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后语怎么写
编后语:
也叫编后记,是报纸、刊物编辑在编一期报刊或一篇文章后所写的介绍有关情况、表达自己意见的简短文章。一般最长不超过千字,多附在该文之后,而言“编者的话”、“编后絮语”、“附记”代标题,不署作者姓名。其写作一是有所为,二是有所感,可针对一期刊物、一组或一篇文章发表议论,有利于读者了解编辑意图,掌握阅读重点,提高阅读兴趣。写作中要求旗帜鲜明,褒不掩过,评不掠美。
具体而言,写编后记,要注意三点:(1)要吃透原文,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选好角度,这是写好编后记的基础。(2)要有感而发,有针对性。(3)力求生动活泼。
2. 作文选的编后语怎么写
编后语:是指在新闻或文章后面的,依托于新闻、文章内容进行评说、引发思考的“小言论”。
一、现状 纵观我国目前的电视台,尤其是省级以下的电视台,新闻策划采访的力量于新闻“编后语”写作的力量可说是悬殊几十倍乃至百倍,高举新闻“编后语”这面旗帜的力量明显不足,电视台经常有意无意地放弃在新闻节目中“发言”的机会,使得“发言”的声音“微弱”。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对“编后语”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对其特征和写作要求了解不够;三是缺少撰写的人才。 二、重要性 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对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作用。
它是多种电视新闻评论形态中的“轻骑兵”。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短小精悍,短则一句话,长不过三、五句话。
它的任务虽然只是代表电视台对刚刚传播或马上要传播的某些新闻内容进行评说,揭示事物本质,说明某个问题,表明某种观点态度,没有报纸评论员文章、社论和电视评论节目这类“大型评论”那样大的作用,也不具有选题空间大,交待事件背景清清楚楚,分析问题层层深入,说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入木三分的优势。可它们的目的殊途同归,都是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同样是电视台的旗帜。其作用不可低估。
电视新闻节目由新闻和评论两大块构成。新闻对事实进行报道,评论对事实进行评说。
这是新闻事业发展所使然。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是评说新闻内容的,是电视新闻评论家族中的“轻骑兵”,是电视台“发言”的声音。
电视新闻节目中有没有电视台“发言”的声音,是人们判断一座电视台新闻节目政治水准和思想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有电视台“发言”声音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跛脚的;缺少电视台“发言”声音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不赖看的;“发言”声音“微弱”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不受欢迎的。
电视台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党的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工具。电视台不代表她们对新近发生的关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思想、行为等人民群众关心的、感兴趣的重要新闻“发言”,表明党、国家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指明人们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岂不是等于没有起好“喉舌”的作用! 三、特征 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具有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指导性、战斗性、群众性、短小性等基本特征。
因为它评说的是刚刚播出或马上要播出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重要的新闻内容;评说的依据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的愿望;评说时又总是要表明政治观点和立场,明确地表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态度,指明人们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应怎样去做;评说往往是三言两语,一语中的。所以,它具有上述基本特征。
根据它的特征和作用,可将它分为四种类型“说明、提示”;“褒扬先进、批评后进”:“指导工作”和“辩驳”四种类型。比如,“观众朋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向你播出10篇《劳动者本色》系列报道,这些报道都是报道的我们身边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群众,而不是全国、省市评出来的劳动模范……欢迎收看”,就是一篇说明型“编前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刚才大家看到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就很信奉这句古话。
