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漂流日记 先从什么家长开始
今天,“家长漂流日记”漂流到了我的手中,儿子的班主任要求写一写教育儿子的经验,呵呵,自己想想,真的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就是一点想法吧:
一、别让孩子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因为工作比较繁忙,每天早上很早上班,下班也比较晚,所以对于儿子自己照顾得很少,但是面对朋友之间给孩子报班的劝告,我就是报定一个主意:别让孩子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儿子从小没有报过什么学习辅导班,我比较任其自由发展,只是依据其兴趣学习了围棋、游泳、吉他,也没有要求他考级,只是随兴趣而已,不想学了就停止了,能够自娱自乐就行了。
六年级有一篇《桃花心木》,文章讲的是一位种树人,为了使桃花心木长成百年大树,运用了科学的办法,但作者一开始不明白,当种树人说了“谜底”的时候,作者才恍然大悟,并悟出了做人的哲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再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训练孩子自立,不要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摆脱对家长依赖的心,他们就像桃花心木树苗一样,靠着自己找到必须拥有的水源,才能生活下去!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
我比较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这一点也是本着不强求的原则,而且家长一定要要善于观察,还要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所在。
记得儿子小时候对于汉字很敏感,在看电视的时候,逛商店的时候,看到的字,看过几次之后就记住了,下次再见到同一个字居然能认识并读出来了。每天晚上,我都会给他读个故事,后来发现他竟然自己把书要过去,还饶有兴趣的读起来。有时候出去,问儿子要什么礼物,他都会回答买书,久而久之读书的习惯养成了,现在每天晚上不读会儿书,绝不睡觉。
三、教育孩子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
善于与人交往、与人合作,是当今社会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交往。平时要培养孩子懂得平等、友好的与人相处,学会替别人着想,会关心帮助他人等。
在与同学们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你吃亏、他占便宜的情况发生。当孩子因为这些事情找到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要适时引导教育孩子“吃亏是福”,什么事不要过分与别人计较,不管是物质上的,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只有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今后才能勇于担当,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也是考验孩子的关键所在。
四、重视孩子的品行教育
在前苏联著名的巴甫雷什中学一进门的正面墙壁上,挂着一幅标语:“要爱你的妈妈!”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中学生连他的妈妈也不爱,还能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吗?”一语道出了爱父母与爱人民、爱祖国之间的必然联系。百善孝为先,我国也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
我们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儿教育孩子。公公心脏不好,住院期间我们晚辈细心照顾,每年一到冬天我就接他们来我们这儿住,尽做儿女的孝道。这些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子,每次吃饭他都先给长辈夹菜,饭后也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出买东西,他也是主动拎重的,还不忘给爷爷奶奶买上点好吃的……
其实,需要家长做的还有很多,无论怎样做都要牢记一点交给孩子一生受用的东西。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2. 家长的漂流日记怎么写有范文
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好! 很荣幸,日记今天漂流到我的手中。
首先很感谢老师倡导了《家长漂流日记》这个活动,通过漂流日记这个平台,能让家长经常总结自己,看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学习到其它家长好的经验。在此我对每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孩子的成长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学校教育给孩子的是知识,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是内修个人的品格和素质。两者相辅相成。
在家庭教育上总结了两个比较重要的教育导向: 第一、让孩子拥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只有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人才能自觉,能勤奋地学习、工作。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培养孩子责任感,让她自己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自己负责,以便长大后能尽适应社会,能照顾家庭,尽自己的义务,从而成为优秀人才。 第二、让孩子拥有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
有父母的养育之恩,有老师的教育之恩,有朋友的知遇之恩,有社会的关爱之恩……等等。 懂得感恩,就懂得珍惜。
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劳动的成果,珍惜一切自己今天所感受的幸福。
