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要拼音怎么写
需要拼音:xūyào
英文:demand
词性:动词,名词
褒贬:中性词
解释:应该有;必须有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需”本没有雨字头,字形是人身上往下滴水。这个人身上湿漉漉的,可能是淋了雨,也有可能是刚沐浴完回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即今所用濡沥字。”马叙伦、李镜池等学者都认为需是“濡”的本字,意为濡湿。
徐中舒指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甲骨文中作需字,即原始的儒字”“整个字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认为这是古代儒士主持礼仪前浴身斋戒,体现出儒者的神职特征。其实儒字从需是取由本义“沾湿”而引申出来的“柔软”义,故需字不是“儒之初文”。儒字从人从需,表示柔顺软弱之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需要
百度百科-需
2.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3. 语文拼音的开头字母大小写要求
1.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ang Hui(张辉)Z和H要大写.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Wang lao shi(王老师)W要大写.但“老”“小”“大”“阿”等称号,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如Xiao Liu(小刘)X、L要大写.2.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 jing(北京)B要大写,Shang hai(上海)S要大写,Ning bo (宁波)N要大写.如果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onghua Renm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第一个字母Z,人民的第一个字母R,共和国的第一个字母G都要大写.3.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4.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4. 哪的拼音怎么写拿起的那的拼音怎么写
哪的拼音怎么写拿起的那的拼音怎么写
请看下面哪的两个字的拼音:
nǎ de
哪有四个读音,分别如下:
哪
nǎ ㄋㄚˇ
◎ 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样。~里(a.什么地方。b.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他~~笨啊?”c.谦辞,推辞对自己的褒奖)。
其它字义
● 哪
něi ㄋㄟˇ
◎ “哪”和“一”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年。~会儿。~些。
其它字义
● 哪
na •ㄋㄚ
◎ 助词,“啊”字受到前一字韵母n收音的影响而发生的变音:加油干~!
其它字义
● 哪
né ㄋㄜˊ
◎ 〔~吒〕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名(“吒”读轻声)。
请看下面拿起的那四个字的拼音:
ná qǐ de nà
那有四个读音,分别如下:
那
nà ㄋㄚˋ
◎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其它字义
● 那
nǎ ㄋㄚˇ
◎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其它字义
● 那
nèi ㄋㄟˋ
◎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五年。
其它字义
● 那
nā ㄋㄚˉ
◎ 姓。
5. 拼音的大写怎么写
《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
A a B b C c D d Ee F f G g H h I i J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u V v W w X x Y y Zz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6. 问的拼音怎么写
问的拼音是:wèn,声母:w,韵母:en,声调:四声
释义: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
2、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
3、审讯,追究:审问。
4、管,干预:概不过问。
5、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问他借几本书。
6、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钉问[dīng wèn]
〈方〉追问。
2、问坠[wèn zhuì]
问遂。
3、问信[wèn xìn]
打听信息。
4、德问[dé wèn]
道德声誉,问,闻,名声。
5、研问[yán wèn]
仔细询问;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