他在洗车时捡到一条价值两千多元的金手链,马上就交到了出租办,还去电台打了寻物启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有更多像李师傅这样的张师傅、王师傅”就是一篇表扬型“编后语”。“农业局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白天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边地角指导农业生产,晚上组织机关人员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值得我们借鉴。
当前,有个别单位组织党员到′红色旅游地′接受教育,群众批评说,这是借此机会去旅游,既耽误工作又花钱,不符合中央的精神……”就是一篇指导工作型“编后语”。“谁说雷锋出国了!张大爷退休后,15年如一日坚持打扫顺耳门800米石板路卫生;义务为15户邻居维修家具、水管、电路,这不正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张大爷身上的体现吗”就是一篇辩驳型编后语。
四、写作方法 行文虽无定法,但有基本规律。电视新闻本身很短,往往只有三十、五十秒、一分来钟。
我们写作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在抓住电视新闻时间短、属线性传播通常不能重复收看的特性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受众“分秒必争”的心理;充分体会受众听人“发言”的耐心等因素。所以,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短小精干,简明扼要,一般不要长于被评说的新闻;第二要紧扣新闻内容和主题,离开了新闻这个主体就谈不上是“编前话”、“编后语”了;第三议题要单一,抓住主要矛盾,说明一个问题,切忌不能几个议题;第四要开门见山,不要拐弯抹角,要一语中的。
3. 求写一封表扬信的范文
怎样写好表扬信 表扬信是对某些单位或个人的高尚风格和模范事迹表示颂扬的信件。
这种信件可以是领导机关、群众团体表扬其所属的某一单位以及某一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众之间的互相表扬。表扬信一般用大红纸抄出,张贴在被表扬的单位、个人的所在地或者公共场所;也可以在报纸发表、在电台广播,在授奖大会上宣读。
通过表扬好人好事,能够使受表扬者得到鼓舞,对其他人也起到教育作用。 表扬信的格式和写法与感谢信基本相同。
不过,写表扬信还需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一 感谢信一般由当事者或当事者的所在单位以及亲属来写,而表扬信凡了解情况的人都能写。 二 表扬信结尾的写法有两种,如果是写给本人的,就写“值得学习”“深受感动”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是写给受表扬者的所在单位或领导的,就可以提出建议,请在一定范围内宣传、表扬受表扬者的好作风和模范事迹。
三 正文中要突出受表扬者事迹中最有教育意义的方面。 四 叙述受表扬者的模范事迹一定要实事求是,赞扬的文字要掌握分寸,切忌堆砌溢美之辞,使人感到不可信,受表扬者也感到不快。
表扬信 2010年11月13日下午上学的时候,天津市大港三中高二九班同学陈玉浩捡到一个钱包,打开一看,是高一四班学生的钱包。 内含有身份证,银行卡,少量现金。
他立即把钱包交给了班主任,后由班主任转交给了丢失钱包的同学。陈玉浩同学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表扬信 XXX同学: 某日 XXX同学在XXX地方拾取5角钱并交还失主(叙述响一下事情的过程) XX仍能够保持优良的传统品质,抛开私利,拾金不昧,应该是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楷模! 再次表达我们衷心的感谢! 此致 敬礼! 发表人:XXX 年月日 。
4. 同学聚会编后语怎么写
时光,在手指间流逝,一转身,又是一个季节告别。不知不觉中,脚步已经走到了初冬,这里已是飞雪飘飘、晶莹剔透。
问一声老同学:你那里还好吗?
是啊,真快啊,同学聚会已是三月前的事了。
记得当时的承诺,聚会后一定编排一本精美的纪念册献给同学们,献给我们未来的回忆。
今天,当完成了这本纪念册最后一次校稿,那盈怀两月的承诺和心事终于得以释怀。
放松的漫步在一径冬雪中,呼吸着雪后初霁下的清新空气。本想放松一下眼睛的疲劳,可一张张照片依然在眼前晃动,无法离去。
是啊,同学聚会的那情、那景怎能忘怀,已深深地拷贝在我的记忆中。
聚会前后的一幕幕,也便若梦,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年级曾有入学30年一聚的想法,可最后没能如愿。当提出毕业30年聚会时,组织的同学们最后仍没有充足的把握,担心来人不多。
当找到一位位久违的同学,当电话中听到你们的声音,当知道大家都安好,我已经知足了。
随着聚会时间的临近,那段时间,我还是奢望着同学们的全员归来。
2013年8月9日那一天,当天南地北的同学聚集在鸿翔宾馆时,当看到同学们抱在一起那一刻,我彻底知足了,我激动的崩溃了(哈哈哈,无法形容了)。
36位同学聚在一起,你们都来了,我以为这就是奇迹。
我知道有的同学在最后一刻还在犹豫,因为路途的遥远,因为事业的缠身。
但你们还是回来了,是浓浓同学情的呼唤,我们78.2又聚在了一起。
这本纪念册的照片和随发的DVD记录下了这次相聚日子里同学们的欢乐和激情。留下的将是我们那“永不逝去的青春”的回忆。
感谢你们——78.2同学。
期待着下次再相聚!
