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好政务信息
原发布者:诛仙的小凤凰
政务信息怎么写政务信息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特定的形式向上级领导机关、平行机关及下级机关反映较重大的情况和重要工作,供领导决策参考的一种公务文书。它既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也能把领导意图进行传播,起到指导工作的作用。社会信息化程度快速提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利用信息手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重要的施政方式。能否写好政务信息,做好信息工作,是考量文秘人员参谋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常用政务信息包括决策反馈型信息、问题探讨型信息、公共突发型信息、交流建议型信息、预测调研型信息、领导言论型信息等。综观几类信息,其主要作用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上情下达、辅助决策、推动工作、服务基层。写好政务信息,做好决策服务工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拓展信息来源政务信息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信息应该来源于正规渠道。秘书人员采集信息的途径有:1.深入基层,与群众座谈,接听群众电话,对群众来信来访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获取来自基层的信息。2.将有分量的调研报告转化为信息。调研报告是深入实际工作中调查得来的,往往能揭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蕴涵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将这些内容精选出来,就是比较好的调研信息。3.认真学习领导讲话精神,将上级的文件材料和领导的言论、观点转化为信息。领导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 党政机关的信息写作有哪些要领
党政机关的信心写作应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主题要凝炼。
大凡一篇文章,都有明确的主题思想。信息作为短文,一条信息只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主题思想必须更集中、更明确,绝不能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一条信息能不能引起党委领导重视,有无使用价值,关键要看其主题思想如何。主题明确了,信息的基本骨架也就形成了。
具体来讲,要做到“三个集中”:一是反映的事情要集中。信息一般采用一文一事的写法,力求清楚、透彻,不能说东又说西,什么都想说,什么也说不清。
如果信息素材中涉及到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且两件事都值得写,那就分两条信息处理;涉及若干相近或相关的事情,应择其最突出、最典型的事情去写,其余的省略或不写。二是论述的观点要集中。
一篇信息应只讲一个观点,阐述时应力求用简短的语言讲清、讲透,与观点有关的话就说,无关的话或关系不大的话就不说或少说。为说明观点而引用的论据、例证、数字等也都应精选。
尽量减少道理式的语句,更不要高谈阔论、旁征博引。三是语言材料要集中。
围绕主题选择语言材料,能用一句话说清主题、讲清观点,就不用两句、三句,与主题密切相关部分应详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就要一笔带过或者略去。即使是需要详写的内容也要力求精简,禁绝一切大话、空话。
第二,立意要新颖。一则好的信息本身就应是“没注意到”的新东西。
因此,编写信息时必须突出一个“新”字:一是观点要新。应着力去发现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或新的见解,即使反映的是老话题,也应当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一些部门和单位上报的信息,在内容上、思想上不与时俱进,老生常谈,诸如过去一些“2314工程”和不适时宜的指导思想还经常出现在信息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二是内容要新。
改革和建设进程中会涌现出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会发现不少新经验、新做法,信息内容应当反映这些新东西,使其为发展服务。在处理和编辑信息中发现,有些部门和单位把过去同期上报的信息进行一下简单的调整又作为一条新信息报送上来,无任何新意可言。
三是角度要新。同一份信息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会得出不同主题,产生不同的认识效果。
要努力根据信息内容和当时的中心工作,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给人以新的启示。 第三,结构要严密。
信息一般控制在300字左右,必须结构严密、辞意简洁。一篇信息采用何种结构方式,应视主题需要而定,可采用固定的结构方式,也可几种结构方式交叉使用,关键使信息上下左右贯通,布局合理匀称。
目前常用的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倒悬式。这种写法把信息最核心、最紧要的先列出来,统领全篇。
此类信息的开头语往往就是信息的标题和主题。如“桥东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筹集10万元资金,解决老烈属、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的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三难’问题”。
