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凳怎么写

1. 板凳的凳笔画顺序怎么写

板凳的凳笔画顺序:横撇/横钩、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凳拼音:dèng,注音:ㄉㄥˋ,部首:几部,部外笔画:12画,总笔画:14画 笔顺: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ノフ 释义:有腿没有靠背的坐具:凳子。

板凳。方凳。

杌凳。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脚凳[jiǎo dèng] 执行钉死刑罚的十字架上的脚踏子。

2、榻凳[tà dèng] 床前踏脚的矮凳。 3、石凳[shí dèng] 石砌成的凳子。

4、矮凳[ǎi dèng] 一种没有扶手和靠背的坐具。 5、揽凳[lǎn dèng] 店铺设于柜台外的长凳。

6、方凳[fāng dèng] 属于中国宋元以后家具椅凳类。

2. 椅子怎么写啊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宋。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有钱、有势人家不仅居室必备,就是出行时还要由侍从扛着胡床跟随左右以备临时休息之用。胡床在当时家具品类中是等级较高的品种,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客才有资格享用。在方人雅士中还多有褒词及生动描述。如南朝梁庾肩吾《咏胡床诗》曰: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出征。何如淄馆下,淹流奉盛明。胡床因其形态特点又有“交床”和“绳床”之称。隋朝称“交床”,是因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宋。陶 《清异录》云:“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见的马扎儿。唐代始有靠背。这种逍遥坐很可能就是带靠背的胡床。胡床最早出现于汉代,比唐明皇早几百年,要说为唐明皇创意显然不妥。所以这里所说的创意,应指增加了靠背。胡床在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甚,不过宋时称胡床者渐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带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还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可见,椅子的名称虽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见家具,但它还未完全从床概念中分离出来。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很普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绝》中写道: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这里所说的床,虽反映不出是否为带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决不会是睡眠用的卧具。“椅”,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其原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其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了。如郎余令《历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为四直腿,束腰,上侧安托角牙,棱角处起线,这种装饰在明清时期称为“混面双边线”。坐面上在后部立四柱,中间两柱稍高,上装弧形横梁,两端长出部分雕成龙头,扶手由后中柱通过边柱向前兜转搭在前立柱上。扶手与坐面中间空当嵌圈口花牙。扶手尽端亦雕成龙头,与后背搭脑融为一体。坐面附软垫、衬背。这在当时应是十分精制的椅子了。唐代卢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铃杵代替四足,两侧有横枨连接,扶手前柱和椅边柱圆雕莲花,扶手和搭脑上拱,两端上翘并装饰莲花,莲花下垂串珠流苏,整体造型庄重华贵。镶金坠玉的家具在当时寺院中体现了高僧的尊贵与神圣。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五代至两宋时期的家具大体保留着唐代遗风,只是高型家具较前更加普及了。高型家具的使用在民间形成时尚,居家必备高型桌椅,这从当时的绘画中可见一斑。如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市肆小店,无不陈放各式高型家具。宋代《会昌九老图》中描绘的圈椅也是前代没有品种。在近年发掘的宋代墓葬中还有以石、陶制作的家具模型或在墓室墙壁用砖砌成或雕成各式家具,其中表现墓主夫妇对坐在椅子上的场面最为普遍。如河南方城出土的石椅残件、河北井径县柿庄七号宋墓墓室砖雕桌椅、柿庄二号墓墓室壁画《对坐图》中的桌椅、洛阳涧西宋墓墓室的砖雕家具等。这说明椅子等高型坐具不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还被人微言轻殉葬用器。宋代流行一种交椅,等级高于其它椅子,稍有身份的家庭都置备交椅,供主人和贵客使用。

3. 家具设计说明怎么写

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家具主要尺寸 一、床类: 1、床面长增加:1970、2020、2120mm三档。

