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笔字的起笔,顿笔如何写好
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安排笔画,左右结构的字有左右对称的,也有左右不等的,意在笔先安排好疏密,字体的上部要比下部紧凑,还要自己不断体会。
如果是初学者,应该:
1.先练楷书,打好基础.
2.找好字帖,仔细观察其中字的笔画结构特征.
3.先练小字,然后在报纸上写,最后才是宣纸.
4.建议一开始最好双钩练习,也就是把纸放在字帖上,用铅笔勾画出形状,再填充;然后是单构,也就是只用线条把字勾出来,最后才脱帖写.
5.切忌浮躁,写时可以放放音乐.
6.勤练多想,光写不看是没有用的.
7.用好的墨汁,建议使用一得阁,用好的毛笔.
8.可以多参加比赛,锻炼自己,增强信心
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
2. 怎么写好字
如果你运动细胞不错,比如:舞跳得很棒,某种球打得很棒 那还是很有希望写好字的,勤学苦练是一定会出成绩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 你回忆回忆求学时代的每一位体育老师,是不是十个老师里起码有八个教体育的字写的都不赖? 因为啊,写字需要靠肢体协调能力 其实,除了文学,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靠肢体协调能力来实现,肢体不协调,几乎没有可能成就艺术品 打个比方啊 曾经和人家打台球,看人家打缩杆,就是白球打出去,撞到其他球之后,白球还能退回来,我就跟人家请教 人家说了一堆理论,我听得云里雾里,大体上的意思是,白球虽然被球杆的力量推向前,但其实白球是倒转着向着走的,这时撞到其他球,抵消掉了白球向前的力,同时必须剩下倒转的力,白球得保持倒转的状态,这样,白球自然就退回来了 所以,打缩杆时要打白球的下端,使它可以有一个很强的倒转 于是乎,我就加了些力道,打白球的下端,白球的确可以倒退回来一点,可是倒退的距离非常短,而且打起来很累的样子(看起来),不像人家打时那般轻松,我就再和人家请教,嗯嗯,下面的话比较关键 人家笑我,说你使那么大劲干嘛,是要你出杆时要快,不是要你出杆时使狠劲 这句话我就只能体会,但实在无法实践了,超出了我对身体动作规则的理解了,本来嘛,怎么快,使劲就快了啊,出拳不也是这样吗 人家这位老师啊,只得摇摇头,算啦,我不是那块料 说这个事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你肢体协调能力差,不是个写字的料,那么不管你怎么练都不会练出一笔好字的,不是不刻苦,而是不得法,也不是不得法,是听到了法却掌握不了 所谓笔锋,不过是笔尖将要离开纸面前的一瞬呈现的一种状态,笔不是从落笔然后走走走,到最后一下垂直提起来的,提起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造成了笔锋 这个只是理论啦,如果连这个都领会不了,那么,嗯嗯,恕我直言啊,那说明您不是写字的料,还是拉倒吧 不要相信某些理论说,写一笔好字,成就您一生,这话是骗人的,写一笔好字,只能代表一个事,就是代表了你能写一笔好字,仅此而已 我的建议是,如果不是写字的料,就由他去吧,把心思花在自己能掌握的事上面,成就另一项技能,这不是更好吗 这可不是逃避现实,恰恰相反,这叫认清自我 祝你好运,再会。
3. 削笔刀的作文怎么写
铅笔是很重要的一种文具,可是太脆弱,经常断。这时,就轮到我的削笔刀上场了!
这个削笔刀是圆柱形的,两头比较小,中间很大。它是木棕色的,还画上了纹路,水龙头形的小柜子把手、水滴形的按钮和铁丝桶顶,组成了一只搞笑的——却又非常漂亮的——酒桶。
也许有人会问,我的削笔刀这么好玩,它削起铅笔来怎么样?我可以明确地回答,它非常非常地好用!
我每天都用它削笔,而它则从来不会因为任性而一口咬断我的笔尖,而是温顺地坐在我的书桌上,用尖尖的小牙轻咬铅笔尖,把钝钝的铅笔尖咬地锐利,并吞下那些不听话的木屑,让她们不再四处飞扬。弄得我的书桌上、地板上像下了一场木屑雪一样。等削笔刀的肚子吃圆了,我就轻轻地取出木屑袋,在垃圾袋边上倒一倒,木屑便都跳到了她们该去的地方。有时候,我放进去的铅笔太硬,我的铅笔刀咬不动,它也不会笨笨的拼命咬,把牙都咬坏了,而是发出“咔咔”的警报声,告诉我:“这笔太硬了,我咬不动!”让我把那支过硬的笔拿出来。用着我这圆圆的听话的削笔刀,削出那一支支尖锐的、干净的铅笔,我心里非常舒畅。
圆圆的削笔刀,每天都坐在窗台上,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