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说明怎么写
基本是回答几个问题,一是什么?项目来源、项目性质、概括、环境等;二做什么?工程内容,要做写什么;三怎么做?就是施工方法,工法、人员设备配置、施工顺序、进度安排等;四是保证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五是安全保障、文明施工等。
一、施工说明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3、工程材料选择,设计要求钉验收标准
4、通用图样
5、其他需说明条款
二、施工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市区计划与经济委员会通港闸计经《关于钢木构件公司新建生产厂房的立项批复》;
2、市国土规划局港闸分局的土地使用权属变更审批表;
3、场地红线图;
4、有关规范、规定。
二)、工程设计的规模及范围
1、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达到设计高质量、高速度,并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满足各项设计规范前提下,考虑建筑造型及建筑特色。
3、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及地形条件。
三)、工程设计的规模及概况
本工程地址为原建机分厂的现有规划用地,资金来源为自筹,总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建筑用途为生产厂房和办公楼。办公楼主体四层,生产厂房为二层。
2. 工法论文怎么写,大概的格式和主要的内容,最好有一篇比较靠谱的
编写要点
1、前 言:概述本工法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及奖励情况内容。
2、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3、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
4、工艺原理:说明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及其理论依据。
5、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要按工艺流程顺序或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叙述并辅以流程图、示意图等。
6、材 料: 特殊说明主要材料的规格、技术标准、质量要求等(列表)。
7、机具设备:列表说明必须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的名称、型号、性能、应配备数量。
8、劳动组织及安全:列表说明所需工种构成、人员数量。
9、质量要求:说明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及有关部门、地区颁布的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及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
10、环境要求: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环境进行保护。
11、效益分析:对采用本工法的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指标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并说明所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必须由建设单位出具的原件、经济效益应有的数据对比)。(量化比较)
12、应用实例:说明工程项目的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一项工法的形成一般需一个以上工程应用实例。
3. 施工工法编写的误区有哪些
工法编制的十大误区
工法的开发、编制、应用工作在中建系统已开展许多年,对于初次编制工法的年轻工程师们,正确理解工法含义,全面了解工法编制内容,是编制一篇合格工法的关键。
误区一:工法与技术总结概念混淆
工法是一种具有指导企业施工和管理的规范化文件,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由于工法具有技术先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等特点,经过专家评审可分为国家级工法,总公司级工法,局级工法。因此,工法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实用性、适用性。
技术总结是企业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是一种编写形式多样化的文件。它主要针对工程实例中某项技术设计、材料应用、工艺改进、质量整改等问题进行归纳,作为企业自身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因此,技术总结对外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借鉴性。 所以,工法是技术总结(成功经验的技术总结)的提炼和精华,它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格式编制。
误区二:选题不具时效性
工法要反映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使其科技成果具有推广意义,了解自身企业目前掌握的施工技术在同行业中的先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已在各施工企业中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不是一个好的工法编制选题,因此,工法编制选题应具有时效性。
误区三:前言冗长,不精练
工法的前言是概述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及获奖情况。因此,前言用语要准确规范,文字要言简意赅,切忌词语冗长,更不能将工程概况写入前言。
误区四:此特点非彼特点
工法内容的第二条“特点”是指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换句话说,采用本工法施工较以往传统施工方法上的优点。不能将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特性理解为工法的特点,更不能理解为要向大家介绍你这篇工法的写作特点。
误区五:工艺原理不明确
工艺原理是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原理。通过工法中涉及的材料、构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说明本工法技术先进性的真正成因。
误区六: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不对应
工艺流程是施工操作的顺序,在工法编制中用网络图表示。因此,操作要点一定要对应网络图中施工顺序进行详细地阐释。不能网络图中提到的施工步骤在操作要点中没有解释,也不能操作要点中说明的问题在网络图中没有反映。
误区七:材料说明不全面
为保证工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工法中涉及的有关“材料”的指标数据一定要严谨、准确。在介绍工法“材料”内容时,除介绍本工法使用新型材料的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还应注明材料来源的生产厂家。因为不同厂家生产出的同类材料在规格、性能上可能有细微差别。实例应用中,材料的准备、配比、用量会有细小的调整。此外还应强调该材料在操作要点中起到的作用,以证明该材料在工法技术实现中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八:质量要求不明确
有些工法的质量要求可依据现行国家、地区、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定执行,有些工法由于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中末规定质量要求,因此在这类工法中质量要求应注明依据的是国际通用标准,国外标准,还是某科研机构、某生产厂家的试行标准,使工法应用单位明确本工法的质量要求,使质量控制有参照依据。
误区九:效益分析的片面性
工法之所以要推广是因为它的技术先进,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工法的效益分析中,人们往往只注意成本效益的分析而忽略了工期效益、质量效益的分析。其实,有些工法要推广的技术前期成本投入并不低,然而它带来的工期效益、质量效益、安全效益、环保效益等综合效益却很高。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前期成本投入高的工法就不是一篇好工法,更不能认为这类高技术含量的工法在效益分析上没有可比性,这样会走入效益分析片面性的误区。
误区十:书面文字是工法表达的唯一方式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工法编制工作也进入新的阶段,传统的书面文字、表格、图片已不再是工法表达的唯一方式。运用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声像文字混合技术可以提高工法的表达效果,使其更直观、更真实、更易懂。
