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蜡烛的烛拼音里声调是标第几声
蜡烛的“烛”读zhú,第二声。
基本信息:
部首:火,四角码:95836,仓颉:flmi
86五笔:ojy,98五笔:ojy,郑码:UOI
统一码:70DB,总笔画数:10
基本解释:
1、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2、洞悉:洞烛其奸。
3、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蜡烛[là zhú]
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多为圆柱形。
2、秉烛[bǐng zhú]
拿着燃着的蜡烛:~待旦。~夜游(指及时行乐)。
3、烛花[zhú huā]
蜡烛燃烧时烛心结成的花状物。也指蜡烛的光焰。
4、烛台[zhú tái]
插蜡烛的器具,多用铜锡等金属制成。
5、火烛[huǒ zhú]
泛指可以引起火灾的火,如灯烛之类。
2. 蜡烛的化学式咋写
现在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
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定。 蜡烛燃烧时,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和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