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生诗歌,怎么写
儿童本身就是天才的诗人,因为你们想像力丰富而奇特,而这就是诗人所需要的特质,诗的语言大多是形象化的语言,如“季节打了一盹,山花走过了一生”“春天探出绿莹莹的脑袋”等。
诗同其他的文学题材一样,可以从模仿开始,古人说:文从胡说起,诗从狗屁来。模仿多了,你的儿童诗就会越写越好。
下面给你提供几个方法:第一讲 儿童诗思维方法之一 寻因法 儿童诗,有成人创作和儿童创作,它,典型中有通俗,灵气中有情味,稚拙中显纯朴,清新中显自然,反映了童真,童趣,童纯。有人说诗从那里来,靠的是灵感,写儿童诗也有同样的道理。
那么,灵感哪里来呢?掌握儿童诗的思维方法,能促使灵感的萌发。下面我就思维方法谈谈儿童诗灵感的促发。
寻因法。给物体果朔因,果是现实,因是虚渺的,不确切的,但在儿童诗中却充满了灵气和童趣,天真和可爱,有一种“傻得聪明的感觉”,对你这个“因”有一种奇特、陌生的感觉。
如《大阳》:太阳像一个大媒饼,在山的火炉里,烤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晨,就烧得满脸红通通的。早晨太阳红通通是果,是事实,蛤为什么红通通是因。
小作者寻找的“因”,就成大煤饼,在山的火炉里烤红的,想像是何等的天真,虚渺。但有一点,双方都是“红”的,红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了。
当然太阳的红还可以与其他的红联系起来,由此可写出很多首儿童诗来。又如《爱思考的星星》:夜晚,黑暗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
这是因为,月亮婆婆出题,叫星星回答,星星正在眨眼睛思考。你看,果是星星眨眼睛,因果朔因,为什么眨眼?小作者马上想到了思考的孩子也会眨吧眨吧着眼睛,星星的眨眼根本不是思考,显出儿童的稚拙,天真,把人的灵气给了星星,使星星活了起来。
再如《桃花》:桃花是爱漂亮的女孩,它不喜欢睡在春姐姐的怀里,悄悄起来,偷来春姐姐的胭脂,拼命的往脸上擦。春姐姐醒来,发现烟脂不见了,就寻找来到人间,使万物迅速醒来。
你瞧,桃花的红是这个原因吗?根本不是,可小作者把原因编成了一个故事,多有趣啊!在这里,你在寻因的时候,先要从“果”的本身去寻找联系的发现点,然后在联系时编成一个小故事,用分行的方法写,就成了儿童诗,你看,容易吗?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因果的联系中有时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联系就够了,百分之九十九牵强附会,若联系太实在了,反而失去童趣;二、因果的联系要跳出常人的思维,就显得有味道,如:彩虹和桥的联系,人人都会想到,这没有给读者新鲜感,显不出孩子的稚拙,天真和灵气。第二讲 儿童诗思维方法 联想法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再由彼物想开去,层层展开,浮想联翩。
如《爷爷的手》:爷爷的手上满是茧,看上去,像一座座“山坡”;看到这个“坡”,想起了—— 坡上唱响过多少丰收歌。你看,第一层面由“茧”想到“山坡”,它是相似联想,大自然中的山坡高出平地,老茧在手掌中也微微凸起,手掌好似平地,相关联想。
当然,“山坡”也可以想到绿化,想到别的,什么都可以,因为要与老茧相关连,必须选取“丰收”,故第二层面的相关联想,也仍以第一层的原本(茧)相关才对。否则,联想很多,不能前后贯穿,集中主题。
此诗说明了劳动创造了收获。又如《山爷爷的胡须》白云儿,绕山腰,好像山爷爷胡须飘 山爷爷,捋捋它,呼噜呼噜睡大觉。
此诗的第一层也是相似联想,白云围绕山腰,多像山爷爷的胡顺飘动;第二层面仍是相关联想,山爷爷捋着胡须睡大觉。多么安详的老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再如《秋雨的愁思》:似牛毛,像细线,秋雨绵绵,秋姑姑您为啥哭了怎么长时间。我心凉,我心碎。
落叶纷纷,我担心着冬天的到来。《秋雨》诗由绵绵细雨联想到雨霪霪如泪水,又由泪水联想到担心的心理状态。
秋雨与景色的萧条,心理的凄凉连在一起,其实是人们对秋雨不满的愁思。第三讲 儿童诗思维方法之三 蒙太奇法 蒙太奇本来是电影、电视的摄制手法,但也可用来写诗。
电影、电视把所有拍摄的镜头根据需要,按照艺术,进行了大量的剪辑,再重新组合起来,仍以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儿童诗思维方法中的蒙太奇手法也以同样的手法,剪辑,组合了一首诗。
如果把内容打碎,则不成思想,精神,若把各个内容用一条线串起来,用竹丝串连起一个个糖葫芦。请看儿童诗《哭》:高压锅在哭,咝咝咝,是因为被火烧红了屁股。
云娃娃在哭,哗哗哗,是因为雷公公在批评它。妈妈在哭,泣泣泣,是因为我不听话。
哭是什么?哭是一种发泄,哭后面容更灿烂。你看,高压锅,云,妈妈三者根本毫无联系。
可小作者以“哭”为线串起来,表达哭后更灿烂的思想追求。用蒙太奇手法写诗,要求物与物的本身越离得远越好,这样跳跃性就强,如果以《笑》为题,爸爸在笑,哈哈哈……妈妈在笑,嘻嘻嘻……姐姐在笑,眯眯眯……这样同是人,跳跃性就小,则诗味就不浓,立意也不高,如果用不同的物体写,则诗味就不一样,不行,你就可以试试。
用蒙太奇手法写儿童诗,关键是抓注不同物体的一个共同特征。高压锅的咝咝声与哭有相似之处,云娃娃的哭更是泪如雨下,与妈妈三者之间的。
2. 小学生诗歌应该怎么写
刚刚起步的?可以这样: 可以找一些同龄人写的诗,朗读后再根据这个仿写;熟悉后,还可以找一些简单的童话来写诗;如 【锦泰】伊翾羽 (另一个回答者)所说,写出自己的心声就好,以为诗歌本来就没有什么限制的。
建议只有这么多了,我也才上六年级,刚会写诗。
