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用借喻的句子写一篇短文
借喻和借代:
1)这两种修辞方法的本体都没有出现,而只出现了喻体或借体
2)借喻是靠“相似点”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的
3)借代却是靠“相关性”把借体和本体联结在一起
4)借喻是靠“喻”使语言生动形象的
5)借代则是靠“代”将事物的某一相关部分的特征拿来代替本体使形象突出、语言生动的
怎样区分排比和反复
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接起来运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恰当地运用排比,能加强语言气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请看例句:
A.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地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B.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C.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杀**,无耻啊!无耻啊!
D.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们来分析一下:
A是排比句,它用了三个结构相同的主谓短语把风沙的危害写得极其具体,其语势如泻堤之水,不可阻挡.
B也是排比句,“开我”、“坐我”、“脱我”、“著我”四个内容前后相承、语气一致、结构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从内心深处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热爱,渲染了归来时的喜悦之情.
C句中,“无耻啊!无耻啊!”是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反动派杀害李公朴先生的满腔愤怒,使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一览无遗.句子反复,它主要歌颂了中华儿女在抗击侵略者中的伟大精神.
排比和反复的区别在于:首先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二次以上.再次是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
2. 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
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写几zhidao句话,举例如下:1、狂风挥舞着雪花,不停地刮着,山腰的松树都顶着满头的白发,看上去苍老了许多。
(白发 = 雪)。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 凌乱的头发 )。3、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版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 。
(胡子 = 榕树的根)。4、星空中银盘高挂 。
(银盘 = 月亮)。5、飞跃的羚羊,勇权夺奥运铜牌。
(飞跃的羚羊 = 田径好手)。6、再也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幼苗 = 儿童)。
3. 作文《借喻物人》怎么写呢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根“天线”,这就是蜡烛。
蜡烛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见过蜡烛吧!它非常便宜,满世界到处都是。看到这,你一定会感到奇怪吧,蜡烛这么普通,我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介绍它呢?的确,蜡烛很普通,但是它那种默默为他人付出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我。
它点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丝回报。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国花朵的培育者、祖国栋梁的支柱、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
每天,老师早早地回到学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
可我却要说老师是一支蜡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暗。
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蜡烛一样,为照亮别人牺牲自己。 蜡烛,它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
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