ps:
一篇合格的工法是在深度了解工法的含义、性质、内容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它可作为技术模块在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方案中直接采用。工法的编制工作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它的持续和发展是新技术、高科技发展以及推广ISO—9000系列标准的必然趋势。
4. 企业施工工法应如何编写
二○○三年六月十七日 河南省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工法开发、编写与推广应用,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施工相结合,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称为工法。它具有先进、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等特点, 第三条 工法分为国家级(一级)、省级(二级)、企业级(三级)三个等级。
其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申报为国家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省先进水平,有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省级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本企业先进水平,有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为企业级工法。 第四条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与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应由分管施工生产的副总经理或总工负责推行工法的领导工作,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并指定专人承办。 第五条 企业根据承建工程任务的特点,制订开发与编写的年度计划,由项目领导组织实施,指定专人编写。
第六条 工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1、前言:概述本工法的形成过程和关键技术的鉴定情况等; 2、特点:说明本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 3、适用范围:说明最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施工部位; 4、工艺原理:说明本工法工艺核心部分的处理; 5、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说明本工法的工艺流程(可用网络图等)和操作要点; 6、材料:说明本工法使用新型材料的规格主要技术指标、外观要求等。 7、机具设备:说明本工法所必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工具、仪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及合理的数量; 8、质量要求:说明本工法必须遵照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地区颁发的标准、规范名称,并指出本工法在现行标准、规范中未规定的质量要求; 9、效益分析:从工程实践效果分析本工法的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应用实例:说明本工法应用的工程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程量和应用效果。
一项工法的形成,一般须有三个应用实例。 按上述内容编写的工法,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简练、数字准确,其深度应满足指导项目施工与管理的需要。
第七条 工法的申报与审定按建筑施工企业的隶属关系,逐级进行申报。企业级工法申报出具的技术鉴定书须先由本企业组织专家有关进行鉴定,然后报当地建委有关部门,由当地建委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评审,提出推荐意见报省建设厅。
第八条 工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由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评定并按百分制评审。其中审定工法的技术水平与技术难度分值为20%;审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值为30%;审定其先进性以及使用价值、推广应用前景分值为40%;审定编写内容、文字水平、装订等分值为10%。
第九条 省建设厅从发布的省(部)级工法中择优选择向建设部申报国家级工法。 第十条 申报条件及提交资料 1、经各省辖市建委推荐; 2、工法中的关键技术经过专门鉴定,属本地区领先水平(附技术鉴定证书复印件); 3、经过工程实际应用,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附效益分析结果证明材料并加盖本企业印鉴和财务印鉴予以确认); 4、工法的编写应内容齐全、图文并茂,能指导施工,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每个应用实例应提供实物和施工过程照片不少于3张); 5、提交的工法申报书(见附表)是审定工法级别的主要依据,工法主要完成单位应按要求详细、如实地填写,如涉及有关专利技术,请注明专利号; 6、工法的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其保密部分可作为附件送审,在对外宣传和公开发布时,其保密部分可以删除。
第十一条 省建设厅将对企业实行工法的效果,作为对企业技术进步、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资质动态管理和大中型工程项目的招标中把工法作为评价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十二条 省建设厅将对开发和应用工法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
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工法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并通过媒体予以宣传。 第十三条 企业应对开发、编写和推广应用工法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作为业绩考核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获得国家级工法者每项奖励不低于3000元,获得省(部)级工法者每项奖励不低于1500元,获得企业级工法者每项奖励不低于500元。对工法管理与推广工作有显著成效者也应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奖金从企业奖励基金中开支。
第十四条 工法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工法的开发、编写、审定等费用应从企业技术研发经费中支出。 第十五条 企业要注意技术跟踪,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工法在应用中的改进,及时对原编工法进行修订,以保持工法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工法可作为技术模块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标书中直接采用。工程完工要及时总结工法的应用效果。
第十六条 企业开发编写的工法,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
5. 施工工法与施工方法的区别
施工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法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发应用新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 施工方法是根据是施工方案的具体化和实践化; 施工方案是根据一个施工项目指定的实施方案。
其中包括组织机构方案(各职能机构的构成、各自职责、相互关系等)、人员组成方案(项目负责人、各机构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等)、技术方案(进度安排、关键技术预案、重大施工步骤预案等)、安全方案(安全总体要求、施工危险因素分析、安全措施、重大施工步骤安全预案等)、材料供应方案(材料供应流程、接保检流程、临时(急发)材料采购流程等),此外,根据项目大小还有现场保卫方案、后勤保障方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