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迪拜风光写一段话怎么写
在迪拜的街头,我看到那平坦宽阔的柏油大道直通远方,在两条马路之中架起了立交桥。
街道两边还有星罗棋布的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的绿化带。绿化带旁边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霄。这些大楼高低错落,整齐地矗立在城市之中。各种各样楼房数不胜数,一幢挨着一幢挤满了城市,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我继续走着,来到了迪拜的中心公园。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花园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茂密的树林青翠欲滴。由草地组成的绿海,碧绿一片,格外壮观。一棵棵大树就像一位位绿色卫士、护理着环境,绿化着领土。可以说,这儿就是植物的海洋。
我们接着向着公园的深处走去,只见一股股银白色的喷泉源源不断的从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中喷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池水清澈见底,一阵微风吹来,池水不时漾起波纹。
池塘之中有一个用铜做的小地球,可能是提醒阿联酋人民要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的吧!在风中,人们在小草身上浇的水洒落下来,小草也好像被此感动,而感谢阿联酋人民呢!
夜幕初临,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池塘中,宛如无数条银蛇在游动。
走在迪拜的街头,你全然不知道这绿洲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这是怎么回事呢?是阿联酋人民创造的奇迹。
啊!沙漠城市迪拜——好美!
2. 描写阿联酋迪拜的句子
走在迪拜的街头,我看到那平坦宽阔的柏油大道直通远方,在两条马路之中架起了立交桥。
街道两边还有星罗棋布的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的绿化带。绿化带旁边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霄。
这些大楼高低错落,整齐地矗立在城市之中。各种各样楼房数不胜数,一幢挨着一幢挤满了城市,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我继续走着,来到了迪拜的中心公园。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花园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茂密的树林青翠欲滴。
由草地组成的绿海,碧绿一片,格外壮观。一棵棵大树就像一位位绿色卫士、护理着环境,绿化着领土。
可以说,这儿就是植物的海洋。我们接着向着公园的深处走去,只见一股股银白色的喷泉源源不断的从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中喷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池水清澈见底,一阵微风吹来,池水不时漾起波纹。
池塘之中有一个用铜做的小地球,可能是提醒阿联酋人民要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的吧!在风中,人们在小草身上浇的水洒落下来,小草也好像被此感动.! 夜幕初临,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池塘中,宛如无数条银蛇在游动。 走在迪拜的街头,你全然不知道这绿洲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阿联酋人民创造的奇迹。
3. 怎么写迪拜作文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酋长国,面积3885平方公里,占阿联酋总面积的5%,从面积上计算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迪拜与其他阿联酋的酋长国的不同处在于石油只占GDP的6%。
大多数的收入来 迪拜自杰贝阿里自由区,现在更多从旅游收入。迪拜市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的城市,面积398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
人口226.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1.9%,为人口最多的酋长国。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也排第一位,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源源不断的石油和重要的贸易港口地位,为迪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迪拜几乎成了奢华的代名词。伴随着众多产业庞大的建设开发,迪拜以其活跃的房地产、运动、会谈等,这些近乎世界纪录的特色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迪拜还拥有总投资超70亿美元的世界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又称迪拜大厦或比斯迪拜塔,有162层,总高828米,比台北101足足高出320米。该项目于2010年1月4日竣工并启用。
迪拜政府所在地为迪拜市。迪拜市是阿联酋第一大城市。
此外,该酋长国还有哈塔镇和杰贝尔阿里港等地。每年10月至来年3月是迪拜气候最好的时节,迪拜总的来说属亚热带气候,冬天气温在10-30℃,夏天最高达48℃度。
