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袁泉的英文介绍资料越多越详细越好最好是一些很有感觉的代表袁泉
Profile Name: 袁泉 / Yuan Quan Profession: Actress Birthdate: 1977-Oct-16 Birthplace: Hubei, China Blood Type: B Height: 168cm Weight: 49kg Star sign: Libra Chinese zodiac Snake Family: Parents and sister Education: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TV Series Shanghai Rumba (2006) The Proud Twins (2005) Romance in the White House (2005) Waiting Alone (2004, cameo) The Law of Romance (2003) For the Children (2002) A Love of Blueness (2000) Once Upon a Time in Shanghai (1998) Rhapsody of Spring (1998)。
2. 《朗读者》第二季袁泉读的是什么
近日,极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的袁泉于《朗读者》第二季亮相,身处古典背景下的袁泉,她朗读的《牡丹亭》唱本直接惊艳了很多粉丝。
据悉,朗读者第二季袁泉读的是元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唱本。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思念,袁泉在节目中分享了少年离家的学戏经历和那时的300封家书。
接受采访时,袁泉说:“我觉得《朗读者》能够将一个人非常宽阔的人生舞台缩影于此,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深藏于心,最打动自己和最柔软、最坚持的那一部分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分享给观众。” 11岁踏上学艺路写就300封家书 在演艺道路上,袁泉有着很高的起点:参演的首部电影就帮助她获得了金鸡奖,第二年又拿下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但就在所有人都追着她拍影视剧的时候,她却一转身将更多时间倾注在了话剧上。30岁那年,袁泉又入选了“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
而这一切成就追根溯源,选择走上演艺道路竟只是一个11岁少女一时冲动的决定。 11岁那年,中国戏剧学院附中去袁泉就读的小学挑选有潜质的学生,袁泉顺利考上了。
回忆起当年小小年纪就决定到北京学京剧时的心情,袁泉坦言:“可能当时只是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好奇。”因为这份好奇,袁泉辗转乘坐汽车和火车,经过上千公里到达北京,独自开始了在戏剧学院长达7年的学习生活。
7年的时间里,不论寒暑,袁泉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练功。在那个电子邮件都还没普及的年代,近300封亲笔写就的家书连接着袁泉和家人的相互思念。
当时接受采访时正值母亲节,袁泉透露,节目播出当晚父母在电视机前一起看了节目,“他们看到了我在舞台上的朗读,以及我所讲述的一些我们共同回忆中的细节,让他们仿佛也回到了过往的岁月,而我也确实是在真正当了妈妈之后才明白做母亲的辛苦。” 朗读者袁泉是第几期的嘉宾 朗读《牡丹亭》弥补遗憾 第二期节目请来袁泉朗读《牡丹亭·惊梦》,献给自己11岁至18岁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戏的七年时光。
舞台上一袭白裙的袁泉开始朗读时,所有观众都脱口而出“哇”的惊叹,被舞台上的画中人了所惊艳。在接受本报记者微信采访时,袁泉感言,每个人都可能会把自己深藏于心,最打动自己和最柔软最坚持的那一部分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分享给观众,从而呈现出一个宽阔的人生舞台的缩影。
3. 《朗读者》第二季袁泉读的是什么
近日,极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的袁泉于《朗读者》第二季亮相,身处古典背景下的袁泉,她朗读的《牡丹亭》唱本直接惊艳了很多粉丝。
据悉,朗读者第二季袁泉读的是元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唱本。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思念,袁泉在节目中分享了少年离家的学戏经历和那时的300封家书。接受采访时,袁泉说:“我觉得《朗读者》能够将一个人非常宽阔的人生舞台缩影于此,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深藏于心,最打动自己和最柔软、最坚持的那一部分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分享给观众。”
11岁踏上学艺路写就300封家书
在演艺道路上,袁泉有着很高的起点:参演的首部电影就帮助她获得了金鸡奖,第二年又拿下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但就在所有人都追着她拍影视剧的时候,她却一转身将更多时间倾注在了话剧上。30岁那年,袁泉又入选了“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而这一切成就追根溯源,选择走上演艺道路竟只是一个11岁少女一时冲动的决定。
11岁那年,中国戏剧学院附中去袁泉就读的小学挑选有潜质的学生,袁泉顺利考上了。回忆起当年小小年纪就决定到北京学京剧时的心情,袁泉坦言:“可能当时只是对外面的世界有一种好奇。”因为这份好奇,袁泉辗转乘坐汽车和火车,经过上千公里到达北京,独自开始了在戏剧学院长达7年的学习生活。7年的时间里,不论寒暑,袁泉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练功。在那个电子邮件都还没普及的年代,近300封亲笔写就的家书连接着袁泉和家人的相互思念。当时接受采访时正值母亲节,袁泉透露,节目播出当晚父母在电视机前一起看了节目,“他们看到了我在舞台上的朗读,以及我所讲述的一些我们共同回忆中的细节,让他们仿佛也回到了过往的岁月,而我也确实是在真正当了妈妈之后才明白做母亲的辛苦。”
朗读者袁泉是第几期的嘉宾
朗读《牡丹亭》弥补遗憾
第二期节目请来袁泉朗读《牡丹亭·惊梦》,献给自己11岁至18岁在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戏的七年时光。舞台上一袭白裙的袁泉开始朗读时,所有观众都脱口而出“哇”的惊叹,被舞台上的画中人了所惊艳。在接受本报记者微信采访时,袁泉感言,每个人都可能会把自己深藏于心,最打动自己和最柔软最坚持的那一部分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分享给观众,从而呈现出一个宽阔的人生舞台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