范文 写母亲,父亲,同学,草花树,蜜蜂……………………好多野~~~~~ 关于母亲的诗歌献给母亲的赞歌 踏着春的气息 这个美好的日子 走向您,走向我 我的心潮像大海一样激情磅礴 好想为您唱一曲颂歌 我不是歌唱家,我不是诗人 我不会把动人的旋律谱写成诗篇吟哦 我缺少闪光的灵感,天才的思维 我惭愧最深沉的爱不能用涓涓细流诉说 可是今天, 我要为您献上一首心歌 愿我的歌,化作针线 为您缝合绽裂的伤口 愿我的歌,化作雨珠 为您滋润干渴 愿我的歌,化作云朵 为您的生活献上芳香 愿我的歌,化作云霞 为您折射太阳的光泽 岁月爬上您的额头, 时光划过我的双肩, 那香甜可口的饭菜, 那温绵柔软的毛衣; 那孜孜不倦的教诲; 把您与我的生命相连。
我终于知道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样东西, 比长江之水更加连绵不绝, 比黄河之势更加摄人心魄; 比松柏之绿更加坚韧长青; 那就是你的爱, 你深沉的爱, 无私的爱, 我的母亲。 我不懂你给我的一切 但你来为我擦亮双眼 于是 世界就展现在我的眼前 在我陌生的人生路上 总能看到有一双大手在助我前行 于是,我的人生再不寂寞 我的道路不再陌生 看着您那双美丽的大手 眼前的视线已模糊不清 爱听你熟睡的呼吸 应该多些这样的休息 你的疲惫我的心急 哪一个先被抚平 象是一条蜿蜒的河缓缓流着 内心无尽的温暖拥抱着我 是你疲惫的身影鞭策着我 再靠近你再靠近你 心中呐喊不让我听 你的双肩你的双肩 扛起河山扛起日月 永永远远无悔无怨 炽热的爱滚烫心间 腾格尔-父亲和我 是你创造了这个家 然后又创造了我 是你拖着我的手 从昨天走到现在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同学 今晚的夜空,如此明净 同学的相聚,似清澈的河水 来去匆匆 相见只是瞬间的陌生 一声“珍重”道不尽 五湖四海的雨水情 灿烂的每张笑脸 一路回味与分享 昨日流逝的喜和痛 浓烈的情感如浪潮般奔涌 你和我一起 尽情地品味着色彩斑斓的人生 校园里酿制的美酒 亢奋与激动的交融 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 这青春的酒啊更美更浓 相聚是一团燃烧的烈火 离散是满天璀璨的星星 就用这生命之光 映照我们彼此 纯洁而美丽的心灵 不一定要很长的。
以下是老师的看法 诗论-----如何写现代诗歌 1\诗太实则笨,太虚则假,或者是空洞 2\诗就写作对象而言一定要抓住情、理、事,就艺术而言不仅要有节奏感、形象感、质感、动感,而且尤其要有力度、硬度、广度、深度。四感四度取决于创作者的精神思想与艺术素养,然而,最终还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根据我的经验:多用实词,少用虚词,尤其要少用或者谨慎地使用关联词;多用实物名词,少用抽象名词;句子的结构要紧凑有力,句子与句子要互相咬合互相支持;一个诗篇不可能每个词每个句子都是诗意的,或者说它的诗意是沉寂的,但不能视其为无用,许多情形里,只要你找到一个关键句子将其击活,这大体上就是古人说的“振起全篇”吧,如是,诗篇才能在表面看起来的笨拙中实现坚实、坚硬,获得质感。 3\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4\ “诗如其人”,“诗是其人”,我们倡导诗人与诗在内涵、外延上要合为一体,即诗人在诗中用语码肯定的、弘扬的、赞颂的、批判的、鞭笞的、否定的,诗人也要在俗世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从而使诗成为诗人的行动准则,使诗人的俗世德行成为诗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生存理念能转化为诗性现实,从而使人的诗性本质在特定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完成,让诗中、纸上、网上的诗人成为名付其实的生活中的诗人。 5\什么是反讽?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到浪漫主义文学,再到新批评、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理论,都对它有不同的解说;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美学和哲学观念。
具体到诗歌,反讽的基本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一种修辞手法,即“所言非所指”。它造成了表层语义和深层语义之间的差异。
(2)诗歌文体的一般性原则,也就是说,诗歌语言从来就不是或不应该是单一的、透明的符号系统;任何一首诗的语言,不论写作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都会由于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转义。 诗歌的写作手法主要有哪些?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إ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
3. 怎样教小学生写诗歌
浅谈如何教小学生写诗歌文章:
儿童诗是一种特别重视节奏、声音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内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能让儿童在念唱或朗诵时,直觉地感受到其中蕴涵的趣味,从而领会到喜悦、感动、动人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加知识、扩大生活经验,陶冶幽雅性情,培养接受文学的能力。
