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显字繁体字怎么写
“显”字繁体字写为:显
xiǎn显
一.释义
1.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著。~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
2.表现,露出:~露。~示。~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
3.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贵。~赫。~要。
4.敬辞,称先人:~考(已去世的父亲)。~妣(已去世的母亲)。
二.详细释义
1.〈名〉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2.同本义
显,头明饰也。——《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
3.表面,外面
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韩非子》
4.〈形〉
明显;显示得很清楚
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
天维显思。——《诗·周颂·敬之》
5.又如:显轿(没有顶篷、扶手的大椅式轿子。也叫亮轿,明舆);显亮(敞亮)
显赫,显达
高爵显位。——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6.又如:显融(显达荣耀);显人(闻名天下的人);显位(崇高的职位);显官(居高位的官员)
7.明,光明
我久不画了。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园里的显亮,所以没兴头画。——《红楼梦》
8.又如:显晦(明与暗。喻出仕与隐居);显证(明证)
9.子孙尊称已故的直系血亲。如:显考(子女对亡父的尊称);显祖(对祖先的敬称);显妣(子女对亡母的敬称)
〈动〉
1.显露;公开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又如:显行(实施;公开施行);显戮(依法公开处决);显隐(显现与隐没)
2.传扬;显扬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又如:显亲(使双亲显扬);显亲扬名(亲属显耀,声名远扬)
3.表现;显示
此是亡灵未泯,故来显应。——《初刻拍案惊奇》
又如:显道神(险道神,显道人。出殡时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高大的开路神像)
4.见 :九曲风涛何处显。——《西厢记》
三.组词及造句
1、超声显微镜
造句:应用宽视场脉冲超声显微镜(WFPSAM)对所制备的典型焊接缺陷试样进行C扫描成像试验。
2、显微摄影
造句:Walker告诉2008微观世界显微摄影大赛的组织者,他很喜欢“展示出在显微镜下,我们身边的普通物件看起来是多么的非同凡响。”
3、显学
造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问世动摇了西方几千年来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和思想观念,并作为批评方法之一成为21世纪的“显学”。
4、显明
造句:就是那独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是人未曾看见,也是不能看见的,要将他显明出来。但愿尊贵和永远的权能,都归给他。
5、显示
造句:您能够过滤这些结果来显示那些同您的分析配置中的每一项规则相对应的结果,或者仅仅是那些不符合一个特定规则的结果。
2. 繁体字显怎么写
拼 音
xiǎn
部 首 日
笔 画 9
五 行 火
繁 体 显
五 笔 JOGF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明~。~著。~学(著名的学说或学派)。
2.表现,露出:~露。~示。~山露水(喻显示自己,引人注目)。
3.旧时称有权势的或有名声地位的:~贵。~赫。~要。
4.敬辞,称先人:~考(已去世的父亲)。~妣(已去世的母亲)。
相关组词
显然 显得 显示 显赫 显能 显眼 显耀 显扬 显荣 彰显显影 显要 显形 显明
3. “肤”的繁体字怎么写
“肤”的繁体字如图
简体部首: 月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8
释义
◎ 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
◎ 表面的,浅薄的:~浅。~泛。
◎ 大:“薄伐猃狁,以奏~公”(“肤公”即“大功”)。
组词
◎ 肤皮潦草 fūpí-liáocǎo
[cursory;casual;perfunctory] 形容不认真、不仔细,草率从事,也作“浮皮潦草”
◎ 肤浅 fūqiǎn
[superficial;shallow;half-baked;skin-deep] [学识] 浅薄;[理解] 不深刻
由于我们认识肤浅而感到生疏的宗教
◎ 肤色 fūsè
[color of skin] 有色人种的肤色(例如黑人的肤色)
造句
1) 由于经常在室外的烈日下工作,他的皮肤被晒得黑黝黝的。
2) 在寒冷的冬天里,如果不注意保护皮肤,皮肤将会裂开的。
3) 这种液体刺激皮肤,使用时应注意。
4) 夏天在日光下照射的时间太长会损害皮肤。
5) 夏天,太阳光很强烈,容易晒伤皮肤。
4. 笔字繁体字怎么写
笔的繁体形式为“笔”。
读音【bǐ】
笔,从竹从聿。述事而书之也。
〈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pen]
笔,秦谓之笔。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与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
在中国古代,使用的是毛笔。古希腊、古罗马曾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2012年,由中国人发明的带帽铅笔成为了中国在笔发展史的进程中新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笔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铅笔、毛笔、钢笔、便签笔、荧光笔、圆珠笔、勾线笔、蜡笔、水笔等很多。
现今普遍使用的是中性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