短短的一句开头语就把整篇信息的标题和主题反映出来。二是综合式。
围绕一个中心议题,综合介绍各部门各单位的情况,把各部门各单位有特色的东西集中在一篇信息里,通常用于综合反馈各部门各单位对上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等。如,2004年1月21日19时,我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收看了《新闻联播》播出的****到张家口视察慰问的节目,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的关怀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有力推动桥东各项工作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条信息就根据各部门单位报送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而形成的。三是罗列式。
在一篇信息里几种情况、几个经验或几个问题并列起来。这种写法一般用于介绍经验、列举问题。
行文之间常用“一是、二是、三是”序号或用“;”连接表示层次。如教育局报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信息,它用“一是、二是、三是”的序号把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学校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分层表达出来,结构合理、严谨,被《桥东区委信息》第14期采用。
四是直叙式。用一两句话简要说明情况或问题,类似“一句话新闻”。
如红旗楼街道办事处荼坊社区自筹1.5万元组建起社区诊所,解决社区居民就医难题。这类信息经常被《桥东区委信息》简讯栏目中刊登。
第四,层次要清晰。信息篇幅短小,一般不分段落,一段成篇,必须语言紧凑、表述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使人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所以我们说,获得信息素材之后,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梳理,根据主题要求,考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必须按着一定的顺序去写;其次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内在联系,用一定的逻辑关系贯穿起来。如,对于有层递关系的内容,一般要本着“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有浅入深”的顺序来写,有时可使用“不但”、“而且”、“甚至”等词贯连;对于有并列关系的内容,几部分应平等排列,有的可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分隔,也可以用“;”。
此外,对于叙述事物的信息,也必须按着一定的顺序写。如,有的以时间为序,有的以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为序,有的按事物的因果关系为序,等等。
总之,只有注意层次性,并把各个。
3. 如何写政务信息
如何正确编写政务信息类稿件
政务信息是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常用的一种文体,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上报信息、对下服务信息、简报类信息、长篇信息等。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短小精悍的动态类、经验类、问题类信息。
这里只要特指狭义政务信息。
首先介绍一下政务信息与工作简报、消息的不同。
工作简报是各单位常用的一种内部交流刊物,主要反映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内部的各种工作动态、经验交流等。编写工作简报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多样,文章也可长可短。
消息属于新闻范畴,通常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组成,要求具备“五个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
目前,不少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的同志不太注意正确区分政务信息与工作简报、消息的不同,经常把本单位工作简报或消息当成政务信息上报。
政务信息在编写上,一是要求短、新、快,这一点与消息相同;二在写法上,政务信息不要求一定具备“五个W”,有的甚至不需要导语、背景、结尾,而且可以在文中直接用“一、二、三、四”,这是与消息的最大区别。三是语言要求更精炼,编写政务信息切忌任何套话和空话。四是有的政务信息不易公开发表,尤其问题类信息。
目前《河北国土资源》。如何正确编写政务信息类稿件
政务信息是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常用的一种文体,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上报信息、对下服务信息、简报类信息、长篇信息等。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短小精悍的动态类、经验类、问题类信息。
这里只要特指狭义政务信息。
首先介绍一下政务信息与工作简报、消息的不同。
