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你如何撰写社区信息
撰写社区信息是社区工作的一项基本功,社区工作者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学习撰写社区信息的技巧。
社区信息的采集采集社区信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社区信息是反映社区党政工作的重要信息,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信息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当前社区建设中的典型事件、热点和难点问题、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是反映的问题具有时效性。社区信息是社区发展变化的“温度计”,快速、敏捷是社区信息的灵魂。
有些问题长期存在可以反复采集,但是要有新的内容、思路、建议、社会动向等。三是突出成绩要有成形、成熟的经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特别是那些问题型、建议型的信息要反映问题准确,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对策、办法;不能自己只提出问题,让别人去想办法。社区信息的撰写撰写社区信息首先要选好题目。
社区信息要求题目一目了然,简单、直白,还可用群众语言做标题。切忌用夸张、修饰词。
其次要选好结构。除调研型信息以外,社区信息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单一,所有信息内容都要以醒目的提纲形式列举出来。
第三要选好用词。
2. 中学生社区服务记录怎么写
现在中学生素质教育要求严格,要参加社会活动,还要写总结,以下是例文一篇: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按照学校要求,我与韩梅、宋哲等几个同学组成了社区活动小组,来到了我家居住的附近的荣迁东里街道社区服务站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以锻炼自己。
以下是我们的社区活动情况。 2006年10月3日 乱张贴、乱扔垃圾是小区居民最深恶痛绝的事情,它不但影响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破坏了小区内的优美环境。
“十一”假期期间,由我们几名中学生组成的环保队伍活跃在社区,对社区内的乱张贴、乱扔垃圾来了个集中清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赞赏。 在劳动中,同学们个个干劲十足,不怕脏,不怕累,将绿化带内、街道旁被随意丢弃的果皮纸屑捡拾干净。
墙上张贴的广告很难撕掉,用指甲刮起来手指又很疼,我们就开动脑筋,用硬币来刮,省事又省力。环保小队所到之处,垃圾和乱张贴全都不见了踪影。
经过几个小时的清理,墙白了,路净了,小区内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当问起劳动苦不苦时,来自南大附中的同学宋哲说:“劳动虽苦,但是光荣。
劳动让我觉得很充实,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好地锻炼我们的意志和耐心,让我们懂得劳动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乱扔垃圾、乱张贴是可耻的,既破坏市容,又污染环境。
我们想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大家意识到美化小区,人人有责。同时,这也算是我们为创建社区文明贡献的一点点力量吧。”
2007年2月10日 今天是小年夜,我们几个同学来到了社区服务站,参加了社区服务站组织的一个“给孤寡老人拜个年”的活动。我们和服务站的叔叔们一起,带着新买的大米、白面和“福临门”食用油来倒了孤老户王大爷家中,向王大爷道声新年好,并祝他在新的一年中能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王大爷感动万分,连声说“感谢政府!感谢党!”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随后,我们献上了我们精心准备的年货和贺卡,王大爷看了,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我的心更是甜甜的。
…… 听服务站的叔叔们说,王大爷年轻时,曾为国家的建设,而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但如今,他由于失去了亲人,而只得一个人过完自己的余生,这是多么地让人感到难过啊!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又该如何为他们弥补这一创伤呢?只是给他们有吃的和住的地方吗?不,那是物质上的。心灵上的遗憾,我们应当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弥补。
让真情充满这个上世界,这是我深深地愿望!…… 2007年5月2日---5月7日 五一学校放假了,我又和我那几个同学结伴来到了社区服务站,以此社会活动来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以及语言交际的能力。说实话,像这样的活动对我们这一代人是十分必要的,它使得我们这些原本两点一线的孩子,能在这社区服务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也为我们今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这一次我们来到了社区敬老院,一切都十分陌生,接待我们的是敬老院院长,她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敬老院的院史,随后,她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老人们的寝室内,让我们和老人结对子。 真没想到老人对我们十分热情,并主动和我们谈天,他们也十分体谅我们,认为我们现在是高一,学习相对比较紧,所以只需我们花一两个小时做些清洁工作就行了,不要耽误了我们的学习。
我们听后心里都十分感动,此时,我心里更是暗暗立下诀心,一定要让老人感受到温暖,让他们得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关心和帮助。老人中,有不少是象棋高手,正巧我们几个同学中也有几位象棋迷,这可把他们乐坏了,所以以后几天中每次到敬老院来,都要和老人下盘棋,这可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服务项目。
这不仅使我们在下棋中提高了水平,更成了我们和老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桥”。在对弈中,我们和老人之间的友谊渐渐地加深了,老人的脸上似乎更多的是笑容。
开学前,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再为老人们多做一点事,以表示社区对他们的关爱。2007年6月2日—6月3日 今天是周末,我们社区服务队的几个同学又来到了社区服务站,同服务站的叔叔们一起精心制作社区科普宣传栏和法律教育宣传栏,并帮助他们在社区进行《继承法》、《婚姻法》等司法讲座,很受社区居民欢迎。