2、床面宽增加:720、1100、1800mm三档。 3、单人床和双人床的划分以床面宽1350mm为界。

4、规定了单层床的床面高为400~440mm。 5、安全栏板所留缺口在500~600mm。

6、安全栏高度不小于200mm。 7、床面高分为放置床垫和不放置床垫两种情况。

单层床主要尺寸表(单位:mm) 床面长 床面宽 床面高 双床屏 单床屏 放置床垫 不放置床垫 1920 1970 2020 2120 1900 1950 2000 2100 单人床 72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240~280 400~440 双人床 1350 1500 1800 双层床主要尺寸表(单位:mm) 床面长 床面宽 底床面高 层间净高 安全栏板缺口长度 安全栏板高度 放置床垫 不放置床垫 放置床垫 不放置床垫 放置床垫 不放置床垫 1920 720 240~280 400~440 ≥1150 ≥980 500~600 ≥380 ≥200 二、桌、椅、凳类: 1、桌类 1) 桌面高为680~760mm,桌椅高差为250~320mm。 2) 双柜桌宽为1200~2400mm,深为600~1200mm。

3) 单柜桌宽为900~1500mm,深为500~750mm。 4) 增加了梳妆桌的内容。

5) 餐桌中增加了长方桌并形成系列尺寸:宽900~1800mm,深450~1200mm。方、圆桌600~1800mm,方桌最大尺寸为1000mm。

双柜桌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宽度级差 深度级差 中间净空高 柜脚净空高 中间净空宽 侧柜抽屉内宽 1200~2400 600~1200 100 50 ≥580 ≥100 ≥520 ≥230 单柜桌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宽度级差 深度级差 中间净空高 柜脚净空高 中间净空宽 侧柜抽屉内宽 900~1500 500~7500 100 50 ≥580 ≥100 ≥520 ≥230 单层桌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宽度级差 深度级差 中间净空高 900~1200 450~600 100 50 ≥580 梳妆桌尺寸表(单位:mm) 桌面高 中间净空高 中间净空宽 镜子上沿离地高 镜子下沿离地高 ≤740 ≥580 ≥500 ≥1600 ≤1000 长方餐桌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宽度级差 深度级差 中间净空高 900~1800 450~1200 50 50 ≥580 方餐桌、圆餐桌尺寸表(单位:mm) 桌面宽或直径 中间净空高 600、700、750、800、850、900、1000、1200、1350、1500、1800(其中方桌边长≤1000) ≥580 2、椅、凳类 1) 软座面最大座高460mm。 2) 取消椅背宽尺寸、角度级差和宽深比的规定。

桌面高、座高、配合高差表(单位:mm) 桌面高 座高 桌面与座面高差 尺寸级差 桌下净空高 680~760 400~440 软面最大座高460(含下沉量) 250~320 10 ≥580 扶手椅尺寸表(单位:mm) 扶手内宽 座深 扶手高 背长 尺寸级差 背斜角 座斜角 ≥460 400~440 200~250 ≥275 10 95°~100° 1°~4° 靠背椅尺寸表(单位:mm) 座前宽 座深 背长 尺寸级差 背斜角 座斜角 ≥380 340~420 ≥275 10 95°~100° 1°~4° 折椅尺寸表(单位:mm) 座前宽 座深 背长 尺寸级差 背斜角 座斜角 340~400 340~400 ≥275 10 100°~110° 3°~5° 长方凳尺寸表(单位:mm) 凳面宽 凳面深 尺寸级差 ≥320 ≥240 10 方凳、圆凳尺寸表(单位:mm) 边长或直径 尺寸级差 ≥260 10 三、柜类: 1、挂衣空间深(宽)不小于530mm。 2、挂长外衣的为1400mm,短外衣的为900mm。

其测量基准由衣棍上沿。镜子上沿离地高为1700mm。

3、柜体、抽屉面下沿离地高不小于50mm。亮脚底部离地面净高不小于100mm。

4、柜内抽屉深≥400mm,底层抽屉面下沿离地面高≥50mm,顶层抽屉上沿离地高度≤1250mm。 5、文件柜最小宽度为450mm,最大高度为2200。

增加370~400mm、700~1200mm高度尺寸。 6、矮柜高度为400~900mm,深度≤500mm。

7、镜子上沿离地面高不小于1700mm。装饰镜不受高度限制。

8、增加床头柜的部分尺寸。 柜内空间尺寸表(单位:mm) 柜体空间深 挂衣棍上沿至顶板内表面距离 挂衣辊上沿至底版内表面距离 挂衣空间深 折叠衣物放置深 适合挂长外衣 适合挂短外衣 ≥530 ≥450 ≥40 ≥1400 ≥900 床头柜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高 400~600 300~450 500~700 书柜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高 层间净高 尺寸 600~900 300~400 1200~2200 1)≥230 2)≥310 尺寸级差 50 20 第一级差200 第二级差50 — 文件柜尺寸表(单位:mm) 宽 深 高 层间净高 尺寸 450~1050 400~450 1)370~400 2)700~1200 3)1800~2200 ≥330 尺寸级差 50 10 — —。

