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字的田字格写法是什么
1、汉字笔顺:ノ一一フ 2、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3、气的部首:气 4、汉语拼音:【qì】 5、基本解释如下: 欺压:受~。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6、基本组词如下: 气不忿儿【 qì bù fèn ér】: 气愤。
气包子【 qì bāo zi】∶比喻爱生气的人。气不公【 qì bù gōng】:因不公平的事而生气。
气不过【 qì bù guò】:气得受不了,两个过路人气不过,也加入了谴责的行列。气泵 【qì bèng】: 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
2. 文在田字格的写法
“文”字从玄从爻,以“文”的楷书写法为例,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图所示:
其中,点居于竖中线上,位于田字格上半部分中间偏上方的位置;横居于田字格上半部分中间略偏下;撇的起笔居于田字格竖中线上中心位置,整体重心偏田字格左半部;捺前半部分与田字格斜对角线平行,位于斜对角线下方,起笔略高于横中线,整体重心偏田字格右下半部。
扩展资料:
文,本义:花纹、纹理。从玄从爻。是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
“文”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作“文字”、“文饰”、“文武”、“天文”等义。其实这些都是“文”字的引申义。“文”字的本义应该是“文身”。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文”字像站立着的一个“人”,突出他的**,胸前“会有花纹”。它是个象形字,义指“文身”。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字形完全一样。小篆的字形走上了线条化,“人”站立的样子没变,只是胸前的“花纹”消失了,这与汉字的发展趋向简化有一定的关系。楷体字形沿袭了小篆的形体。
《说文解字》里说:“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说“文”字的本义是指“交错画的花纹”。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文(汉语汉字)
3. 气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左上格写 撇、横、横 ,横折弯钩/横斜钩、在横中线按顺序写
基本字义
● 气(气)
qì ㄑㄧˋ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
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
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
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
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
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
7. 欺压:受~。
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
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
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汉英互译
◎ 气gas
English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4. 秋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一、秋字在田字格的写法是:
二、基本释义
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
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
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5、姓。
6、见〖秋千〗。
三、组词有深秋、秋天、秋风、金秋、秋季、秋思、秋千、秋凉、中秋、初秋、秋收、收秋、秋闱、千秋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秋,禾谷孰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秋,百谷成熟。字形采用“禾”作边旁,籒文写法不省“龟”。
三、相关组词
1、金秋:“金秋”就是“秋天”之意。
《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金秋到了,我沐着温暖的阳光来到苹果梨树下。”
2、秋千: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在木架或铁架上两边悬挂绳索,下拴横板。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也有人在栗子树的横枝上系着绳子,吊了架秋千,大家围着悠荡着玩。”
3、秋凉:指秋天的寒气。
徐志摩 《客中》诗:“浓阴里有一只过时的夜莺;她受了秋凉,不如从前浏亮。”
4、收秋:收获秋熟农作物。
赵树理《三里湾·黄沙沟口》:“收秋这一段不是包工吗?”
5、千秋: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
5. “荡”在田字格怎么写笔顺
笔顺名称
横、竖、竖、点、点、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向左转|向右转
汉语字典
[①][dàng]
[《广韵》徒朗切,上荡,定。]
"偒1"的今字。"荡1"的繁体字。亦作"蘯1"。"1"的被通假字。
(1)摇动;摆动。
(2)引申为动摇。
(3)震荡;激荡。
(4)引申为萌动。
(5)流,排泄。
(6)洗涤。
(7)荡涤;清除。
(8)毁坏;破坏。
(9)恣纵;放荡不羁。
(10)诱惑;迷惑。
(11)平坦。
(12)引申为平等。
(13)广大。
(14)引申为渺茫。
(15)宽恕。
(16)闲逛。
(17)冲撞;冲杀;触碰。
(18)浅水湖;沼泽。
(19)心悸。一种心动加速的症状。
(20)同"簜"。大竹。
(21)姓。春秋宋有荡泽。见《左传·成公十五年》。
[②][tàng]
[《广韵》他浪切,去宕,透。]
"荡2"的繁体字。亦作"蘯2"。通"趟3"。
量词。
[③][tāng]
[《集韵》他郎切,平唐,透。]
"荡3"的繁体字。亦作"蘯3"。
古水名。即今之汤水,在河南省汤阴县北境。
折叠 音韵参考
[上古音]:阳部定母,dang
[平水韵]: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粤 语]:dong6
[闽南语]:tong7,thang7,thong7
折叠 关联词语
【荡气回肠】 #dàng qì huí cháng 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也作" 回肠荡气" 。
〖例句〗这部交响曲悲壮激愤,令人荡气回肠。
【荡然无存】 #dàng rán wú cún 形容东西消失得一干二净。
〖例句〗昔日破旧的茅草房屋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
【荡漾】 #dàngyàng 水面等起伏波动:湖水荡漾、心潮荡漾。
〖例句〗太阳红了,草儿青了,花儿开了,燕子来了,春风在我们身旁轻轻荡漾着。
(从隶定字形说形释义:形声。从艹,从汤,汤亦声。"汤"意为"混浊的水体"、"液体"。"艹"与"汤"联合起来表示"长满水草的水体混浊的小型封闭水域"。本义:水草多水体浑的小湖。引申义:清除水草并引入清水冲洗湖床。辨析:湖和荡:湖大荡小;湖水清而荡水浑;两者都长满了水草。说明:汉语"荡平"指除去水草。"荡寇"指清除隐藏在荡区的盗贼,他们就像七零八落的水草那样散布在荡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