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和声小调音阶 怎么写
f和声小调音阶为:F、G、降A、降B、C、降D、降E及F,写法如下:
f和声小调的相对大调是降A大调,并行大调是F大调。
F小调是一个于F音开始的音乐的小调,组成的音有F、G、降A、降B、C、降D、降E及F(如在和声小调中,则降E改以E(♮E)取代)。F小调是一个有四个降号的调。
扩展资料
六种常见的大小调式:
1、自然大调(没有任何升降) 1 2 3 4 5 6 7 1
2、和声大调(降低音阶第VI级) 1 2 3 4 5 b6 7 1(上向下行都是如此)
3、旋律大调(仅在下行时降低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上行时仍是自然大调)1 2 3 4 5 6 7 1 b7 b6 5 4 3 2 1
4、自然小调(没有任何升降) 6 7 1 2 3 4 5 6
5、和声小调(升高音阶第VII级) 6 7 1 2 3 4 #5 6
6、旋律小调(上行时升高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下行时还原VI、VII级)6 7 1 2 3 #4 #5 6 (还原)5 (还原)4 3 2 1 7 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F小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声小调
2. 为什么大调半音音阶上行写法有特殊要求
不知你具体指的是什么特殊要求呢?大调半音阶上行时,都是按照导音的形成与解决来书写升降情况的,也就是说每个变化音进行到下一个音的过程要么是导音的解决要么是导音的形成,且各临时主调的选择都尽量选择关系较近的调。对于大调来说,如果以II级作为临时主音(即上主小调为临时主调),则#I级是临时主调的导音,以此类推,#II级是属调的关系小调的导音,#IV级是属调的导音,#V级是关系小调的导音。对于VI级和VII级之间的变化音来说,由于VII级三和弦是减三和弦,无法在调内构成临时主和弦,所以这时利用导音的形成来书写,也就是说写成bVII级的形式,所以VII-bVII-VII-I的进行就相当于下属调的重属和弦出现并进行到下属调的属和弦(即原调的主和弦)。
以上说的是理解方法,实际中很好记,就是除了VI级与VII级间的变化音用降VII级表示外其余的都用升高音级来表示。很多人也直接用调关系的远近来帮助推导和记忆,例如为什么#II级不用bIII级替代就是因为#II级是近关系调中的音而bIII级则不是。
3. 升g小调半音阶下行怎么写
g小调半音音阶(基本音阶写在括号外,变音音阶写在括号内)
上行音阶同其关系大调——降b大调的上行音阶结构一致(不分基本音阶与半音阶的情况下)
下行音阶同其同名大调——g大调的下行音阶结构一致(不分基本音阶与半音阶的情况下)
因此:
上行音阶:5,(降6),6,降7,(7),1,(升1),2,降3,(3),4,(升4),5
下行音阶:5,(升4),4,(3),降3,2,(升1),1,(7),降7,6,(降6),5
从而推导出,
小调的上行、下行半音音阶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降6、7、升1、3、升4
这个结论也应该适用于所有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