/teacher/scjx/110311121329027.Html 七言绝句 绝句 (南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南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绝句四首 (唐)杜甫 四首(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四首(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首(其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六言绝句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五言绝句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
3. 绝句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怎么写描绘的景色
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这画面的中心,是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这种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经营位置”.
4. 绝句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这是一首“以诗为画”的作品。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读者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