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言律诗如何写
五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五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三角,所谓三角是指押韵,押韵不仅是平仄合辙,而是要严格遵守一套谱式,初学者可详见《平水韵部》。
2. 五言律诗如何写如何写一首真正的五言律诗
(一)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二)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
(三)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四)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五)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根据以上规则,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为正格,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五言律诗与七言律诗一样,四联八句,每一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与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
3. 五言律诗 几句一押韵啊
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
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扩展资料:
五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每体又分为正格和偏格二种。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为正格,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根据平仄律,五言律诗有四个基本句型:
1、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2、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3、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4、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言律诗
4. 五言律诗如何写
五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 ·例词参考·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五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例词参考·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三角,所谓三角是指押韵,押韵不仅是平仄合辙,而是要严格遵守一套谱式,初学者可详见《平水韵部》。
5. 怎样写律诗(5言7言均可)
一、七言律诗
1、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其基本句式有四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四种句式依其后两字分别称为“平仄脚”、“仄平脚”、“仄仄脚”、“平平脚”。
2、七律的四格(去掉有下划线的两字,则剩下的为五律的四格)
第 一 格
举 例
备 注
1、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5、平平仄仄平平仄
6、仄仄平平仄仄平
7、仄仄平平平仄仄
8、平平仄仄仄平平
颜色解释见诗词基础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
韵脚为“时、丝、旗、诗、衣”,压i韵。
第五句中“看”有两种读音,二声和一声,这里读一声(平声)
第一格(首句入韵,即首句最后一字压韵)
注:去掉有下划线的两字,则剩下的为五律第一格(以下略)
第 二 格
举 例
备 注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5、平平仄仄平平仄
6、仄仄平平仄仄平
7、仄仄平平平仄仄
8、平平仄仄仄平平
颜色解释见诗词基础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
韵脚为“身(shen)、人(ren)、春(chuen)、神(shen)”,压en韵。
第二格(首句不入韵)
第 三 格 举 例
备 注
1、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
4、仄仄平平仄仄平
5、仄仄平平平仄仄
6、平平仄仄仄平平
7、平平仄仄平平仄
8、仄仄平平仄仄平
颜色解释见诗词基础
湖上春来似画图
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
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春题湖上》
韵脚为“图、铺、珠、蒲、湖”,压hu韵。
第三格(首句入韵)
第 四 格
举 例
备 注
1、仄仄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仄平平
3、平平仄仄平平仄
4、仄仄平平仄仄平
5、仄仄平平平仄仄
6、平平仄仄仄平平
7、平平仄仄平平仄
8、仄仄平平仄仄平
颜色解释见诗词基础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悉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二、五言律诗
1、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2、五言律诗的格见七言律诗的格。(不再举例)
6. 五言律诗格式
1、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的范畴,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2、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示例:(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示例:(唐)李商隐《晚晴》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示例:(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说明: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黑体字为韵脚,要求用平声)。
7. 描写五言律诗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
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如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这是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逆旅感慨自身遭际的诗。全诗八句,40个字,押“十一真”韵,平仄合规则。律诗的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如这首的颔联“一年”对“万里”,“将尽”对“未归”,“夜”对“人”;颈联“寥落”对“支离”,“悲”对“笑”,“前事”对“此身”。
·例词参考·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