4. 桌椅凳 的来历

椅始源于魏晋和隋朝,初名为胡床或马扎,直至唐明宗时期开始形成有靠背的椅子,到宋代出现交椅,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成语正襟危坐也是源于历代皇帝在交椅上的坐姿。 纵观吾国古今坐俗,可以大概为二,即自古至隋为跪坐时期,唐宋以后为椅坐时期。盖汉代有榻与胡床传人,但榻乃供跪坐,胡床虽为垂足坐,顾仅用于特别场合,此时社会仍普遍通行跪坐,故不能以一般状况论。兀子(凳)本可垂足,此坐始于唐,盛于宋。唐之椅子、绳床垂足而且倚坐,宋代承习,当然无异。所以唐宋时代,完全同为椅坐,传之今日矣。自古至唐,席地而坐,唐始为椅坐,此不独文献上,足为明证,即汉代山东孝堂山石刻及武梁祠之画像石,以及古传名画,今出土文物,亦可见之。(参考黄现璠著 《古书解读初探》)

即桌子。古代桌亦写做“卓”。也有作“槕”的,但今都谓“桌”。桌子的早期形象可见唐代敦煌壁画85窟屠房中的方桌,仅方形木板下置四根方形柱腿。我国桌子究竟始于何时,至今说法不一,未见定论。

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就有木桌。公元 1世纪古罗马出现大理石和青铜制的桌。在中国战国时就有几和案,如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了战国漆案和漆几。其中漆案造型端庄稳重,案腿呈栅状,主柱雕成禽形,外表漆绘花纹图案;漆几为板状几腿,榫卯结构油漆黑地朱纹。隋、唐时期出现了高桌。

桌椅的来历 现在,我们家中的桌、椅、凳等家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们的来历是怎样呢?

家具中最早出现的是床,甲骨文里就有“床“字。在河南信阳楚墓中曾出土一张战国时期的床。战国时已从外域输入胡床。据说,胡床是用两根木棍相叉,床面以绳索编成。它可以收拢起,也可以张开来,携带很方便,很有点像现今人们所说的“行军床“。

古代没有桌椅。桌子的前身是几和案,也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家具,它出现在汉代以前,到西汉已经普遍使用。《西京杂记》中说:“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公侯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zhi(细毛织的毯子)为囊,凭之。“这说明,“几“在古代不是供人坐的,而是供人依倚用的。

案分为书案和食案两种。这说明古代读书、写字、吃饭就要用案。这种案的尺寸比较小。《后汉书·梁鸿传》记载:“妻为具室,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吴志》中说:“孙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复有言迎曹者,与此案同。“这里提到的“案“是书案。

“桌子“这个名称出现得却很晚,宋朝杨亿著的《谈苑》里第一次提到它时,写成“卓“字,以后演变成“桌“。据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说,我国正式出现“桌子“这个名称,是在宋朝。“桌子“之名,始见于杨亿《谈苑》。《谈苑》云:“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方卓然而高可倚也。《五灯会元》张九成传,公子推翻桌子。观《谈苑》顾其名兼施其义,可见宋以前无物,为主家所创新也。故其字《谈苑》从卓,《五灯会元》作桌。《五灯会元》为宋沙门齐川作,用卓既久,遂以意告为桌字。“

凳子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还不太清楚,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中,出土两件我国最早的瓷凳模型证明,长方形凳面的凳子至少在隋朝就有了,从凳腿与凳面宽度一致来推断,它可能是由几演变而来的。

