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蜡烛的烛拼音里声调是标第几声
蜡烛的“烛”读zhú,第二声。
基本信息:
部首:火,四角码:95836,仓颉:flmi
86五笔:ojy,98五笔:ojy,郑码:UOI
统一码:70DB,总笔画数:10
基本解释:
1、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2、洞悉:洞烛其奸。
3、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十五烛的灯泡。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蜡烛[là zhú]
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多为圆柱形。
2、秉烛[bǐng zhú]
拿着燃着的蜡烛:~待旦。~夜游(指及时行乐)。
3、烛花[zhú huā]
蜡烛燃烧时烛心结成的花状物。也指蜡烛的光焰。
4、烛台[zhú tái]
插蜡烛的器具,多用铜锡等金属制成。
5、火烛[huǒ zhú]
泛指可以引起火灾的火,如灯烛之类。
2. 蜡烛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读音:là zhú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
可燃烧发出光亮。此外,蜡烛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有重要用途。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有牺牲、奉献的象征意义。 现代一般认为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
也有传说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蜜蜡点燃。 扩展资料: 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火焰最明亮,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 蜡烛按照形状一般可以分为挤压圆柱蜡、尖竹蜡、火炬蜡、飘蜡、圆头蜡、平头蜡等,颜色也有很多种。
这些蜡烛在使用时有些比较讲究,比如尖竹蜡,适合在吃饭的时候插在烛台上,摆在饭桌中间,特别在西餐中常用,如果家里装修是欧式风格,也可以摆放在客厅当作装饰品。 漂蜡常见于酒吧,在一个容器器皿里倒上水,把漂蜡放在水面上,它就浮在水面上,暗暗的烛光下别有一番情调。
漂蜡在年轻人的家中使用的比较多,特别是情侣间,烛光晚餐不仅可以用尖竹蜡,漂蜡也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