一、创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观察,看一些童话经典。而且,时不时就从嘴巴里唱出一些有趣的儿歌和自编的童谣,我就抓住时机,让他们读诗,从小接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熏陶,我鼓励学生多读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订阅各类选发儿童诗的、有一定文学品位的少儿报刊,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队伍。重视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如利用阅读课、班队活动等时间,举行诗歌朗诵会、推荐好诗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这对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热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还注重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创造出诗的氛围,如用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优秀诗句在班级黑板报上开辟诗歌专栏,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帮助孩子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自己写的诗,让孩子们生活在浓厚的诗的氛围里。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善于模仿的能力
如低年级学生的诗教应以欣赏、创作儿歌为主。儿歌与儿童诗是有区别的。儿歌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注重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上的音乐感,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适宜于歌唱游戏,因此,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接受和喜爱。多结合课文中的儿歌儿童诗教学,让刚进学校的孩子接触诗、赏读诗,再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一些课外的儿歌,并适当加以引导,学生是不难写出好的儿歌来的。
学生学习的诗歌,也有很多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仿写的体裁,上完《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第二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我就让学生模仿这中形式,来写一写有关描写秋天特征的诗句来,学生兴致很高,照着样子就开始说了起来,我就给他们进行一些指导,然后我们班的“小诗人”就从这节课诞生了。如:学生胡恒超写道:
秋天来了
秋天到,秋天到,
果园的果子长得好
紫红的葡萄藤上吊;
金色的橘子树上挑;
红红的苹果叶间笑。
秋天到,秋天到,
菜园的蔬菜丰收了,
冬瓜披白霜,
茄子穿紫袍…
为了让孩子能展开想象,我又给他们出了引子:如果秋姑娘来到我们身边,小草弟弟会对秋姑娘说什么?花儿妹妹会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大树爷爷会对秋姑娘说什么?………于是,他们议论纷纷,说出了很多精彩的句子,我帮他们整理了一下,让他们把写成了一首首小诗。
三、正确指导,教给学生创作诗歌的方法
首先,理论文章是以理跟人,文学作品则是以情动人,而诗更是以深厚的感情为生命的,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有了真切的感情,才能找到贴切的诗句。因此引导学生写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感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歌颂它,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
其次,写诗也要写日已熟悉的物和经历过的事。也就是说,诗就在生活中。生活中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也是可以入诗的。这种从生活中来,写生活中的事,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诗才是成功的诗。
再次,写诗和写其他文章一样,也要多修改。修改的最好办法是朗诵给自己听。听起来不顾,就修改。改得读起来琅琅上口,自己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有味,这样就好了。在引导学生自觉修改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修改,典型的修改处应当说出修改的原因,通过比较使全体写诗的孩子受到教益。
修改的内容包括语言、形象、押韵甚至立意等。诗歌的语言应当准确、形象、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