椅子起初称“倚“,《唐语林》讲到颜真卿出使时最早提到“倚“。从形象资料看,最早要数敦煌莫高窟285窟中的西魏壁画《山林仙人》。

桌椅产生以后,开始只供贵人享用,而且等级也非常严格。如《宋史·后妃传》中记载着这样一段史实:刘贵妃与孟后朝见太后,孟后坐金漆椅,刘贵妃也坐这种椅子,左右见了都不服气。真正椅子、桌子普及到民间,成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生活用品,大约是在北宋中期和南宋时期。到了金、元以后,古人度地而坐的风俗就逐渐被废除了。

宋代在前代家具的基础上,家具新品种不断出现,除了床、桌、椅、凳、高几、屏风外,还有长案、柜、衣架、巾架、曲足盆、镜台等,家具制作上也有不少进步,如在家具上面雕刻花饰。明代,出现了选料严格、造型美观、雕镶精巧的家具,使家具除了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成了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5. “坐”字按笔画顺序怎么写

笔画顺序:坐zuò ㄗㄨㄛˋ ◎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

坐待。坐垫。

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

坐禅。坐功。

坐骑。 ◎ 乘,搭:坐车。

坐船。 ◎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坐庄。 ◎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

坐北朝南。 ◎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 定罪:连坐。

反坐。坐赃(犯贪脏罪)。

◎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 同“座”。 同义词、反义词 立,卧,站 详细解释:坐 zuò 【动】 (会意。

《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sit〗 像二人对坐土形。——林义光《文源》 坐而迁之。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

退而坐,取屦。——《礼记·玉藻》 受立、授立,不坐。

——《礼记·少仪》 武坐致右宪王。——《礼记·乐记》。

疏:“坐,跪也。” 坐行而入。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

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

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

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坐以待旦。

——《书·太早上》 坐如尸。——《礼记·玉藻》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纪》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战国策·魏策》 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坐语未讫。——《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现代在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置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sit〗 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舟中晓望》 又如:坐地(坐下;坐着;坐在地上);坐堂(坐在堂上);坐上客(原指在坐宾客。后称受人礼遇为坐上客);坐啸(闲坐吟啸,无所事事);坐拜(跪拜);坐右(曲右足而坐);坐列(排列而坐。

形容无斗志;坐在店铺内);坐思(坐着思念);坐起(安坐或起立;起身而坐);坐静(静坐修持);坐饮(入座宴饮);坐催(坐等催取) 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beseated〗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左传》 就打止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坐不成。

——《西游记》 又如:坐膺(荣膺;受封);坐办(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者);坐馆(任塾师或幕客) 定罪,由…而获罪〖bepunished〗 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注:“讼曲直也。” 坐,罪也。

——《苍颉篇》 遣郭威招诱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新编五代史平话》 又如:妄坐(受冤枉而误判其罪);坐大辟(判为死刑);坐假(因受诬而获罪);反坐;连坐;坐法(犯法获罪);坐死(坐罪而被处死) 广汉虽坐法诛。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广汉竟坐要斩。 禹坐要斩。

因…犯罪,触犯法律〖commitacrime〗 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居留,停留〖stay〗 坐,止也。

从土,从畱省。会意。

土所止也。此与留同意。

——《说文》 父子坐旅中,惝恍累日,因留过岁。——清·归庄《黄孝子传》 又如:坐窝子(留在原处) 守,防守〖guard〗 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

——《左传·桓公十二年》 省外各府州县,皆有坐省家丁。——徐珂《清稗类钞》 又如:坐索(守候索取;守候催促);坐阵(守卫阵地);坐铺(守卫本铺。

谓警戒);坐夜(守夜) 枪炮发射时由力的反作用而使枪炮向后移动〖recoil〗。如:步枪的坐劲不小 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sink〗。

如:这房子向下坐了 置放。放在或摆在指定的位置上〖put〗。

如:坐一壶水;坐垫(安放在椅子、凳子上的垫子);坐钟(放在桌案上的时钟);把壶坐上 乘,搭〖机、船、车等〗〖travelby〗。如: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撬,走远路坐飞机、坐火车;坐马(供骑坐的马) 坐 zuò 【名】 坐儿,坐位。