那么孩子的收获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充当很关键的引导角色,但作为家长最重要的还是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教育出一个有素质的好孩子! 最后,还得说说《家长漂流日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让家长朋友们共同分享与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希望老师也能倡导一些如:《学生漂流日记》或《读书漂流日记》之类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分享学习心态方法,让学生之间分享好的阅读书箱,这样,既增强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增添了分享的快乐,缔结了友谊!有了老师的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共同见证孩子们的茁壮成长。
3. 幼儿园家长跟老师孩子的漂流日记怎么写
王睿飞是我们孩子,小名叫飞飞,像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我们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本漂流日记,让我们能够与别的家长进行交流,也让我们能够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反省,在与孩子每天的碰撞、博弈和融合当中,家长应该也能一天天地成长。 对孩子的培养我们最关心的是能力。
成绩当然也重要,但那不是最重要的,读死书或者死读书那是要坚决反对的。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很少拘束飞飞,怕扼杀了他的创造力。
很多事情我们都先征求他的意见,有时我们还会引导他多方位思考问题。例如天津站进行改造时,有一次我们带他从临时火车站经过,看见很多小贩在热火朝天地卖东西,就问飞飞,如果天津站修好了,这些临时火车站的小贩怎么办?靠什么生活呢?我们关注的是飞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一次飞飞爸爸不在家,我不注意摔了一跤,飞飞赶紧过来扶起我,对他妈妈他还是很关心的!利用这个机会,我狠狠地表扬了他一通,又考验飞飞,如果妈妈摔得说不出话来或者晕倒了,你又会怎么处理呢?这样的次数多了,我发现飞飞变成了一个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副作用,有时又太有主见,要说服他,太难了。幸好我还特别喜欢与飞飞交流、沟通,虽然常常会为他的小顽固而头痛、伤脑筋,但是高兴的时候总是会多出那么一丁点。
对飞飞日常的学习,我过问的比较少,我希望他能自己处理好。对他的学习,我最多问一句,作业做完了吗?如果做完了,那么OK,飞飞就自由了,剩下了时间他就能自己支配了,看电视、玩游戏、看书随他自己选择。
可是这样行吗?飞飞绝大多数时间都会抓紧把该做的作业做完,但现在逐渐长大,心眼也多了,偶尔也会利用我们的信任撒一次谎,等到要上床睡觉的时候才假装想起来,“唉呀,妈妈,刚才有个作业没做,我忘了。”看来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还应该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并且白纸黑字写下来,按上红红的手印,免得到时有人不认账,飞飞可是没少干那种事情。
为了让飞飞得到教训,这次月考我没有督促他复习,免得某人总认为自己特聪明,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太少。飞飞果然上当,除了老师交待的作业,在学习上没有多花一分钟,国庆长假根本就没动过书本。
最有意思的是正好赶上刘老师头一次按照考试成绩在班上进行大排行,飞飞这次傻眼了。据说他的朋友们都考得不错,有个叫何家涵的同学可逮着机会报仇了,特意跑到飞飞面前,说:“加油啊!”听说上次飞飞也是这么“鼓励”他的!看着飞飞蔫蔫的样子,我非常得意,但是也不知道他最后反省了没有,因为转天又看见他在傻乐! 我认为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从书本里,我们可以了解未知的世界,学会为人处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大大提升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曾经有专家做过研究,许多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为什么能在最后一个学期成绩突飞猛进,考上好学校?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爱看小说,有阅读的习惯。为此,我买了许多适合小孩子看的书籍,让我泄气的是,软硬兼施,飞飞就是不看。
是我引导的方式不对吗?飞飞玩的游戏里有张飞、刘备,有一次他问我什么是三国?三国之前又是哪些朝代?机不可失!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我一个接一个地给飞飞讲,这些斗智斗勇的故事,飞飞果然很感兴趣,因为他认为自己也是聪明人!第二天,我就把《三国演义》给飞飞抱回来了,这次他没有拒绝,仅仅花了几天功夫就把一本厚厚的书给看完了。这可是我第一次推荐成功!可气的是,飞飞同时也迷上了电视剧《三国》,看到很晚也不肯上床睡觉,也许我应该再严厉点?! 孩子长大了,就会有虚荣心,飞飞也一样。
前些天为了锻炼,我开始骑自行车送飞飞,然后去上班。有人不乐意了,嫌那辆自行车太旧,怕丢脸,居然撇下他妈妈,自己走了。
只好下班回来再教育,苦口婆心,说什么好呢?大讲了一番用自行车锻炼的好处,飞飞提意见了,走路去不是更能锻炼身体吗?他认为骑旧自行车就是往身上贴上了一个标签──快来看呀,我们家很穷!于是我又开始说教,家里有没有钱和你没关系,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挣到了钱才是真本事。什么事都要靠自己,靠父母的只能算是小屁孩!好说歹说,就是不行,我进行了冷处理,利用“妈妈”这个身份的权力,继续坚持骑自行车。
过了两天,有人终于想通了,现在我不骑那辆旧自行车飞飞还有意见,但是我看他也不象是接纳了我的那些观点,可能是用别的理由说服了他自己! 体现能力、富有挑战的事情飞飞都爱做。从一年级开始到现在,他所有的作文都是他自己写的。
昨天他把作文本给我看,洋洋洒洒一大篇,问怎么这么能写?他得意地告诉我,“我们刘老师教得好!我们这些聪明人能跟上刘老师的思路!”挺自豪的样子。趁热打铁,开始让飞飞试着写日记。
学校的小发明活动,飞飞也特喜欢,他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说双面胶就是小朋友发明的,他认为自己也具备这种能力,从学校回家后立刻设计了好几种方案,并且把其中的一个又绘图又写说明,根本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