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彀”是怎么读音
gou四声 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那一条条漾动着水的波纹,仿佛是在向客人招手表示欢迎。 縠 应是这个字为正宗。
有的写为"觳",有的写为"彀"都是笔误,要注意此处的微妙。以免贻笑大方。
宋祁的《玉楼春》(又名《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hú有绉纹的纱)绉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雍丘?今河南杞县 人。
官至兵部尚书,因其《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称“红杏尚书”。 词的上阕道:东城外面的景色,越来越美。
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游客的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了,只有早上,尚余轻寒。
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 下阕作者感叹道: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一笑。
其实作者看得很透,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带不走,只有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灵,才能伴人终生。 所以作者注重当下的感受:他端起斟满的酒杯,邀请夕阳,劝夕阳同干一杯。
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这首词最精彩之处,是第四句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这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 不过,也有人反对这个“闹”字。
清代学者李渔曾写道:“闹字极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于诗词。”当然,这不过是他一己之见。
2. 词源中的“彀”是什么意思
彀
开放分类: 文化、汉字、语言、文字、字典
【gou】
彀
gòu
〈动〉
(1)
张满弓 [draw a bow to the full]
彀,张弩也。――《说文》
彀弓弩,持满。――《汉书·周亚夫传》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孟子·告子上》
(2)
通“够” [can]。如:彀不上(够不上;达不到)
彀
gòu
(1)
箭靶 [target]
羿有以感弓矢,故彀可得而中也。――《管子·小称》
(2)
目标,目的 [aim;object]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韩非子·问辩》
(3)
程式 [rule]
诗虽不入彀,而笔力甚雅,每出人意表。――刘献廷《广阳杂记》
彀中
gòuzhōng
(1)
[shooting range]∶弩射程所及的范围
游于羿之彀中。――《庄子·德充符》
(2)
[trap]∶比喻圈套、陷阱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彀
gòu ㄍㄡˋ
(1)
使劲张弓:~中(弓箭射程所及的范围,喻圈套、牢笼)。入~。入我~中。
(2)
古同“够”。
郑码:BWYQ,U:5F40,GBK:ECB0
笔画数:13,部首:弓,笔顺编号:1214515153554
3. “彀司”是什么意思
彀gòu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彀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弓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五笔86:FPGC 五笔98:FPGC 仓颉:GNHNE
笔顺编号:1214515153554 四角号码:472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F40
基本字义
1. 使劲张弓:~中(弓箭射程所及的范围,喻圈套、牢笼)。入~。入我~中。 2. 古同“够”。
详细字义
〈动〉
1. 张满弓 [draw a bow to the full]
彀,张弩也。——《说文》
彀弓弩,持满。——《汉书·周亚夫传》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孟子·告子上》 2. 通“够” [can]。如:彀不上(够不上;达不到)
〈名〉
1. 箭靶 [target]
羿有以感弓矢,故彀可得而中也。——《管子·小称》 2. 目标,目的 [aim;object]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韩非子·问辩》 3. 程式 [rule]
诗虽不入彀,而笔力甚雅,每出人意表。——刘献廷《广阳杂记》
常用词组
1. 彀中 gòuzhōng
(1) [shooting range]∶弩射程所及的范围
游于羿之彀中。——《庄子·德充符》 (2) [trap]∶比喻圈套、陷阱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