后来写作“座”〖seat〗 坐中数千人。——《乐府诗集·陌上桑》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 置之坐上。 设一虚坐。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满坐宾客。——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坐寂然。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满坐儿;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坐儿;坐上(座席上);坐上客(座席上的宾客) 一次连续坐着的时间〖sitting〗。如:一坐就读了一本书 坐 zuò 【连】 因为;由于〖because〗 停车坐爱枫林晚。

——杜牧《山行》 但坐观罗敷。——《乐府诗集·陌上桑》 坐谪兴国州判官。

——《明史》 又如:坐此解职;坐是(因是。

6. 《书法有法》:古代人怎么写字

《书法有法》,知识出版社出版 东晋王羲之不在几桌上写字 “席地而坐”、“窗明几净”这些词语产生时,中国人还没有使用桌椅。

中国古人的坐,是两膝着地,脚掌朝上,屁股落在脚踝上。到南北朝胡床、胡椅引进才有了垂足坐。

我曾偶然看过一帧文物图片:西晋永宁二年的青釉双坐书写瓷俑,1958年在湖南长沙出土。两俑对坐,中间为一长方形几,上面放着砚台、笔与笔架。

一俑似手捧几块板,这样的板明显是“牍”。古时的牍为薄木板所做,一尺左右,故为“尺牍”。

另一俑则左手持一尺牍,右手执笔做书写状,正是阅读的姿势。 这说明,当时的几并不作书写时肘、腕的支撑和依托,只用来置放器物和文具。

两瓷俑证明了西晋人的书写姿势,也证明了长达几千年中国人都是在手臂、手腕无依托的情况下用此种姿势书写。 西晋永宁二年,已是西晋的末年,东晋就出了王羲之。

王羲之也是用这种姿势书写的吗?王羲之的书论中没有提及,同时代的书家亦未提及。没有提及是因为没必要提及。

只有一种情况下没有提及的必要,那就是众所周知,是一种常态。 我想,同期的绘画中可能会有无意识的反映。

请看宋摹北齐《校书图》:图中一大床榻上坐了4个人,属文人学者,在校书。当时的书不是装订成册而是论“卷”的。

榻上校书者姿态不一:其中一人左手拿纸,右手执笔正在书写,姿势如同西晋瓷俑;一人右手执笔作休息状,左手持纸伸平远看,像是欣赏自己的书作。 画右还有一人则坐于平交椅,右手持笔,左手拉着纸下方,纸上方由侍者抻着。

从同期的家具看,当时的几案都很矮,几乎与床榻齐平。如将纸放于几案上悬臂书写,视觉与手要有二三尺之遥,是无法写当时的细腻小字的。

若整个手臂放于几案上,好比人把头凑近至脚面,这显然是一个杂技动作,恐羲、献前贤不至于如此狼狈。稍分析,这分明不合生理自然。

画中坐于平交椅之人,将一尺来高、二尺来长的纸,放于几案上来写,岂不省事,却让书童如此抻纸,倒是证明了当时文人一般不在几上书写。古人总有书童在侧“磨墨抻纸”,早年的“抻纸”,大概就是这样的。

北齐的《校书图》与西晋瓷俑的书写方式如出一辙。 从西晋到北齐,期间近三百年,正是书法所处的巅峰期,正是王字一统天下的时期。

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图、《烈女传》等,都如实反映出当时“席地而坐”的生活状态。 《女史箴图》中,画有一站立女史,左手拿纸,右手执笔书写。

古人所说的“依马立就”大概就是这样的。可以断言,同时代的王羲之绝不是在几或桌子上书写。

隋唐和五代承袭六朝书写遗风 在中国,高的桌子晚于椅凳产生。桌子源于几案,椅凳产生六七百年以后,才和高桌相配,几、案仍有它们的用处。

我不由地想,在垂足坐而又无桌子相配的六七百年中,人们又是怎样写字的呢? 唐、五代已有了桌子,但往往是供放置餐饮、祭祀用具。当代的《宫乐图》、《六尊者像》、《听琴图》中较高的桌子,似都未作书写之用。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里,床榻边有几张桌子,但高低如同今天的几。同代王齐翰的《勘书图》中,主人坐于椅,身后亦有一高桌,其高度刚好与图中的椅子相配,而笔、纸、砚却置于面前齐膝高的方桌上。

