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垂的繁体字怎么写
“垂”的繁体字写法是“垂”。
垂,读音:【chuí】
释义:
1.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
2. 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3.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4. 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5. 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组词:
1. 垂危[chuí wēi]:接近死亡。
例句:垂危之病,而加之以毒, 荆 人岂有命哉?
2. 垂直[chuí zhí]:与给定直线或平面成直角的或以直角放置的。
例句:平常时手臂垂直,肩里不用气力。
3. 垂头[chuí tóu]:低头。
例句:福升放开手,黄省三垂头走出门。
4. 垂髫chuí 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例句: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5. 垂范[chuí fàn]:垂示范例。
例句: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2. “垂”的繁体字怎么写
“垂”的繁体字写法是“垂”。
垂,读音:【chuí】释义: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
垂直。垂线。
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
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
垂询。 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
永垂不朽。 接近,快要:垂危。
垂老。垂成。
功败垂成。组词:垂危[chuí wēi]:接近死亡。
例句:垂危之病,而加之以毒, 荆 人岂有命哉? 垂直[chuí zhí]:与给定直线或平面成直角的或以直角放置的。 例句:平常时手臂垂直,肩里不用气力。
垂头[chuí tóu]:低头。 例句:福升放开手,黄省三垂头走出门。
垂髫chuí tiáo]: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 例句: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垂范[chuí fàn]:垂示范例。例句:假如不在陈力列,立言垂范亦足恃。
3. “悬”的繁体字怎么写
1、“悬”的繁体字是:悬;
2、悬基本内容:
(悬)xuán
(1) ㄒㄩㄢˊ
(2) 挂,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
(3) 没有着落,没有结束:~断。~案。~而未决。
(4) 距离远,差别大:~隔。~殊。
(5) 危险:~崖。~乎(“乎”读轻声)。
(6) 公开提示:~赏。
(7) 郑码:LCZW,U:60AC,GBK:D0FC
(8) 笔画数:11,部首:心,笔顺编号:25111544544
3、详细注解:
悬xuán
[动]
(1)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 同本义 [hang;suspend]
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叵幅悬之。——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倒悬之。——清·张廷玉《明史》
(3)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
(4) 牵挂;挂念 [feel anxious;worry about]。如:悬结(悬念;惦记);悬悬(挂念);悬肠挂肚(担心;挂念)
(5) 凭空设想;揣测 [imagine without foundation]
你们做的事,须自己承认。怎么悬定得罪?——《梼杌闲评——明珠缘》
(6) 又如:悬度(无根据地揣测、估计);悬料(凭空臆测);悬猜(揣测,猜想)
(7) 揭示 [reveal]。如:悬金(出具赏格)
(8) 公布 [publish]。如:悬令(公布法令);悬名(张榜公布名姓);悬法(公布法令)
(9) 系连,关联 [correlate]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
王之命悬于遂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请问:垂字多少笔画
共8划,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垂的笔顺 31212211 笔顺口诀:横1竖2撇是3 4是点捺5折弯
共8画
释义
1. 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泪。~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
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怜。~询。
3. 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
4. 接近,快要:~危。~老。~成。功败~成。
相关词语
垂名 下垂 鬓垂 垂休 垂象 溜垂 垂训 末垂 垂听
5.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这句谚语见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意思是家中富有千金财富的人,怕屋瓦掉下来砸着,因此不会坐在堂屋檐下。
史载,汉武帝喜好狩猎,尤其喜好亲自击杀熊和野猪。司马相如作为随从行猎长杨宫,希望武帝不要以身犯险,对武帝上疏加以劝谏,写了著名的《上疏谏猎》,其中指出:“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参考资料
汉语:/hanyu/dict/profile/b39bd61df8a5717135317b50c15a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