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的笔顺怎么写
领 lǐng
颈,脖子:引领而望。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
事物的纲要:领袖。要领。提纲挈领。
带,引,率(shu刬 ):带领。率(shu刬 )领。领头。领衔。
治理的,管辖的: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
接受,取得: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刼 )。招领。
了解,明白:领悟。领略。心领神会。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领席。
古同“岭”,山岭。
发
笔画数:11;
部首:页;
笔顺:撇捺捺折捺横撇竖折撇捺
2. 发的笔顺怎么写的
发笔顺:撇折,撇,横折,捺,点。
基本信息:
发拼音:fā,fà
部首:又,四角码:23407,仓颉:ivke
86五笔:ntyc,98五笔:ntcy,郑码:ZMXS
统一码:53D1,总笔画数:5
基本解释:
1、交付,送出:分发。
2、放,射:发射。
3、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扩展资料:
常见组词:
1、发热[fā rè]
温度增高;产生热量。
2、沙发[shā fā]
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坐具。
3、发亮[fā liàng]
发出亮光。
4、启发[qǐ fā]
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5、发誓[fā shì]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3. 马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马的笔画笔顺:横折、竖折折钩、横、
基本字义:
马(拼音:mǎ)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马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马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后又假借为大。马也用作姓氏。
马是重要意符。用“马”做意符的字主要有两类:一类与马的名称和马的性状有关,如:骏、驹、骥;古时的车靠马牵引,因此许多表示驾车、驱车的字都从“马”,如:驭、驰、驶。
组词如下:
马上、小马、马车、海马、跑马、马匹、马蹄、马鬃、骒马、立马、野马、马桶、斑马、战马、马蜂、黑马、马甲、赛马、马陆、下马、马靴、马术、铁马、马刀、竹马、马镫、马扎、马厩、响马、马鞭、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马上
马背上。多指征战武功。
2、小马
清代衙署中一种执役人员。
3、马车
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
4、海马
鱼,体侧扁而弯曲,包在骨质环节形成的硬壳中,长5—33厘米,淡褐色,尾巴能蜷曲,头与躯干成直角,略像马头,直立游动。种类较多。
5、跑马
骑着马奔跑。
4. 脊字的笔顺怎么写
脊字的笔顺是点, 提, 撇, 点, 撇, 捺, 竖, 横折钩, 横, 横,笔顺图是: 基本释义: 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髓。
~椎。 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山~。
屋~。书~。
3、姓。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 脊背 屋脊 书脊 脊柱 一、脊背 [ jǐ bèi ] 解释:背脊,背部。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他的眼圈青肿,脸孔乌紫,脊背显得更加驼了。” 二、屋脊 [ wū jǐ ] 解释: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
《南史·王琳传》:“所居屋脊,无故剥破,出赤蛆数升,落地化为血。” 三、书脊 [ shū jǐ ] 解释:书籍上被装订住的一边。
新式装订的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名称等。 鲁迅 《彷徨·弟兄》:“ 靖甫 伸手要过书去,但只将书面一看,书脊上的金字一摩,便放在枕边。”
四、脊柱 [ jǐ zhù ] 解释: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俗称脊梁骨。
人的脊柱由三十三个椎骨构成,形状像柱子,在背部的中央,中间有一条椎管,内有脊髓。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个部分。
5. 睛字笔顺怎么写
睛
读音 jīng
部首 目
笔画数 13
笔画
名称 竖、横折、横、横、横、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