图告诉我们,这齐膝高的方桌才是用来书写的。 我再强调一下“齐膝”二字。

请设想,隋唐尚书小字,人坐于椅上,无论悬臂或卧齐膝几案书写,头与上身都将曲至膝部,先辈哪能这样捉弄自己。所以,我肯定,隋、唐、五代,书写的姿势仍是六朝的遗风。

宋人的书写姿势已与今相差无几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已四处可见高的桌凳、桌椅相配使用。 在宋人《十八学士图》里,分明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书写姿势:人坐于床榻之上,面前放一高桌,桌面上平铺了一张纸,纸依旧是二尺来高、二尺多长,人则执笔欲向纸书写。

纸的两头分别放置一棍状物,以使纸抻平,这就是我们至今使用的“镇尺”,当然是金属、玉石、硬木之类的重物。“镇尺”的产生,是用于纸平铺与桌面书写而不易卷折和移动,与抻纸的作用同。

又,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中,可见一人立于桌案边,一狭长的手卷平铺于上,人悬臂书写,亦有“镇尺”之物于上。 写到此让我想起明代唐寅临摹的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他自作主张,在最后两女簇拥着一坐客的背后,加上了一张高的长桌,上面放置了笔墨,铺有一张卷纸,上面竟然压着“镇尺”。

而顾闳中的原作只有椅子、几、齐膝的方桌,从头到尾不存在高的桌子。至多在唐或唐以后的五代,将几置于床榻上从事写作。

唐氏浪漫成性,他把明代“伏案”书写的情景强加于五代,可见明代人对五代以前的书写方式已不了解。这种现象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也嘲笑过:“都穆《寓意编》:王维画伏生像,不两膝着地用竹简,乃箕股而坐,凭几伸卷。

盖不拘形似,亦雪中芭蕉之类也。”可见王维也将唐朝人的习俗强加于西汉的伏生,真好比硬要将炎夏的芭蕉长在寒冬的大雪中。

看来,“关公战秦琼”,古来有之。虽然唐氏、王氏浪漫,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客观的时代背景。

(《书法有法》,知识出版社出版)。

7. 画古代椅子怎么画

一统碑:古代一种单靠背,无扶手的椅子的名称。其主要特征是椅背与椅面之间呈直角,椅背上下宽度一致,搭脑两端不出头。称为一统碑是言其形如一座碑碣。南方诸省亦称“单靠”。

明式靠背椅:没有扶手的椅子都是靠背椅,靠背椅的造型变化主要是“搭脑”与“靠背”的不同,有许多式样。例如,比灯挂椅的后背宽的椅子叫“一统碑”椅,言其像一座碑碣,南方民间亦称“单靠”。

灯挂椅:靠背椅式样之一,其搭脑的两端挑出,很像江南农村竹制油盏灯的提梁而得名。

梳背椅:靠背椅式样之一,因椅子的靠背采用圆梗均匀排列而得名。

屏背椅:靠背椅式样之一,因把椅子的靠背做成屏风式而得名,常见有“独屏背”和“三屏式”等。

灯挂椅,是单靠背椅的一种款式,其搭脑两端挑出,因式样像江南农村竹制油盏灯的提梁而得名。

梳背椅:椅背部分用圆梗均匀排列的一种单靠背椅,因其椅背形如梳篦,故得名。

笔梗椅:是将靠背椅的靠背背板转换成若干根圆梗排列而成。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上,藏家常常将笔梗椅和梳背椅混淆。其实,梳背椅的背梗是均匀排列,而笔梗椅有虚背部分,无背梗。

屏背椅:指把后背做成屏风式的单靠背椅。常见的有“独屏背”和“三联屏背”等,是明式家具的一种典型式样。

扶手椅:指的是有靠背的又带两侧扶手的除了宝座、交椅、圈椅外统称。

扶手椅有两种形制,其一是南官帽椅,北方地区称为玫瑰椅,南方地区称为文椅,形制矮小,后背和扶手与椅座垂直;其二是四出头官帽椅,官帽椅是以其造型类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椅凳怎么写

