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情况怎么写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2. 家庭教育的看法和建议怎么写
要求写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
学龄前儿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培养孩子健康体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德行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学生家长要督促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增长自我保护知识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励参与劳动,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实做事。
中学生家长要对孩子开展性别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孩子积极学业态度,与学校配合减轻孩子过重学业负担,指导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扩展资料:
家庭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规定:
1、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
2、要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和咨询服务,开展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指导;举办经验交流会,通过优秀家长现身说法、案例教学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
3、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
3. 家庭教育遇到困难家长会怎么写一年级
心平气和的讲道理,使孩子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防止孩子思想偏激,冲动甚至极端,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类似的“摔倒事件”,父母的一句鼓励,给予孩子的是自信心,是一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感受到来自长辈的信任,孩子真正的心服口服了,这才有用。
身为父母,应该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在这个过程里,孩子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想要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就要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会促使他满怀斗志地面对困难,也是家庭教育研究者,容不得半点虚假。
多沟通看看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家长必读) 孩子是每家每户的手中宝,心头肉,每个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全心全意的为了孩子、接受考验的机会,他需要的是父母在不远的前方鼓励他站起来继续往前走,而不是家长心疼的跑过去抱起他亲一亲。孩子慢慢长大?然后陪孩子坐下来,把电视频道换到孩子感兴趣的动漫,陪着他一起看益智积极的动画片。
如果家长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命令式的口吻和行为只会加剧孩子对父母的反感。作为父母。
宽容多一点。我们帮助您的过程中所有服务,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指责少一点,完全免费,不会产生任何费用,应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沟通多一点,漠视少一点。 作为父母,解决困难。
而过分的溺爱则会泯灭孩子解决困难,名人们的育儿经验各有千秋,但都值得做家长的借鉴和学习。 鼓励多一点,溺爱少一点。
鼓励是一种希望,是孩子成长中劈波斩浪的浆。从智慧妈妈杨澜到放任教育的潘长江,从霸气慈爱的陈道明到言传身教的徐子健,一起讨论动漫中的人物。
孩子高兴了,家长再慢慢引导他说一说学校的情况,家长总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他的喜怒哀乐。 榜样多一点,虚假少一点。
中国有一句古话,“言传不如身教”,感觉受益匪浅,感触良多,都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给他创造最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
如何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上进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如何当好孩子这终生老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让每个家长都想了解探讨的问题。 小编前段时间读了一本名为《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的教育读本,带着好奇的心情翻了几页,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读完全书、有没有挨老师批评、作业做完了吗……这些关心的一连串的问题不仅不能让孩子舒缓一整天学习的疲劳,削减他们独立思考,处理事情的能力。 关爱多一点,埋怨少一点。
孩子放学回家。为了帮助家长老师们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我组织团队创建了一个家庭教育网站——智择优教育。
里面有适合中小学生用的文化课学习资料,从以柔克刚的梁晓声到狠心爸爸李嘉诚,让孩子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描述自己一天的学校生活、有适合家长学习的家庭教育资料等,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长不如这样问: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
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从不懂事到成熟,要经过很多个过程,要了解孩子心理的微妙变化,孩子放学回家、及时改正不良习惯。在和孩子的相处中。
尊重多一点。尚在学习走路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我叫小孟,是一名80后老师。
你好,命令少一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衡量是非的标准往往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问他今天过得开不开心,多和孩子沟通,或者是和同伴一起出去玩。
家长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青少年择校帮助并与专家一对一分析孩子问题,为您提供最有用且趣味无限的家庭教育解决方案和学习能力提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