5. 要怎么写研究报告的编后语啊
编后语 [编辑本段]概述 编后语:是指在新闻或文章后面的,依托于新闻、文章内容进行评说、引发思考的“小言论”。
[编辑本段]电视新闻的编后语 电视新闻编后语,是其节目主持人代表电视台在具有新闻价值的、比较重要的某条或某组新闻前或后依托于新闻内容进行评说的“小言论”。 一、现状 纵观我国目前的电视台,尤其是省级以下的电视台,新闻策划采访的力量于新闻“编后语”写作的力量可说是悬殊几十倍乃至百倍,高举新闻“编后语”这面旗帜的力量明显不足,电视台经常有意无意地放弃在新闻节目中“发言”的机会,使得“发言”的声音“微弱”。
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编后语”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对其特征和写作要求了解不够;三是缺少撰写的人才。
二、重要性 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对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多种电视新闻评论形态中的“轻骑兵”。
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短小精悍,短则一句话,长不过三、五句话。它的任务虽然只是代表电视台对刚刚传播或马上要传播的某些新闻内容进行评说,揭示事物本质,说明某个问题,表明某种观点态度,没有报纸评论员文章、社论和电视评论节目这类“大型评论”那样大的作用,也不具有选题空间大,交待事件背景清清楚楚,分析问题层层深入,说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入木三分的优势。
可它们的目的殊途同归,都是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同样是电视台的旗帜。
其作用不可低估。 电视新闻节目由新闻和评论两大块构成。
新闻对事实进行报道,评论对事实进行评说。这是新闻事业发展所使然。
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是评说新闻内容的,是电视新闻评论家族中的“轻骑兵”,是电视台“发言”的声音。电视新闻节目中有没有电视台“发言”的声音,是人们判断一座电视台新闻节目政治水准和思想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没有电视台“发言”声音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跛脚的;缺少电视台“发言”声音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不赖看的;“发言”声音“微弱”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不受欢迎的。电视台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党的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工具。
电视台不代表她们对新近发生的关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思想、行为等人民群众关心的、感兴趣的重要新闻“发言”,表明党、国家的主张和人民的意愿,旗帜鲜明地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指明人们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岂不是等于没有起好“喉舌”的作用! 三、特征 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具有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指导性、战斗性、群众性、短小性等基本特征。因为它评说的是刚刚播出或马上要播出的具有新闻价值的、重要的新闻内容;评说的依据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的愿望;评说时又总是要表明政治观点和立场,明确地表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态度,指明人们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应怎样去做;评说往往是三言两语,一语中的。
所以,它具有上述基本特征。根据它的特征和作用,可将它分为四种类型“说明、提示”;“褒扬先进、批评后进”:“指导工作”和“辩驳”四种类型。
比如,“观众朋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向你播出10篇《劳动者本色》系列报道,这些报道都是报道的我们身边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群众,而不是全国、省市评出来的劳动模范……欢迎收看”,就是一篇说明型“编前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刚才大家看到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就很信奉这句古话。他在洗车时捡到一条价值两千多元的金手链,马上就交到了出租办,还去电台打了寻物启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有更多像李师傅这样的张师傅、王师傅”就是一篇表扬型“编后语”。
“农业局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白天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边地角指导农业生产,晚上组织机关人员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值得我们借鉴。当前,有个别单位组织党员到′红色旅游地′接受教育,群众批评说,这是借此机会去旅游,既耽误工作又花钱,不符合中央的精神……”就是一篇指导工作型“编后语”。
“谁说雷锋出国了!张大爷退休后,15年如一日坚持打扫顺耳门800米石板路卫生;义务为15户邻居维修家具、水管、电路,这不正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张大爷身上的体现吗”就是一篇辩驳型编后语。 四、写作方法 行文虽无定法,但有基本规律。
电视新闻本身很短,往往只有三十、五十秒、一分来钟。我们写作电视新闻“编前话”、“编后语”在抓住电视新闻时间短、属线性传播通常不能重复收看的特性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受众“分秒必争”的心理;充分体会受众听人“发言”的耐心等因素。
所以,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短小精干,简明扼要,一般不要长于被评说的新闻;第二要紧扣新闻内容和主题,离开了新闻这个主体就谈不上是“编前话”、“编后语”了;第三议题要单一,抓住主要矛盾,说明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