迪拜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但英语是最主要的商业语言。经济产业以金融业、石油贸易、货运业、旅游业等为主。
时尚之都 都说米兰、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迪拜也绝对不比那些地方差。这么说的原因不是说迪拜的服装真正走到了世界潮流的前端,而是迪拜的服装实在是太有特色了,说它有特色并不是因为伊斯兰的妇女穿的那种面纱,因为这种情况在整个22个阿拉伯国家都有,说它有特色,是因为在迪拜,可以看到几种迥然不同的服装风格。
首先,穿的最多的绝对是本地人,即阿拉伯人。他们清一色的大褂,从头遮到尾,尤其是女人,当地正宗的阿拉伯女人,的的确确把自己蒙的只剩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其次呢,在迪拜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他们也穿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那些印度人尤其喜欢把头包的象个粽子一样。此外就是中国人,中国的女人穿着旗袍,走在迪拜的大街上,绝对可以吸引无数人的眼球,而最后呢,也是穿的最少的就是欧美人,1月是迪拜的冬天,可是那些欧美国家的女人仍然穿着吊带衫,热裤走在大街上,当地保守的穆斯林也都已经习以为常。
在迪拜街边的露天咖啡座坐下,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好比在欣赏一出最最奇异的服装秀。政府 类型: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 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二王妃:哈雅公主 王子:哈姆丹·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Hamdan bin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共有两名妃子,19位孩子。
酋长国中42.3%的人口为印度人,17%为阿联酋公民,13.3%为巴基斯坦人,7.5%为孟加拉国人,9.1%为阿拉伯人,10.8%为其他种族。编辑本段地理环境位置 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被誉为海湾的明珠。
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
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东南部分称为迪拉,西北部叫巴尔杜拜。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
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区位 迪拜划分为9个区位:1-4与6为市区,7-9为郊区,8是杰贝阿里。
每个区位以社区规模与主要公路的界线来划分。目前有132个社区。
气候 迪拜的夏季(4-10月)酷热,气温高达45℃以上,局部沙漠地区有小沙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季,气温不低于7℃。
12月至2月为雨季,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新年伊始的迪拜气候适宜、阳光和煦,正是外国游客充分领略当地风情的黄金时间。
迪拜称为“沙漠中的绿洲”。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公元前三世纪,迪拜就有人类活动。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迪拜久迈拉地区发现公元五世纪人类住区遗址及文物。 迪拜从1799年开始有村庄出现的记录。
在18世纪早期,巴尼亚斯部落的Al Abu Falasa后裔开始迁徙至迪拜,而他们一直在 阿布扎比居住直至1833年。 在1820年1月8日,迪拜的酋长与英国签订了基础和约(海上和约)。
1833年,当时由马克图姆(Maktoum)家族所领导的共800人的巴尼亚斯部落(Bani Yas tribe)在“没有抵抗”的情形下离开了阿布扎比并迁移至迪拜,成立了新的王朝。Qawasim族企图掠夺迪拜,但遭阻碍。
1835年,迪拜与特鲁西尔酋长国的其余部分与英国签订了海上停战协定并在20年后签订“永久停战协议”。1852年,马克图姆成为酋长,开创了该家族在迪拜的统治。
4. 怎么写迪拜风光
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沙漠,白茫茫的盐碱之中,有一个个星罗棋布的绿洲,那就是美丽的城市--迪拜.
一座座银白色笔直的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霄.这些大楼高低错落,整齐的矗立在城市之中.各种各样楼房数不胜数,一幢挨着一幢挤满了城市.
一排排高楼大厦之间有着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柏油大道,不远处,在两条马路之中架起了立交桥,桥上还建了一个小花园哩!
市中心的中心花园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茂密的树林青翠欲滴.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花园中心还有一个小喷泉呢!源源不断的水从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中喷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池塘之中有一个用铜做的小地球,可能是提醒阿联酋人民要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的吧!夜幕初临,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池塘中,宛如无数条银蛇在游动.