知识

春训怎么写

阅读(2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训怎么写,内容包括一个服务人员的春训感悟及今后工作中怎样恪尽职守怎么写,党员干部春训班报告怎么写,我是一名村官,党员干部春训工作总结怎么写。这次春训不但是对思想觉悟的一次拓展,更是对我潜能的一种激发,同时我也为

知识

楷书家怎么写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楷书家怎么写,内容包括家字楷书怎么写开车怎么去,家的各种书法体怎么写,颜真卿楷书家和万事兴怎么写。家和万事兴 颜体楷书写法:

知识

好小说怎么写

阅读(1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好小说怎么写,内容包括怎样写好小说,怎样写好小说,怎么写好小说。大多数的小说里都有一个故事,所以我们想要写小说,似乎也该先找个故事。找什么样子的故事呢?从我们读过的小说来看,什么故事都可以用。恋爱的故

知识

宴篆书怎么写

阅读(18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宴篆书怎么写,内容包括诞字的篆书怎么写,餐厅两个字的篆书怎么写,爷篆书怎么写。1)【大】字篆书的几种写法【大】字方正小篆体的写法

知识

2016二胎证明怎么写

阅读(1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6二胎证明怎么写,内容包括第二胎是超生的计划生育证明该怎么写,符合生第二胎的证明怎么写,办二胎准生证的证明怎么写。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到女方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生育办公室,领取《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申请表》和再生育一

知识

风投退出机制怎么写

阅读(32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风投退出机制怎么写,内容包括风险投资中的退出方式的部分如何写,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什么样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目前,世界上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一)首次公开上市退出(ipo)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是指通过风险企业挂牌

知识

电子凭证有效期怎么写

阅读(2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电子凭证有效期怎么写,内容包括宝贝上架有个电子交易凭证有效期怎么写,淘宝电子凭证只有一天的有效期这个电子凭证最就多有几天百,电子交易凭证有效期怎么设置时间怎么设置。电子发票超过三十天提取有效期应该先去找商家,让

知识

宬字怎么写

阅读(1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宬字怎么写,内容包括宬字怎么读,宬是什么字,宬是什么字。宬 chéng编辑部首笔画部首: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皇史宬皇史宬汉字输入法编码:五笔型86:pdny 五笔型98:pdnb全拼输

知识

怎么写汉赋

阅读(2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汉赋,内容包括怎样写汉赋,刘向写的汉赋,汉赋怎么写呢我想学着写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

知识

t恤衫的英文怎么写

阅读(20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t恤衫的英文怎么写,内容包括一件t恤衫英语怎么说,T恤用英语怎么说,T恤衫英文是怎么写的。一件t恤衫英语:A T-shirtT-shirt 读法 英 [ti:,ʃɜ:t] 美 [tɪ,ʃɜ:rt]作名词意思是: T恤,短袖汗衫

知识

反省报告怎么写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反省报告怎么写,内容包括反省报告怎么写,反思报告怎么写,反省报告中怎么写工作失误。原发布者:欣雅网络科技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报告怎么写篇一:报告的写法与格式报告综论(一)定义及特点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

知识

媚丽怎么写

阅读(1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媚丽怎么写,内容包括媚丽可以组词吗,meili怎么组词媚丽可以组词吗,如何提升自己的媚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美丽的阳春三月来到了,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地点是如皋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和文化馆,我们踏着满心的欣喜出发了! 坐

知识

卡菜怎么写

阅读(1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卡菜怎么写,内容包括卡莱面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卡菜,大侦探小卡莱读后感。卡菜:很多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卡菜?卡菜就是获得自己想要的食材,有些食材是很难合的,比如:香菇、蘑菇、火腿、排骨、对虾、海参、青蟹、鱼翅等

知识

三年级读书成长手册怎么写的

阅读(4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三年级读书成长手册怎么写的,内容包括三年级读书成长手册怎么写的三年级读书成长手册怎么写的爱问知识,成长手册怎么写三年级学生的成长手册怎么写,成长手册怎么写三年级学生的成长手册怎么写。学生成长记录册的目的成长记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