工作简报是各单位常用的一种内部交流刊物,主要反映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内部的各种工作动态、经验交流等。编写工作简报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多样,文章也可长可短。
消息属于新闻范畴,通常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组成,要求具备“五个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
目前,不少从事办公室文秘工作的同志不太注意正确区分政务信息与工作简报、消息的不同,经常把本单位工作简报或消息当成政务信息上报。
政务信息在编写上,一是要求短、新、快,这一点与消息相同;二在写法上,政务信息不要求一定具备“五个W”,有的甚至不需要导语、背景、结尾,而且可以在文中直接用“一、二、三、四”,这是与消息的最大区别。三是语言要求更精炼,编写政务信息切忌任何套话和空话。四是有的政务信息不易公开发表,尤其问题类信息。
目前《河北国土资源》杂志“动态纵揽”栏目主要需要两类稿件,一是消息类,二是政务信息类,下面结合《河北国土资源》杂志,提供几种编写模式:
第一种模式:动态类政务信息
这种模式主要反映动态类信息,一般需按照新闻的要求规范写作,稿件也可同时向其他新闻单位投稿。
第二种模式:政策性政务信息
这种模式主要反映各地出台的一些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其写法需按消息要求写作,重点反映政策主要内容。
第三种模式:成果类政务信息
这种模式主要反映本单位某项工作成果,在主体中总结出主要工作成果即可。
第四种模式:措施类政务信息
这种模式主要反映本单位落实上级安排的某项工作任务,或本单位安排的主要工作,都已采取了那些具体措施。此类信息只写措施也行,也可在正文中增加一些已取得的进展或成果。
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虽然讲文无定法,但做为公文或新闻写作,基本原则还是应该遵循的。目前国土资源论坛“最新资讯”栏目所发帖子,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请坛友今后注意改正。
一是在语言方面,套话、空话、废话多,文字不精炼。 二是内容空洞陈旧,缺少具体措施和新鲜内容。 三是不善于归纳总结,理不出一二三四 四是消息类动态信息,要素缺失,内容不完整 五是不加删改,直接把本单位工作简报上传论坛 六是正文中不署真实姓名 七是同时配发图片新闻少
4. 公务员信息表怎么填
大专没有学位,可以不用填;工作单位就是看你去过哪些事业单位,公司或厂做过事,写上名称就行了,个人身份,如果现在还是学生的话,就写学生,是工人就写工人;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
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含参照管理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以及自主创业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在全日制学校就读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能作为基层工作经历。专业职称应该就是你们考的职称,像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之类的,我不知道你们专业的叫什么;职位类别将职位明确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专业技术类(B类)、行政执法类(C类)三大类;职位表上有的吧,层级代码就是你所报职位的那个单位的代码,职位表上有对应的。
具体说明,不是很懂,应该没有什么特别要说明的,不需要填吧;提供单位证明可以从以前做过事的单位开一张证明,有单们的公章的,单位公章需要在这上面盖前单位的公章。
5. 国土所政务信息怎么写
如何正确编写政务信息类稿件
政务信息是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常用的一种文体,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上报信息、对下服务信息、简报类信息、长篇信息等。从狭义上讲,主要指短小精悍的动态类、经验类、问题类信息。
这里只要特指狭义政务信息。
首先介绍一下政务信息与工作简报、消息的不同。
工作简报是各单位常用的一种内部交流刊物,主要反映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内部的各种工作动态、经验交流等。编写工作简报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多样,文章也可长可短。
6. 怎样写会议信息
(1)什么是会议简报(信息)
会议简报是以书面形式写出的关于会议的情况。简明扼要的报告,: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文种。
(2)如何写作会议简报
会议简报通常由报头、报身(正文)、报尾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报头。报头多有一套专门设计的固定版式,上面正中用醒目大字标明简报名称,报名下面标明编印机关、印发日期、编号。简报名称可由会议全称和文种(简报)组成,也有的只标“会议简报”字样。编号常用括号标在标题正下方靠近标题的地方。
第二部分,报身。又称正文,报身是会议简报的主体。通常的写法有三种:
①综述法:即由编者采集各方面的言论、意见加以概括而成,相当于会议的综合报道,将会议的进程、出席情况、会议的发言和议程一一加以反映。
②重点报道法:重点反映会议的某个重要报告的内容,小组讨论情况或一个与几个人的发言等。
③摘要法:摘录代表发言的概要,供与会者参阅。
第三部分,报尾。报尾写在简报最后一页的下方,注明主送单位或个人姓名、抄送单位、增发单位和印发份数。
会议简报的编写,要求及时、简明,要抓住有指导意义、能引导会议健康发展的内容加以报送。涉及各级机密事项的内容不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