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任务评价怎么写
2005年是抗战胜利 60周年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60周年,中共中央****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一个报告,其中有一段话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作战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前中共领导人的讲话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提法。表面上看是一个小小的语言秩序的变化,实际上我觉得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对于抗战这段历史的一个尊重、一个重新评价,是客观地、正确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实际。
**同志这一段话在海内外激起了很好的反响,也是在2005那一年,我到台湾去参加台湾方面召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会议进行的中间,马英九到会场来看望参加会议的学者,作了一个即席讲话,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北京的**也肯定了我们国民党在抗战里的功绩了。
马英九因为**的讲话而高兴,作为一个好消息来告诉台湾的学者,显然这对于两岸和平关系的建立、对于争取台湾的民心,是起了积极的好的作用。我们只要是尊重历史,对于海峡两岸的和解就有好处,如果我们不尊重历史,我们的宣传、我们的历史书有片面性,那么对于两岸化解矛盾、化解隔阂就有不好的作用。
正确地评价**,给我们的民族、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一部科学的、准确的、真实的中国近代史,可以促进两岸和平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全世界华人的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
2. 历史的选择征文的评语,帮写一下,要原创
“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听到这首歌,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历史的选择》这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中国改革30年来,历经的苦寒和风霜。这就像那梅花呀,在风欺雪压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历史选择了中国,因为它的民族有团结的力量。中国,一个曾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一个曾被列强侵略的国家,一个曾饱经风霜的国家,但它并不懦弱,它选择了“千磨万韧还坚劲”,选择了“粉身碎骨全不怕”。 正是这种精神,让历史选择了它——东方一只永恒的雄狮。
气势雄伟,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古朴典雅,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巍峨泰山。它们让我知道,它们能成为世界历史文化的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因为我知道是历史选择了中国。
中国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夜深人静,长明灯旁,一个虚弱的身影正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他,司马迁,饱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笔著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臣著——《史记》,史学的天空因为有了你这颗星而更加煜煜闪光,文学的园地也因为有你这颗星而更加灿烂辉煌,我想这些是伟大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
汩罗江上的一圈涟漪,让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楚辞《离骚》洗去了历史的铅华,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壮语成为后人追求理想的动力,铮铮铁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国拥有了如此深远的文化。 其实,不是每道风景都是珍贵的文化,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一种有着生命力的文化,是历史粹取的结晶,是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精神的结晶,无穷的力量感动着历史,让历史的选择成为悠久。 漫长的文化历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被中国所创造,甚至成为绝响,但也有太多本不该被散化的而被散化为烟尘,我们文明的精髓,我们人民的劳动成果,却被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我们的“万园之园”就这样随风而去,它是被历史所淘汰了吗?中国文明犹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风雨中永葆生机。沧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阳光下无言的石柱,而中国,这座沉稳的大山,却又一次给世界带来了喷涌而出的生机与绿意。 历史选择了中国,人类并不惊讶,因为今日的中国仍是那座山,一座永远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传统的精华,林间的长啸仍是当初的潇洒,山林间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变的,是生机,是百折不回呈现出绿色的能力。千载兴衰风雨,你,静静地伫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你如此浩瀚。
历史选择了你,我的中国,永远的中国。
3. 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见证人评语怎么写
读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我翻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我掩卷沉思,我若有所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义,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寻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着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着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在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
然而,这就是答案么?历史,就是英雄好汉的演兵场吗?
伟人的话在我耳旁回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是那些无名的平民,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在虎门湾引水销烟……是那些朴实的百姓,将心血熔炼成兵马俑,用汗水铸就万里长城……是的,是人民的意愿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感慨,我赞叹,那些威名远扬的英雄豪杰,因为他们演示着人民的壮举,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重的一笔;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因为他们呼喊着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柱石上镌刻下深沉的印记.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认识了不少历代有名的英雄,当然也有人们唾弃的小人.就象是自己亲身经历了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4. 故宫说明文的评语怎么写
为了让我过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为了让我更加了解我们的历史,也为我的期末考试数学100分。爸妈特意带我到首都北京旅游。
经过24小时的火车旅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北京。做了一晚上的休息调整,我们一大早就站地铁(人太多,没位)来到人山人海的天安门广场。以前只
能在电视,网络上看的景象直入我的眼帘,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的天安门使我应接不暇。站在广场中央欣赏了着万众瞩目的景象感觉就像在梦境一般。
进了天安门就到了故宫。故宫是现在一般对明清两代皇帝的称呼,其实它的原名是叫紫荆城。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我们随着人群从故宫正门午门进去。
午门由高高的墩台和巍峨的城楼组成。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是走进去转过头再看,却成了五个门洞,这就叫做“明三暗五”。 它是过去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如每年皇帝的颁朔大点就是在午门的这个大广场举行。
从午门往前走一段路,看到的是富丽堂皇的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最大的一做门。这里是皇帝上早朝的地方,和大臣们议事的“会议室”。明朝永乐皇帝主持国事就在这里。
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太和门后边的“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还有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第一座太和殿是整个故宫中
最华丽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28米高, 63米长,
35米宽。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玄龟、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它们将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典雅。
过了一道红墙,就进入了生活区。这里有皇帝住的华丽的乾清宫、皇后住的秀丽的坤宁宫。御花园,里面有挺拔的松树、常青的柏树和巨大的榕树。在御花园里还有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堆秀山,是用米汤、鸡蛋清把石头粘在一起堆成的,听起来容易垮,其实十分坚固。
故宫景美物博,我们整整走了8个小时也没法一一细细观赏,只能粗略浏览,最后恋恋不舍地从神武门出了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