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檄文
檄文 xíwén
檄文 [an official public declaration,addressed to junior officers and people,usu. on starting a compaign;call (summons) to war] 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操作檄文以达诸郡。——《三国演义》
词语解释
古代文书、文告的一种。《汉书·朱博传》:“合下书佐入, 博 口占檄文。”《北史·孙搴传》:“会 神武 西征,登 风陵 ,命中外府司马 李义深、相府城局 李士略 共作檄文,皆辞,请以 搴 代。” 清 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清君侧,走檄文,雄兵义旗遮路尘。” ** 《反对党八股》:“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党八股的檄文。”参见“ 檄 ”。
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现代说法:檄文之所以为檄文,是因为写此文的都是被缴了械的普通人。
2. 中国文学史中第四檄文是谁写的
这是一篇当代作品。
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赵高出身的分析。因为其出生在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家庭里,所以,就没有道德,所以就以自己的利益为轴心,为所欲为。
第二部分,写作者的简历。
第三部分。是说作者写了一篇文章,是关系到中国民族何处去内容的,被称为十策。正准备呈送给各级有决策权的领导人,但是,这些人的秘书们往往不分内容,一概扔到垃圾堆里去。因为民意和他们的升迁没有关系,他们是不愿意对社会进步和民生承担任何责任的。假如这些秘书们依然把这篇十策扔了,就会像赵高一样,被万世唾骂。假如能够仔细阅读该十策,并代为辨析,一定是万代福荣。
这篇檄文虽然不一定能成为第四檄文,但其内容还是存在的。其文也不是苍然无物。
3. 大秦帝国秦孝公的召贤檄文怎么写的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 三晋 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 分土 。
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獂王。《卫鞅听说颁布了这个命令,就来到西方的秦国,通过景监求见孝公(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纯手打,望采纳。
4. 帮忙翻译一下这篇三国演义中的檄文
这是陈琳写的《为袁绍缴豫州文》全文翻译如下: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
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弱,赵高执政,专权控制政局,自己作威作福,最终导致灭族之祸,至今背负骂名,到了吕后时期,吕禄、吕产专政,擅自处理政事,以及宫内事务,下级欺凌上级,全国的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讨叛乱,尊立刘氏皇帝,所以能国家兴隆,他们也光照史册,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范。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使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产出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于是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文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利,希望他能够像秦国将军(孟明视)一样将功赎罪。
但是曹操趁机飞扬跋扈,更加变本加厉,剥削人民,残害贤能良善的人,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杀死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妻子二女都被杀害。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一个人振臂一呼,整个州都群起响应,所以被徐方打败,土地被吕布夺取,逃到东部故乡,没有立足之地。
袁绍本着扶弱惩强的意愿,而且不和善于叛变的吕布同党,于是又发动兵马,征讨吕布,金鼓震天,吕布被打败,拯救了曹操面临死亡的威胁,恢复他的官职,就算袁绍对兖州的百姓没有恩惠,也对曹操有大恩。 后来皇帝把京都从长安迁到洛阳,群贼乱政,当时冀州正有北边少数民族的侵犯,分裂土地,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为使者,下令给曹操,让他缮修洛阳宗庙,保护年幼的皇上。
他却趁机放纵专行,住在宫内,玷污王宫,败乱法纪,一个人担任三个重任,专制朝政,封爵、赏赐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判罪、杀都出自他一人之口,他喜欢的人就让他五族都受到恩惠,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在公众场合议论的都被公开杀害,私下发牢骚的就秘密杀害,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 前任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小的怨恨,诬告他的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不顾法律的约束。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采纳,所以朝廷奖励他,给他加官晋爵,曹操打算篡权,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了他,事先都不让皇帝知道。
又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是尊贵,松柏桑梓,尤其庄严肃穆,而曹操率领将领士兵,亲子发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椁,露出尸体,盗取金宝,至令朝廷流泪,百姓感伤!曹操攻打徐州,焚烧房屋,发掘坟墓,牵连了梁孝王的陵墓,曹操知道后也不过问。还成立所谓的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抢夺,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他身处高官,却做桀纣那样的事,祸国殃民,毒害人鬼,再加上苛捐杂税,地方别人加害自己,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人们稍微一动手就能碰上他的罗网,一动脚就能踩到他的陷阱;所以兖州、豫州都是无法生活的百姓,京都民怨沸腾,历观古今书籍,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曹操是最厉害的! 袁绍正在外征讨叛乱,没来的及教诲曹操,以为对他宽容,或许他自己有所收敛,但是曹操豺狼野心,包藏祸心,竟然想谋害国家栋梁,孤立大汉皇帝,杀害忠正之人,自己成为枭雄,去年袁绍北征,讨伐公孙瓒,公孙瓒也是个大贼寇,抵抗了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打败公孙瓒,暗地发布命令,打算借皇上的名义,偷袭袁绍,所以领兵到了黄河边,正要过河,正好行藏败露,公孙瓒也被袁绍平定,所以使得曹操锋芒被挫,企图没有实现。现在他又屯兵在敖仓,以黄河为屏障,打算以螳螂一样的力量,挡住大车!袁绍身负汉帝的委托,威震宇宙,雄兵百万,骁勇的骑兵众多,拥有像中、黄、育、获一样的勇士,和良弓、劲弩的强势,并州横跨太行山,青州横跨济漯河,大军度过黄河作为先锋;荆州出兵宛叶作为后援。
聚集猛士,兵临敌军,就像举起烈火来烧蓬草,倾覆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如今汉室衰弱,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贤人辅佐,担任辅臣的没有一个有气魄的,朝廷之内,精明能干的大臣,都垂头丧气,无所依赖,就算有忠义之人,被暴虐的曹操所胁迫,如何能施展能力,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