现在社区的居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的提高,组织这种宣传非常及时、有效!大家都在学法、懂法、用法,这便于人们在任何场合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法律进社区这是一个好的活动方式,既方便了居民又学到了法律。
对于我们来说,参加这种社区活动本身也是一次法律教育的机会,到社区参加组织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实践机会,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社区服务的总结记录,通过社区服务,我感到自己在成长,感受到的自己以后身负的重任,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将来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3. 社区评价如何写
给你一个范文 社区名称: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南全福小区 社区简介:南全福小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北部,全福立交桥南邻,是一处历史悠久而又颇具时代气息的现代化都市小区. 小区是由15座六层四单元的居民楼构成,小区的附近设有居委会以及街道办事处,对面是其附属单位即一所小学,一个幼儿园,一处中心卫生室以及一个综合市场. 共建意义:社区服务是从校地合作,共同育人,互惠互利的角度出发的,对社区和学生自己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青年学生走入社区,服务居民,有助于解决社区的一些实际困难, 共建议项: 甲方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一班 乙方:济南市南全福社区 一,甲方组织山东大学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课余或寒暑假时间到乙方社区开展社区服 务活动.乙方为活动顺利展开提供基本保障和便利条件 , 甲方遵守乙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乙方协助甲方做好社区居民需求的汇总反馈,安全保障等工作 , 并在社区居民中作 好宣传发动工作.乙方为甲方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一定的联系场所 , 为大学生志愿者 社区服务开展工作提供条件. (原班助钱增老师与社区负责人签协议) 三,在服务过程中 , 甲方负责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组织和具体管理工作 , 乙方负责协助汇总掌握社区内居民的具体要求 , 双方在协商的基础上 , 确定服务内容 . 四,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双方负责对学生社区服务效果,居民反映的跟踪管理,及时跟就社区需求的变化对服务项目进行调整,确保服务社区工作能达到居民和大学生双方受益的效果. 五,甲方与乙方,将本着互惠互利,双方服务,共同受益的原则执行本协议,不断加强双方的友好往来和协作关系. 六,为加强协作双方定期互通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取报服务站建设和在本区服务的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七,本协议自签字之日生效,其变更或废除由双方协定. 活动特色:2004年度,新闻一班同学负责为南全福小学的30余名同学进行义务家教,实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一个学期的辅 导,该小区同学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受到了家长,老师以及社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同学们也与小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体验到了社会实践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计划(2005—2006学年): 与社区领导及家长再联系,将原来的家教服务继续进行; 策划一次较大的活动,共同娱乐,加强友谊; 组织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座谈会,对如何培养孩子进行交流以及讲述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 四,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山大校园,让其感受大学氛围,树立远大目标. 新课标下的我们04届学生须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本人以填表形式记录的社区服务活动参加了两次。一次是在高一时间寒假期间,早上时间在碾米加工厂给村民们提供帮助,另一次是高二暑假期间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和他们谈话。
出生在农村,周围都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或事。我们村习惯在早上碾米,碾米加工厂六点半会准时开门。
在那里,我有实践的机会。村民都会准时地在六点半到七点半这一个钟的时间内赶到。
我在寒假的那段时间差不多每天都会去趁下热闹,顺便帮一下有需要的乡亲。他们中有老有少,对于老少人群,这是极需帮助的。
给他们把谷抬上谷斗,然后就可以等待散发清香的米出来,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大家在等待的时候会说东说西,谈天说地,彼此交流趣事和反映一些情况,在那期间,来自村各个角落的人都会走到这里。
我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学到了不少。也听出他们的所优所喜,对世事百态的态度和评价。
看到他们能高兴的说说论论,我也为他们的高兴而高兴,他们也少不了问我的学习情况,这正合我意,把积下的话倾诉出来。他们也感激我的帮助,我还以笑容。
只要能使别人快乐,我觉得这是快乐不过的了。 那次到东成敬老院是和同学一同去的。
我们约好了在那天下午去那里,我们凑钱买了些东西带着我们的诚意到了敬老院。院里能看到的是洁净的庭院内绿树成荫,弯弯的小道旁边是一块块种上了蔬菜的土地。
看出地是湿的,老人伯伯婆婆有在树阴板凳上谈笑的,有在自家房里看电视的,也有在料理着自己的菜地。他们都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
那里没有音乐,有的是鸟鸣虫叫。他们懂得他们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他们乐于给予他们的自由闲适的生活。也乐于和慰问团体交流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