5. 描述迪拜的文艺片段200字
迪拜有一栋世界最高的建筑,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
此大楼最终的高度原先一直是谜团,按客户要求,对外的说法一律以超过800米为回应。发展商决心实现此世界最高的建筑,他们宁可花时间来加高高度,直到完工当天才宣布高度为828米。
哈利法塔已于2010年1月4日完工,而它的旁边则还有也正在建造中的世界最大购物中心:迪拜购物中心。 如今正在建设迪拜的新中心商业区,商业湾,此计划一完成,将在迪拜河畔地区矗立约莫500栋的摩天大楼。
说米兰、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迪拜也绝对不比那些地方差。这么说的原因不是说迪拜的服装真正走到了世界潮流的前端,而是迪拜的服装实在是太有特色了,说它有特色并不是因为伊斯兰的妇女穿的那种面纱,因为这种情况在整个22个阿拉伯国家都有,说它有特色,是因为在迪拜,可以看到几种迥然不同的服装风格。
首先,穿的最多的绝对是本地人,即海湾地区阿拉伯人。他们穿着落地长袍,从头遮到脚。
尤其是女人,当地正宗的阿拉伯女人,有很多人的的确确把自己蒙的只剩下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甚至手上还戴上了黑色的丝手套。其次呢,在迪拜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他们也穿着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
巴基斯坦男人穿的长袍与阿拉伯人的长袍稍有不同,不是到脚,而是只到膝盖以下;来自印度北部信奉锡克教的男人们一生不剪发、不剔须,所以他们就用布把头包的象个大粽子一样,长发藏在里面,胡须也编成小辫,拉上去,塞到头布里面;来自非洲的黑人朋友们喜欢穿得花花绿绿,特别是那些又高又胖的非洲大妈们;此外就是中国人,那些有着特殊职业的女人穿着旗袍,走在迪拜的大街上,绝对可以吸引无数消费者的眼球。而最重要的呢,也是穿的最性感的就是欧美人,1月是迪拜的冬天,不过气温则特别适合在街上漫步,那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女人则穿着喜爱的吊带衫,热裤走在大街上,当地保守的穆斯林也都已经习以为常。
在德拉迪拜(Deira Dubai)繁华的商业区街边的露天咖啡座坐下,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好比在欣赏一出最最奇异的服装秀;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是海湾地区中心,与南亚次大陆隔海相望,被誉为海湾的明珠。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
它沿海岸线呈西南到东北的走向,长30公里,最宽处10余公里。一条长约14公里的海汊将它分为两部分,东南部分称为迪拉,西北部叫巴尔杜拜。
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为繁华。海汊从南到北,建有戈尔胡德桥、马克西姆桥和山代盍隧道,将西部连在一起。
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但英语、印地语、以及乌尔都语也被广泛使用,马来语、波斯语、旁遮普语、马拉雅拉姆语、以及塔加洛语也有被少数人使用。伊斯兰教是所有酋长国的官方宗教,主要的教派为逊尼派。
这里也有少数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以及基督徒。迪拜也是所有酋长国内唯一有印度教、锡克教庙宇的地方。
迪拜城内的米娜市集有湿婆与奎师那的庙宇,它们的建立相信是受到迪拜前任领导者,谢赫·马克图姆·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得允许。这里也有专属印度移民的电动火葬场。
非穆斯林者可自由信仰他们的宗教,但不得以公开传教或散布其书籍。政府对于非穆斯林者以及传教士其实是很宽容的,并很少干预非穆斯林者的宗教活动。
迪拜,以及交叉于迪拜河的德拉(独立的时候),成为西方厂商的重要通商港口。许多的城市新金融中心都设在港区,成为1970年代与1980年代的重要贸易中心。
迪拜市区更允许黄金自由贸易直到1990年代,因印度的黄金进口受限,迪拜成为走私黄金到印度的地点。迪拜作为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印度等地的经济交通的中转枢纽,每年举办无数次国际性的大型展会、博览会、招商引资会等,这些商机带来的价值,也是收入不斐。
自2003年起,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越了石油收入,占到了GDP的10%以上。而且旅游业还解决了迪拜25%的就业率,这也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也是新酋长穆罕默德的工作重点。迪拜的观光住宿人数,从1996年近200万人,成长到2005年的600多万人。
同时期,迪拜机场过境人数,也从800万人,成长到近2500万人。而酋长声称,在2010年时,迪拜能吸引每年1500万人来迪拜旅游。
如今,迪拜除了大力发展贸易业、旅游业以外,也非常重视现代化的高科技产业。眼下,迪拜的免税区越来越多,涵盖从媒体到体育、金融和生物科技的所有领域。
迪拜网络城(Dubai Internet City)是在2001年,迪拜当局决定往知识经济的都市发展后才拟订出来的计划。短短5年内,已经有超过835家跨国大科技公司在此设据点,有35000名多数来自海外各国的高科技人才在这里工作。
这里拥有世界最大的IP电话系统,被描述为“一个知识经济的生态系统,专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商业发展提供支持。”眼下已吸引微软、思科、西门子、甲骨文、惠普、IBM和佳能这样的顶级企业入驻。
它将很快推出“迪拜外包开发区”。官方宣称该区将是“世界上第一个专注外包行业的自由地区,百分百免税,有着世界最可信赖的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一站式的支。